弹性织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669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弹性织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性带,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良好透气性的弹性织带。

背景技术
传统的束腹带,大部分采纵横交织的弹力织线予以编结,再通过弹力线织设成片状的毛面区(母扣,LOOP),以利黏扣带的公扣(HOOK)的扣结,使束腹带绑束于人体时,可固定在待束绑的部位(如腰部)。
然而,因传统束腹带的毛面区,为整片式结构,如此不但造成线材的浪费,并提高成本,而且,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毛绒面容易揪结成团,造成毛面分布不均匀,如此,黏扣带的公扣(HOOK)将无法顺利钩持于毛面(LOOP)上,使黏扣效果变差,甚至失去黏扣效果,进而减低使用寿命。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束腹带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束腹带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不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可兼具体积小、成本低且使用时可具有全方位调整功能的新型的束腹带,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束腹带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弹性织带,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束腹带,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束腹带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弹性织带,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通过间隔设置的毛面单元以及高弹力的强力纱线织结于纬纱上,以增加整体透气度。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织带,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强力纱线融合有热熔胶,以提高弹力,所以弹力纱组不易受破坏,可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弹性织带,包括一纬纱单元、多个毛面单元与多个非毛面单元。纬纱单元包括以固定间距相互并列的多个纬纱。毛面单元包括有多个第一胶丝组与多个第一强力纱组,该些第一胶丝组与该些强力纱组相互交错地织设在该些纬纱上。第一强力纱组包括多个第一强力纱线,每一个第一强力纱线包括有多个织结段与多个架高段,该些织结段紧密织设于该些纬纱上,该些架高段跨越多个纬纱且位于该些纬纱单元的顶面上方,而且,每一个第一强力纱线的织结段与架高段皆交错排列。第一胶丝组包括多个第一胶丝,每一个第一胶丝分别织设在该纬纱单元的纬纱上,并且,使两个第一胶丝之间夹设一个第一强力纱组。非毛面单元包括多个第二胶丝,分别织设在纬纱上,该些非毛面单元分别位于两个毛面单元中间,使该弹性织带在两个毛面单元之间分别设有一个非毛面的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弹性织带,其中该些第一强力纱线的架高段的距离大于该些织结段的距离。
前述的弹性织带,其中该些第一强力纱线其架高段的距离跨越七条纬纱,而其织结段连续织结在七条纬纱上。
前述的弹性织带,其中该些第一强力纱线融合有热熔胶。
前述的弹性织带,其中更包括多个第二强力纱组,该些强力纱组包括多个第二强力纱线,而该些第二强力纱线并夹在两个第一胶丝之间,并且邻靠于该第一强力纱组一侧,该些第二强力纱线分别包括有相互交错的多个织结段与多个架高段,该些织结段紧密织设于该些纬纱上,该些架高段跨越多个纬纱且位于纬纱的底面下方,而且,每一个第二强力纱线的织结段与架高段皆交错排列。
前述的弹性织带,其中该些第二强力纱线其架高段的距离大于其等织结段的距离。
前述的弹性织带,其中该些第二强力纱线其架高段的距离跨越七条纬纱,而其织结段连续织结在五条纬纱上。
前述的弹性织带,其中该些第二强力纱线融合有热熔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弹性织带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强力纱线融合有热熔胶,以提高弹力,所以弹力纱组不易受破坏,可提高使用寿命。而通过间隔设置的毛面单元以及高弹力的强力纱线织结于纬纱上,以增加整体透气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新颖的弹性织带,包括纬纱单元以及间隔织设于纬纱上的毛面单元与非毛面单元,整体透气性佳。毛面单元包括有多个第一胶丝组与多个强力纱组。两个第一胶丝之间夹设一个强力纱组,强力纱组的强力纱线融合有热熔胶,且其架高段高凸于纬纱上方,不但可提增透气性,且高弹力结构不易受破坏,以增加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束腹带具有增进的突出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并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弹性织带的外观正面图。
图2为毛面单元的强力纱组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一组强力纱组与一组非毛面单元织设在纬纱单元上的平面展开图。
图4为沿第2图中线条A-A延伸的断面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毛面单元的强力纱组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为沿图5中线条B-B延伸的断面侧视图。
10弹性织带 20弹性织带 100纬纱单元110纬纱 111顶面112底面 200毛面单元210第一强力纱组 211第一强力纱线2111织结段 2112架高段 220第二强力纱组 221第二强力纱线2211织结段 2212架高段 230第一胶丝组 231第一胶丝300非毛面单元 310第二胶丝400滚边 500毛面单元510第一强力纱组 511第一强力纱组5111织结段 5112架高段520第一胶丝组 521第一胶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弹性织带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为了方便说明,在以下的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编号表示。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织带的外观正面图。图2所示为该弹性织带10中毛面单元200的强力纱组210的分解立体图。
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的弹性织带10的第一实施例,包括一纬纱单元100、多个毛面单元200、多个非毛面单元300与二滚边400。该些滚边400分别织设在该弹性织带10的两侧,用以防止纱线脱出。
图3所示为该弹性织带10中一组强力纱组210、一组非毛面单元300织设在纬纱单元100上的平面展开图。
参阅图2与图3,该纬纱单元100,包括以固定间距相互并列的多个纬纱110。
毛面单元200,包括有多个第一强力纱组210、多个第二强力纱组220与多个第一胶丝组230。该些第一强力纱组210、该些第二强力纱组220与该些第一胶丝组220相互交错地织设在该些纬纱110上。每一个毛面单元200的第一强力纱组210织设于纬纱110,且位于纬纱110的顶面111。而第二强力纱组220织设于纬纱110,且位于纬纱110的底面112。在图1中单一条的毛面包括有第一强力纱组210与第二强力纱组220。
图4所示沿着图2的线条A-A延伸,以显示第一强力纱组210与第二强力纱组220的纬向侧视图。
参阅图2、图3与图4,每一毛面单元200的该些第一强力纱组210包括有多个第一强力纱线211(本实施例设置三条强力纱线211)。该些第一强力纱线211包括有相互交错的多个织结段2111与多个架高段2112。该些织结段2111紧密织设于该些纬纱110上,该些架高段2112跨越多个纬纱110且远离于该纬纱单元100的顶面111,而且,每一个第一强力纱线211的织结段2111与架高段2112皆交错排列。而通过密集交错的该些架高段2112,作为黏扣带的母扣(Loop)。而该些第一强力纱线211的架高段2112的距离大于该些织结段2111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该些第一强力纱线211其架高段2112的距离跨越七条纬纱110,而其等织结段2111连续织结在五条纬纱110上。
每一毛面单元200的该些第二强力纱组220包括有多个第二强力纱线221(本实施例设置三条第二强力纱线221)。该些第二强力纱线221包括有相互交错的多个织结段2211与多个架高段2212。该些织结段2211紧密织设于该些纬纱110上,该些架高段2212跨越多数个纬纱110且远离于该纬纱单元100的顶面111,而且,每一个第二强力纱线221的织结段2211与架高段2212皆交错排列。而通过密集交错的该些架高段2212,作为黏扣带的母扣(Loop)。而该些第二强力纱线221的架高段2212的距离大于该些织结段2211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该些第二强力纱线221其架高段2212的距离跨越七条纬纱110,而其织结段2211连续织结在五条纬纱110上。而且,该些第一强力纱线211与该些第二强力纱线221皆融合有热熔胶(俗称热熔丝),可提高整体的弹性韧度。
该些第一胶丝组230,包括多个第一胶丝231。每一个第一胶丝231分别织设在该纬纱单元100的纬纱110上,并且,使两个第一胶丝231之间夹设一组第一强力丝组210与一组第二强力纱组220。
该些非毛面单元300,包括多个第二胶丝310,分别织设在纬纱110上。该些非毛面单元300分别位于两个毛面单元200中间,使该弹性织带10在两个毛面单元200之间分别设有一个非毛面的区域。
藉此,当弹性束带10由经向(垂直于该些纬纱110的方向)施以拉力时,利用弹性的第一胶丝231与第二胶丝310产生弹性拉伸,使毛面单元200中的第一强力纱线211与第二强力纱线221亦被拉伸变形,进而使弹性织线10获得弹性伸缩形变的使用目的。
如上所述,通过第一强力纱组210与第二强力纱组220上下编织于纬纱110的顶面111与112底面,使弹性织带10的双面均设有毛面区,除可提供双面使用之外,任一面贴触于人体肌肤上,亦能获得柔软贴触的弹性触感,肌肤不会产生压痕,也不会产生刺痒等不舒服的触感。
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相互间隔的毛面单元200,以及高凸于该弹性织带10顶面、底面的圆弧架高段2112、2212,使弹性织带10更为透气,以利应用于医疗/塑身专用束腰带、手腕束带等,增加整体的透气度,并可提升穿戴的舒适度,进而改善闷热感。而且,利用该些第一胶丝231并列夹制每一个第一强力纱组210与每一个第二强力纱组220,使毛面单元200的组织更扎实而不易松脱,而且第一强力纱线211与第二强力纱线221皆融合有热熔胶,所以韧度佳,不易被破坏(丝线不易被钩断),所以,可提升弹性织带10整体的弹力强度,以延长使用寿命。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弹性织带20的第二实施例,包括一纬纱单元100、多个毛面单元200、多个非毛面单元300与二滚边400。第二实施例中,该纬纱单元100、非毛面单元300与滚边400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差异之处,只是除去图2中的第二强力纱组220,以构成图5中单毛面的弹性织带20。
图6沿着图5的线条B-B延伸,用以显示第一强力纱组510的纬向侧视图。
参阅图5与图6,第二实施例的毛面单元500,包括有多个第一强力纱组510与多个第一胶丝组520。该些第一强力纱组510与该些第一胶丝组520相互交错地织设在该些纬纱110上。每一个毛面单元500的第一强力纱组610织设于纬纱110的顶面111。
每一毛面单元500的第一强力纱组510包括有多个第一强力纱线511(本实施例设置三条强力纱线511)。该些第一强力纱线511包括有相互交错的多个织结段5111与多个架高段5112。该些织结段5111紧密织设于该些纬纱110上,该些架高段5112跨越多个纬纱110且远离于该纬纱单元100的顶面111,而且,每一个第一强力纱线511的织结段5111与架高段5112皆交错排列。而通过密集交错的该些架高段5112,作为黏扣带的母扣(Loop)。而该些第一强力纱线511的架高段5112的距离大于该些织结段5111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该些第一强力纱线511其架高段5112的距离跨越七条纬纱110,而其织结段5111连续织结在五条纬纱110上。并且,通过两个第一胶丝521夹制一组第一强力纱组510,以维持弹力作用之外,更可提高整体强度。此第二实施例可获得较佳透气性、弹力佳等功效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此不再赘述。
此外,在前述各个实施例中,每一个强力纱组虽各包括三条强力纱线,视其所需,亦可随意增减强力纱线的数量;而每一条纬纱更包括由多数条细纱线所组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弹性织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
一纬纱单元,包括以固定间距相互并列的多个纬纱;
多个毛面单元,包括有多个第一胶丝组与多个第一强力纱组,该些第一胶丝组与该些强力纱组相互交错地织设在该些纬纱上;以及
多个非毛面单元,包括多个第二胶丝,分别织设在纬纱上,该些非毛面单元分别位于两个毛面单元中间,使该弹性织带在两个毛面单元之间分别设有一个非毛面的区域;
其中,该些第一强力纱组,包括多个第一强力纱线,每一个第一强力纱线包括有多个织结段与多个架高段,该些织结段紧密织设于该些纬纱上,该些架高段跨越多个纬纱且位于该些纬纱单元的顶面上方,而且,每一个第一强力纱线的织结段与架高段皆交错排列;
该些第一胶丝组,包括多个第一胶丝,每一个第一胶丝分别织设在该纬纱单元的纬纱上,并且,使两个第一胶丝之间夹设一个第一强力纱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织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些第一强力纱线的架高段的距离大于该些织结段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织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些第一强力纱线其架高段的距离跨越七条纬纱,而其织结段连续织结在七条纬纱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织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些第一强力纱线融合有热熔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织带,其特征在于其中更包括多个第二强力纱组,该些强力纱组包括多个第二强力纱线,而该些第二强力纱线并夹在两个第一胶丝之间,并且邻靠于该第一强力纱组一侧,该些第二强力纱线分别包括有相互交错的多个织结段与多个架高段,该些织结段紧密织设于该些纬纱上,该些架高段跨越多个纬纱且位于纬纱的底面下方,而且,每一个第二强力纱线的织结段与架高段皆交错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性织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些第二强力纱线其架高段的距离大于其织结段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性织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些第二强力纱线其架高段的距离跨越七条纬纱,而其织结段连续织结在五条纬纱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性织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些第二强力纱线融合有热熔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弹性织带,包括纬纱单元以及间隔织设于纬纱上的毛面单元与非毛面单元,整体透气性佳。毛面单元包括有多个第一胶丝组与多个强力纱组。两个第一胶丝之间夹设一个强力纱组,强力纱组的强力纱线融合有热熔胶,且其架高段高凸于纬纱上方,不但可提增透气性,且高弹力结构不易受破坏,以增加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A61F5/03GK201221010SQ20082012700
公开日2009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9日
发明者赖志佳 申请人:赖志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