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线敏化剂的输液给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927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放射线敏化剂的输液给药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射线敏化剂的输液给药系统,尤其涉及适于将根
据被给药者的体表面积而规定给药量的放射线敏化剂1 - [2, 3 - 二羟基-1-(羟基曱基)丙氧基1曱基-2-硝基咪唑进行正确量输液给药的输液给药系统。
背景技术
已知1-[2, 3-二羟基-1-(羟基曱基)丙氧基曱基-2-硝基咪唑作为放射线敏化剂有用(例如,参照特开平3-223258号公报)。该l-2, 3-二羟基-1-(羟基甲基)丙氧基]甲基-2-硝基咪唑毒性低,可大量给药,l次给药5 20g,但其溶解度的上限为5质量%左右,且给药量根据体表面积而定,因此具体给药量因人而异,并且所需药瓶数也不同的情况不少。因此,存在输液正确的量十分困难的问题,现状是在医疗应用时必需相当的经验和繁瑣的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如上所述的以往问题和实际情况而完成,其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容易且可靠地将放射线敏化剂进行正确量输液给药的输液给药系统。
本实用新型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反复进行了各种研究,结果发现,不将应给与的放射线敏化剂一并装纳,而是将任何人都必需的最低限度给药的基础给药量和与个人的体表面积相应的增加调节用给药量分别装纳于不同的药瓶,并且以能够控制放射线敏化剂从装纳有调节用给药量的药瓶向装纳有基础给药量的药瓶流入的方式连接两药瓶,可获得极好的效果,从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即,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的放射线敏化剂的输液给药系统解决了上述课题,其特征在于,根据被给药者的体表面积而规定给药量,具有第1药瓶、第2药瓶以及连接第1药瓶和第2药瓶的通液管;所述第1药瓶经由送液管与送液泵相连,并装纳有基础给药量的放射线敏化剂;所述第2药瓶具有用于测量给药量的刻度,并装纳有给药量增加调节用的放射线敏化剂;所述通液管具有控制液体从第2药瓶向第1药瓶流通的液体流通开关控制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打开通液管的液体流通开关控制机构、使第1药瓶和第2药瓶相连通的状态下,通过第1药瓶开始输液,随着第1药瓶内的放射线敏化剂在输液中被消耗,从第2药瓶逐渐补充放射线敏化剂。因此,在通过刻度确认第2药瓶内的放射线敏化剂被消耗至应给与被给药者的正确量为止的时刻,关闭通液管的液体流通开关控制机构,之后在停止从第2药瓶向第1药瓶流入的状态下,继续输液至仅在第1药瓶中没有剩余量为止,从而将任何人都必需的基础给药量和被给药者所特有的增加给药量自然地合计而给药,因此能够极容易且可靠地将被给药者所必需的放射线敏化剂进行正确量给药。


图l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放射线敏化剂的输液给药系统的例子的构成示意说明图。
符号说明
10:第1药瓶20:送液管30:送液泵40:第2药瓶41:刻度50:通液管
60:液体流入控制机构70:橡胶栓80:输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和附图。
4图l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放射线敏化剂的输液给药系统的例子的构成示意说明图。
在该图1中,IO是第1药瓶,在其内部,装纳有任何人都必需的最低限度给药的基础给药量的放射线敏化剂。此外,该第1药瓶10经由送液管20连接有用于向被给药者送液的送液泵30,并在该送液泵30连接有在另一端部装有输液针的输液管80。此外,为了能够应对由送液泵30产生的负压,该第1药瓶10优选为具有可变形性高于后述第2药瓶40的塑料制。
40是第2药瓶,在其内部,装纳有与个人的体表面积相应的给药量增加调节用的放射线敏化剂。因此,该第2药瓶40中装纳有与第1药瓶10中装纳的放射线敏化剂量合计后成为足够最大体型的人的量的放射线敏化剂。此外,该第2药瓶40由例如透明的具有可变形性的塑料制成,使得能够透视内容量,在其表面标示有通过放射线敏化剂的剩余量水位来表示消耗量的刻度41。如果在该刻度41上附有以该刻度41所示的放射线敏化剂的消耗量与第1药瓶10内放射线敏化剂的量的合计量为正确给药量的被给药者的体表面积值(省略图示),则能够通过被给药者的体表面积值容易地确定应增加给药的量,因此更为理想。该体表面积值(m2)可以使用由((体重kg x身高Cm ) /3600 ) 1/2算出的值。
50是通液管,连接第1药瓶10和第2药瓶40。该通液管50设有控制液体从第2药瓶40向第1药瓶IO流通的液体流通开关控制机构60。作为该液体流通开关控制机构60,可以列举例如双通旋塞作为优选的例子。此外,70是橡胶栓,将第1药瓶10和第2药瓶40的开口部塞严,并且分别贯穿通液管50的两端部而固定。
作为上述第1药瓶10和第2药瓶40中装纳的放射线敏化剂,将1-[2, 3-二羟基-1-(羟基甲基)丙氧基
甲基-2-硝基咪唑和肌酸酐溶解于等渗性溶媒而成的放射线敏化剂,作为在使注射时感觉不到疼痛方面优选的例子而列举。
这时,4吏1 —[2, 3 —二羟基-l—(羟基甲基)丙氧基甲基—2-硝基咪唑的含量为1 ~ 10质量% 、尤其是2 ~ 7质量%且使肌酸酐的含量为0.01~0.5质量%,在提高溶解度、防止结晶析出方面是有利的。
上述第1药瓶IO中装纳的放射线敏化剂,若1-[2, 3-二羟基-l —(羟基甲基)丙氧基甲基-2-硝基咪唑的浓度为5质量%,则其装 纳量优选为lOOmL左右。
此外,这时第2药瓶40中装纳的1-[2, 3-二羟基-1-(羟基甲 基)丙氧基甲基-2-硝基咪唑的量优选为100~200mL。
此外,1-[2, 3-二羟基-l-(羟基甲基)丙氧基]甲基-2-硝基 咪唑的浓度超过5质量%时,为了防止结晶析出,第1药瓶10、第2 药瓶40、送液管20和通液管50设有适当的保温机构(省略图示)是较 理想的。这里作为保温机构,可列举例如使温水在外侧回流的所谓温水 套作为优选的例子。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放射线敏化剂的输液给药系统的使用方法。
首先,在开放液体流通开关控制机构60的状态下启动送液泵30, 开始从第1药瓶10经送液管20、送液泵30、然后是输液管80的输液, 随着第1药瓶10内的放射线敏化剂的输液消耗,其内部变为负压,因 此第2药瓶40内的放射线敏化剂通过通液管50逐渐补充至第1药瓶10 内。
然后,随着其补充消耗,第2药瓶40内的水位下降,因此通过该剩 余量水位和刻度41测量第2药瓶40内的放射线敏化剂的消耗量,即给 药量,在确认应给与被给药者的正确增加量的时刻关闭液体流通开关控 制机构60,之后在停止从第2药瓶40向第1药瓶IO流入的状态下,继 续输液直到仅在第1药瓶10中没有剩余量为止,从第1药瓶10和第2 药瓶40作为整体给与该被给药者所必需的正确量。
权利要求1. 一种放射线敏化剂的输液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被给药者的体表面积而规定给药量,具有第1药瓶、第2药瓶以及连接第1药瓶和第2药瓶的通液管,所述第1药瓶经由送液管与送液泵相连,并装纳有基础给药量的放射线敏化剂;所述第2药瓶具有用于测量给药量的刻度,并装纳有给药量增加调节用的放射线敏化剂;所述通液管具有控制液体从第2药瓶向第1药瓶流通的液体流通开关控制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敏化剂的输液给药系统,其特征 在于,第2药瓶是能够透视内容量的药瓶,在其表面标示有通过放射线 敏化剂的剩余量水位来表示消耗量的刻度。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线敏化剂的输液给药系统,其特征 在于,刻度上附有以该刻度所示的放射线敏化剂的消耗量与第1药瓶内 放射线敏化剂的量的合计量为正确给药量的被给药者的体表面积值。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射线敏化剂的输液给药系统,其特征 在于,液体流通开关控制机构是双通旋塞。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射线敏化剂的输液给药系统,其特征 在于,第1药瓶、第2药瓶、送液管和通液管具有保温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射线敏化剂的输液给药系统,其特征 在于,保温机构是温水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放射线敏化剂的输液给药系统,其是能够容易且可靠地将放射线敏化剂进行正确量输液给药的输液给药系统。该放射线敏化剂的输液给药系统的特征在于,根据被给药者的体表面积而规定给药量,具有第1药瓶、第2药瓶以及连接第1药瓶和第2药瓶的通液管;所述第1药瓶经由送液管与送液泵相连,并装纳有基础给药量的放射线敏化剂;所述第2药瓶具有用于测量给药量的刻度,并装纳有给药量增加调节用的放射线敏化剂;所述通液管具有控制液体从第2药瓶向第1药瓶流通的液体流通开关控制机构。
文档编号A61M36/04GK201283163SQ200820131269
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6日
发明者中西昇, 久保田信雄, 辻谷典彦 申请人:株式会社宝丽制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