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阴减痛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730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会阴减痛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为緩解产妇阴道分娩后会阴侧切伤口疼痛的会阴减痛圈。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生育高峰的到来,人们对自然分娩好处的不断认识,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顺产分娩率受到了围产医学界人士的高度重视,主动要求顺产分娩的孕妇有增加趋势。在分娩过程中常采用会阴切开'缝合术,产后会阴切口疼痛、肿胀不仅给产妇造成痛苦,影响了其正常活动及哺乳,而且也造成心理上的恐惧。产后会阴切口疼痛影响了产妇坐位时的哺乳,多数产妇采取侧坐或双腿跪坐罇位,长时间的不良坐姿不仅影响了子宫的复原,易诱发产后子宫脱垂,而且不利于产妇下肢血液循环,由于孕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产后更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有利于减轻切口的疼痛及肿胀,促进切口愈合的会阴减痛圏。本实用新型会阴减痛圈,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皮革表面圈体内填充泡沫海绵,所述圏体内孔处设置30°等腰三角形的侧孔。本实用新型所述圏体外直径为40-55cm,内直径为25-35cm。所述圏体为褥疳防护工真气圈形状。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应用会阴减痛圏,使产妇坐位哺乳时能够身心放松,避免了因惧怕疼痛所采取的不良坐姿引起的肢体紧张,利于宝宝与母亲的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促进了母乳喂养,增进了母子间的情感交流;会阴减痛圏的应用,减轻了产妇产后坐位时会阴切口受压程度,促进了会阴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减轻切口的肿胀,促进切口愈合,增加了产妇的舒适感,使其坐位饮食、活动不受影响,利于产后功能恢复,减少了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图l是本实用新型俯^L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皮革表面圈体1内填充泡沫海绵,所述圈体内孔处设置30。等腰三角形的侧孔2。本实用新型其形状类似于褥痴防护工具气圏,内孔直径依据产妇体形而设计,一般为25-35cm,外直径40-55cm,在一侧内孔处剪裁一30°等腰三角形的侧孔,产妇坐位时臀部置于内孔处,会阴切口置于侧孔处,有效地緩解了会阴切口的受压程度。实施会阴切开缝合术的足月初产妇162例,年龄在23-32岁,产后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2例,产后应用会阴减痛圏辅助产妇坐位活动、哺乳;对照组80例,产妇坐位活动、哺乳时未予任何护理干预。两组产后会阴切口疼痛程度比较见表1;两组产后会阴切口肿胀及坐位时对哺乳影响比较见表2。表l两组产后会阴切口疼痛程度比较ld2d3d组别例数轻度中度重度轻度中度重度轻度中度重度实验组82324284829566142对照组80213821293417442610X28.4249.72,11.988p值<0.05<0.01.<0.01表2两组产后会阴切口肿胀及坐位时对哺乳影响比较会阴切口肿胀坐位对哺乳影响分组例数不明显轻度中度重度轻度中度重度实验组827372076514<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实验组产妇产后l-3天内会阴切口疼痛、胂胀情况及坐位时对哺乳的影响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分娩时随着宫缩的逐渐加强,产妇屏气用力极易发生内痔脱出,肛门括约肌痉挛不能自行复位而充血水肿,脱出的内核刺激肛周的末梢神经,<吏之肿胀疼痛。产妇产后常易发生便秘,加之分娩时会阴部的切开,常因惧怕切口疼痛或裂开而不敢用力排便,更加重了便秘的发生,如此恶性循环,增加了用力排1更所致会阴切口裂开的危险性。实-验组82例产妇中7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痣核脱出,应用会阴减痛圈,不仅減轻了切口的疼痛,而且也援解了脱出痣核的受压,改善了局部血液循环,减轻了肛周疼痛,有效地降低了产妇对排便的恐惧感,增加了主动排便意识。权利要求1.一种会阴减痛圈,其特征是,皮革表面圈体内填充泡沫海绵,所述圈体内孔处设置30°等腰三角形的侧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阴减痛圈,其特征是,所述圈体外直径为40-55cm,内直径为25-35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阴减痛圈,其特征是,所述圈体为褥疳防护工具气圈形状。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利于减轻切口的疼痛及肿胀,促进切口愈合的会阴减痛圈。本实用新型会阴减痛圈,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皮革表面圈体内填充泡沫海绵,所述圈体内孔处设置30°等腰三角形的侧孔。应用会阴减痛圈,使产妇坐位哺乳时能够身心放松,避免了因惧怕疼痛所采取的不良坐姿引起的肢体紧张,利于宝宝与母亲的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促进了母乳喂养,增进了母子间的情感交流。文档编号A61F5/00GK201271301SQ20082014194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申请日期2008年9月16日优先权日2008年9月16日发明者刘颖琪,季淑清,安慧芳,朱文兰,王晓萍,耿志洁申请人:耿志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