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528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洗胃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胃管。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用的洗胃管为单管结构,这种单管结构的洗胃管在洗胃时,易被胃内的食糜残渣及流质性食物堵塞,延误洗胃的时机,影响洗胃的效率,进而影响抢救的成功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不易堵塞的洗胃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如下结构的洗胃管,该洗胃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夕卜管和内管的末端为盲端,夕卜管的末端部段的内腔中设有间壁,间壁把外管的内腔间隔成进液腔和吸液腔,与吸液腔对应的外管的管壁上设有进液孔,与进液腔对应的外管的管壁上设有出液 L,内管穿过间壁套装在外管内腔中,位于吸液腔内的内管的管壁上设有吸液孔,进液孔与吸液孔错位设置。
上述结构的洗胃管,由于采用内外双层管结构,吸液腔对应的外管管壁上的进液孔与吸液腔对应的内管管壁上的吸液孔孔错位设置,因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洗胃管不易堵塞。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的洗胃管,该洗胃管包括外管1和内管2,外管1和内管2的末端
为盲端,外管1的末端部段的内腔中设有间壁3,间壁3把外管1的内腔间隔成进液腔4和吸液腔5,与吸液腔5对应的外管1的管壁上设有进液孔6,与进液腔4对应的外管1的管壁上设有出液 L 7,内管2穿过间壁3套装在外管1内腔中,位于吸液腔5内的内管2的管壁上设有吸液孔8,进液孔6与吸液孔8错位设置即进液孔6与吸液 L 8位置不对应。吸液 L 8和进液孔6最好为不规则形状,例如三角形孔、多边形孔等,这样更有利于防止堵塞。
使用时,把上述结构的洗胃管与洗胃机连接,洗胃液从进液腔4流入并经出液孔7喷射到胃内,胃内的液体经进液孔6进入吸液腔5并从吸液孔8流入内管2内腔中,再由内管2排出。
权利要求1. 一种洗胃管,其特征是该洗胃管包括外管(1)和内管(2),外管(1)和内管(2)的末端为盲端,外管(1)的末端部段的内腔中设有间壁(3),间壁(3)把外管(1)的内腔间隔成进液腔(4)和吸液腔(5),与吸液腔(5)对应的外管(1)的管壁上设有进液孔(6),与进液腔(4)对应的外管(1)的管壁上设有出液孔(7),内管(2)穿过间壁(3)套装在外管(1)内腔中,位于吸液腔(5)内的内管(2)的管壁上设有吸液孔(8),进液孔(6)与吸液孔(8)错位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洗胃管,该洗胃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和内管的末端为盲端,外管的末端部段的内腔中设有间壁,间壁把外管的内腔间隔成进液腔和吸液腔,与吸液腔对应的外管的管壁上设有进液孔,与进液腔对应的外管的管壁上设有出液孔,内管穿过间壁套装在外管内腔中,位于吸液腔内的内管的管壁上设有吸液孔,进液孔与吸液孔错位设置。该洗胃管不易堵塞。
文档编号A61M1/00GK201286929SQ20082017516
公开日2009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1日
发明者刘爱玲, 周洪美, 李花爱 申请人:周洪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