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气栓塞的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751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止气栓塞的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气栓塞的输 液器。
背景技术
目前输液器仍是常用的一种医疗器械,其使用方便,且不易放生交叉 感染。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当病人、家属或医护人员常常为看护病人而 提心吊胆,唯恐输液瓶内的药液输完后,气体进入患者静脉内。气体进入 人体经脉管的后果极其严重,轻者会引起局部浮肿,重者可引起静脉血管 栓塞以至死亡。故在实际操作使用时,看护着通常在药瓶内药液未完全输 完的情况下即拔下针头,停止输液,这种做法既造成药液浪费,又影响其 对患者治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可有效阻止气体进入患者静脉血管内的防止气栓塞的输液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止气栓塞的输液器,包括取液针管、上输液管、莫菲氏滴管、氏 滴管、下输液管、下输液管上套装的流量调节阀以及输液针头,其特征在 于所述莫菲氏滴管制成圆锥形,其与上输液管连接端的内径大于与下输 液管连接的内径,在莫菲氏滴管设置有可浮动的截止球,截止球的直径与 莫菲氏滴管下端直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于将莫菲氏滴管 制成圆锥形,即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且在莫菲氏滴管内设置一个直径 大小与莫菲氏滴管下端直径相等的截止球,截止球可根据莫菲氏滴管内药 液浮力和自身的重力随药液高度上升和下降,这样有效的保证在药瓶内的 药液用完后截止空气进入,因此上述结构可有效降低由于药液输送完毕后 发生气栓塞事故,有效的保证了患者的健康;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省时省事等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取液针管;2、上输液管;3、莫菲氏滴管;4、下输液管;5、 流量调节阀;6、输液针头;7、截止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 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防止气栓塞的输液器,该输液器包括取液针管1、上输液 管2、莫菲氏滴管3、下输液管4、下输液管4上套装的流量调节阀5以及 输液针头6,为了防止输液完成后空气进入患者静脉内,本实用新型将莫菲 氏滴管3制成圆锥形,其与上输液管2连接端的内径大于与下输液管4连 接的内径,在莫菲氏滴管设置有可浮动的截止球7,截止球7的直径与莫菲 氏滴管3下端直径相等。
当被输送的药液由于重力作用从输液瓶经取液针管1、上输液管2注入 莫菲氏滴管3内,莫菲氏滴管3内的液面升高,此时药液的浮力大于截止 球7的重力,这样设置在莫菲氏滴管3内的截止球7也随之上升,通过调 节下输液管4上套装的流量调节阀5按要求给患者输送药量,此时莫菲氏 滴管3的药液处于一个平稳的状态,其截止球7漂浮在液面上,当药瓶内 的药液输送完毕后,此时继续给患者供药,这样莫菲氏滴管3内所存储的 药液液面开始下降,与此同时截止球7也随着液面的下降而下降。由于莫 菲氏滴管3为圆锥形,这样莫菲氏滴管3内壁可作为截止球7下降的轨道, 当药液接近临近值时,截止球7己经与下输液管4管口相切,由于截止球7 的重力和莫菲氏滴管3下端的作用截止球将下输液管4管口密封,此时放 置气体进入下输液管管,这样就有效的防止由于输液完毕后气体进入患者 静脉所引发气栓塞事故,保证了患者的身体健康。
权利要求1.一种防止气栓塞的输液器,包括取液针管、上输液管、莫菲氏滴管、氏滴管、下输液管、下输液管上套装的流量调节阀以及输液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莫菲氏滴管制成圆锥形,其与上输液管连接端的内径大于与下输液管连接的内径,在莫菲氏滴管设置有可浮动的截止球,截止球的直径与莫菲氏滴管下端直径相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气栓塞的输液器,包括取液针管、上输液管、莫菲氏滴管、氏滴管、下输液管、下输液管上套装的流量调节阀以及输液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莫菲氏滴管制成圆锥形,其与上输液管连接端的内径大于与下输液管连接的内径,在莫菲氏滴管设置有可浮动的截止球,截止球的直径与莫菲氏滴管下端直径相等。截止球可根据莫菲氏滴管内药液浮力和自身的重力随药液高度上升和下降,这样有效的保证在药瓶内的药液用完后截止空气进入,因此上述结构可有效降低由于药液输送完毕后发生气栓塞事故,有效的保证了患者的健康;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省时省事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M5/36GK201316462SQ20082014289
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31日
发明者缪礼丽, 诺 许 申请人:诺 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