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冲洗型膀胱软镜镜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298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持续冲洗型膀胱软镜镜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领域,涉及一种用于下尿路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微创内镜的辅助装置,即能改善操作视野和可控性的可持续冲洗型膀胱软镜镜鞘。
背景技术
膀胱镜检查是泌尿外科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在膀胱肿瘤、膀胱结石、膀胱憩室、 膀胱炎等疾病的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膀胱硬镜视野较清楚,操作的可控性强,但存 在2个主要问题1、其金属镜鞘边缘较锐利,通过尿道时必然会因为摩擦而产生疼痛和出 血,部分病人还因膀胱痉挛使检查难以进行。严重者甚至可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威胁病人的 生命。2、对于男性患者因膀胱颈部而使部分膀胱前壁无法窥及,成为硬镜检查的盲区。为减 轻患者的痛苦并方便全面检查膀胱各壁不致遗漏,膀胱软镜应运而生。自1984年软镜问世 以来,这项新技术越来越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随着光学材料、镜体外鞘和工作管腔直径等 制造工艺的改进,软镜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拓展,已从检查之用向治疗方向发展。但膀胱软 镜也存在三点明显不足1、视野小,且因无法持续冲洗,膀胱内稍有出血或尿液混浊便对检 查和治疗造成严重影响。2、工作管腔直径小,镜体易折受损。3、镜体较软,操作的趋向性、 可控性和稳定性较硬镜明显下降,对操作者的经验提出较高的要求。如膀胱软镜下膀胱前 壁肿瘤激光切除时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的膀胱软镜视野欠佳及可控性不强和易损坏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提 供一种膀胱软镜镜鞘,该镜鞘不仅能持续保证膀胱软镜操作过程视野的清晰,而且能明显 提高操作的指向性和可控性,还能保护昂贵的膀胱软镜不易被折损。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中空鞘体1在其近头端有引流侧孔2,侧孔2接引流管3作为出水通道,引流管 3上有引流管夹4控制出水通道开关;2、鞘体1通过插入软质内芯5或硬质内芯6形成鞘 芯套件以进入膀胱,方法同常规尿道扩张;3、内芯鞘体间可实现无缝套接,内芯末端圆钝, 其中软质内芯5的末端有侧孔7以引流液体;4、当鞘芯套件进入膀胱后,拔除内芯,膀胱软 镜可通过鞘体1进入膀胱;5、通过软镜夹8在鞘体1的头端(体外端)可调整、固定膀胱软 镜并防止液体外漏,使膀胱软镜的进水通道与鞘体1的出水通道形成单向连续冲洗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单向连续冲洗系统为膀胱软镜操作提供了良好的视 野,并使膀胱软镜同时兼具了膀胱软镜、膀胱硬镜和电切镜的优点,且不易损坏,拓展了膀 胱软镜的使用空间,延长了软镜的使用寿命。使下尿路疾病诊断和治疗质量明显提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鞘体示意图。[0009]图2为软质内芯结构示意图。图3为硬质内芯结构示意图。图4为软镜夹结构示意图。 图5为软质内芯套入鞘体组成鞘芯套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硬质内芯套入鞘体组成鞘芯套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置入鞘体置入软镜后,形成单向连续冲洗系统的示意图。图8为软镜夹扣紧鞘体头端,固定软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可持续冲洗型膀胱软镜镜鞘进行下尿路疾患的诊断或治疗时, 先将软质内芯5套入中空鞘体1,形成鞘芯套件插入膀胱,插放方法同常规尿道扩张,当套 件一进入膀胱,软质内芯5的末端的侧孔7便有膀胱内尿液流出,据此可以判断套件末端已 位于膀胱内,如遇膀胱颈口抬高、前列腺增生明显的患者可换用硬质内芯6与鞘体组成鞘 芯套件进入膀胱;当鞘芯套件进入膀胱后,拔除内芯,膀胱软镜可通过鞘体1进入膀胱进行 操作直视下将鞘体1退至膀胱颈口处,打开鞘体1上的引流管夹4以持续引流,保证膀胱 内的不间断冲洗,从而保障在清晰的视野下进行膀胱软镜镜镜检。当发现明确病变部位需 定向定位操作时,将鞘体1前移至目标部位附近后镜鞘头端扣紧软镜夹以保证软镜和镜鞘 的相对固定,再进行新生物活检、异物取出、肿瘤切除等操作。由于膀胱软镜的进水通道与 鞘体1的出水通道形成连续冲洗系统,镜下视野更为清晰。鞘体1末端边缘圆钝,且与软质内芯5或硬质内芯6无缝隙套接组成鞘芯套件后 便于置入膀胱,出水通道的开关由引流管夹控制,软镜的固定由软镜夹控制,操作方便,有 利于上尿路疾患的诊断和治疗。上述可持续冲洗型膀胱软镜镜鞘的软镜夹可以是与鞘体头端(体外端)连成一体 的组件,也可以是方便拆卸的部件,称活动性软镜夹。主要作用是固定软镜,便于控制软镜 下各种操作指向的稳定性和定位的准确性,便于进行下尿路疾患的诊断和治疗。上述可持续冲洗型膀胱软镜镜鞘的鞘体、内芯的内径大小可以根据膀胱软镜的口 径来调整,即只要内芯与鞘体无缝套接、而软镜与鞘体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的条件即可。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下尿路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微创内镜套件即可持续冲洗型膀胱软镜镜鞘,由带侧孔引流管的鞘体、软质/硬质内芯、软镜夹组成,其特征是中空鞘体(1)带有侧孔(2)和引流管(3)及引流管夹(4),通过插入软质内芯(5)或硬质内芯(6)形成鞘芯套件进入膀胱后退出内芯可通过鞘体(1)置入膀胱软镜,鞘体(1)末端带有软镜夹(8),可调整、固定膀胱软镜并防止液体外漏,使膀胱软镜的进水通道与鞘体(1)的出水通道形成单向连续冲洗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膀胱软镜镜鞘,其特征是鞘体侧孔平面与鞘体长轴平行,鞘 体内可置入内芯或膀胱软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膀胱软镜镜鞘,其特征是鞘体大于16F,鞘体末端边缘圆钝, 膀胱软镜套入鞘体时两者之间有间隙,鞘体的侧孔引流管为连续冲洗系统的液体流出通 道,引流管上有控制开关的引流管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膀胱软镜镜鞘,其特征是鞘体与软质内芯或硬质内芯可形 成一个同心导管套件,套件外部为鞘体,内部为硬质或软质内芯,内芯部分长于鞘体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膀胱软镜镜鞘,其特征是软质内芯末端圆钝,并带有侧孔以 弓丨流液体,可与鞘体实现无缝套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膀胱软镜镜鞘,其特征是硬质内芯末端圆钝,可与鞘体无缝 套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膀胱软镜镜鞘,其特征是软镜夹为弹性材质做成,呈“V”字 型,“V”字型尖端呈弧形,弧形可卡住鞘体,软镜夹可与鞘体头端连为一体,也可作为可拆卸 性部件。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下尿路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微创内镜辅助装置。由带引流侧孔2和引流管3及引流管夹4的鞘体1、带侧孔7的软质内芯5、硬质内芯6及软镜夹8组成。将软质内芯套入软镜镜鞘组成鞘芯套件沿尿道外口置入膀胱后退出软质内芯,沿镜鞘置入膀胱软镜。膀胱颈口抬高等情况可换用硬质内芯与镜鞘组成套件进入膀胱。打开鞘体上的引流管夹持续引流可保障视野清晰。如需定向定位操作,将镜鞘前移至目标部位后镜鞘头端(体外端)扣紧软镜夹,固定软镜和镜鞘后再进行操作。该镜鞘使膀胱软镜同时兼具膀胱软镜、硬镜和电切镜的优点,既保证操作视野清晰,又明显提高操作的指向性和可控性。以拓展软镜使用空间、延长其使用寿命。使下尿路疾病诊疗质量明显提高。
文档编号A61M3/02GK201595811SQ20082015747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9日
发明者孙颖浩 申请人:孙颖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