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回旋按摩头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086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回旋按摩头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按摩身体肌肉,以松弛身体、舒解压力用的 组合式回旋按摩头的结构,其转盘与按摩头的搭配,使按摩头得利用揉动 面对人体接触处,产生仿若人工精纯按摩技巧的舒适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今逐渐演变成以工商业为主的社会,人们所面临的挑战与精神 层面的压力自然就比以往旧时代社会来得大,而压力的适时释放不仅能再 继续接受未来的更多挑战,更能有效的转换工作时的心情,然,因为从前 人生活简单,压力负荷自然小,因此在一段时间后即会自行消失,而生活 于现今社会的人们压力极大,自然无法在短时间内就自行消弥,故通过外 在的力量及事物来降低、减轻压力的负荷,就变的相当的重要,而其中通 过按摩的方式使肌肉放松,让身心跟着减轻负担,则不失为一种相当有效 且常见、普遍的方式,但一般人均不熟悉按摩的技巧,因此若以自己或家 人的非专业方式按摩则效果不佳,所以大多还是须要通过专业人士的帮 助,才能使按摩解压的功效发挥到最大,但须通过专业人士的按摩方式, 于时间与空间上均具有不方便因素,且现今许多按摩场所均被扭曲且变 质,因此造成一般人士均不喜欢前往的原因,是以,遂有各种按摩器的问 世,而按摩器材的结构因功效不同而设计众多,大小型的各种设计均有, 而一般小型的按摩器材中又以马达主轴带动的旋动构件上偏心组设一按 摩头为最常见,且亦最受欢迎。
如图13所示,即为目前现有常见的偏心式回旋按摩结构,其包含有
一旋动构件60、 一曲柄70、 一轴承80及一按摩头90,其中,旋动构件 60上装设有一可产生旋动力的马达,由马达处延伸出有一锁结柱61,曲 柄70是上、下两偏心的竖杆间以一横杆一体形成,上端部并设有锁孔71, 按摩头90的上方及周缘均为揉动面91,底部设有一容置槽座92,且设有一贯穿孔93。
其组合使用时,如图14所示,曲柄70是以下方的竖杆组设于旋动构 件60的锁结柱61上,供与马达一同连动,轴承80则组设于按摩头90底 部的容置槽座92中,曲柄70上方的竖杆再与轴承80结合,且以一螺丝 穿过贯穿孔93,并与锁孔71相锁设,因此,当旋动构件60启动时,偏心 设置于旋动构件60上的曲柄70及按摩头90就会产生偏心状的转动者。
然而,如上所述的现有结构于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有下述的问题点一 其旋动构件60、曲柄70与按摩头90间需配合螺丝等辅材的使用,才能完 成组装,故整体成本不仅高,更会浪费较多的人力在锁设动作上;二其锁 入于锁孔71内的螺丝设为反向螺牙虽能防止在偏心转动时,有螺丝自动 松退的现象发生,但也会因为螺丝的锁紧方向与按摩头90的转动方向相 同,故当按摩头90越转动,其螺丝将会越迫紧,如此一来,将会有增加 更换不同按摩头90难度的困扰。
因此,如何针对上述按摩结构所存在的缺点进行研发改良,实为相关 业界所需努力研发的目标,本创作人即有鉴于此,乃思及创作的意念,遂 以多年的经验加以设计,经多方探讨并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改良, 乃推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按摩结构需配合螺丝等辅材的使用,才能完成组装,故整体成本 较高,且因为螺丝的锁紧方向与按摩头的转动方向相同,使当按摩头越转 动,其螺丝将会越迫紧,如此一来,将会有增加更换不同按摩头难度的困
扰,此乃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 解决问题的技术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回旋按摩头的结构,其包含有 一旋动构 件、 一转盘及一按摩头,其中,旋动构件上装设有--可产生旋动力的马达, 由马达处延伸出有一传动柱,传动柱为多边形状,其每一平面并均垂直其 轴向而各隆起有一卡扣凸条,转盘与按摩头的相对侧分设有第一环壁与第 二环壁,该第一环壁的外径宽乃略小于第二环壁的内径宽,让按摩头能利用第二环壁套掣在第一环壁上,而与转盘相组定,该第一、二环壁的内方 并均形成为一容置空间,及其相套合面上设有环沟与环肋相配合形态的卡 合部,又转盘与按摩头的另一侧表面分设有一连动柱及成为一揉动面,该 连动柱乃设置在转盘的偏心位置,中央设有多边形状的带动孔,带动孔口 缘并设有一较大径宽的闪避部,其卡扣凸条隆起的高度即介于带动孔与闪 避部间,连动柱周缘则再相隔切设有二平行其轴向的剖沟,该二剖沟乃由 端面内切一小段,使二剖沟间可成为一弹性片,及该弹性片端部内方垂直 其轴向而凸设有一扣块,因此,便以得到一组合式回旋按摩头的结构。 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
一. 本创作本实用新型提供组合式回旋按摩头的结构,其旋动构件、转 盘与按摩头间不需利用手工具或螺丝等辅材的使用,就能完成组装,故不 仅能有效降低整体成本,更能省下相当多人力在锁设动作上。
二. 本实用新型提供组合式回旋按摩头的结构,其仅需要将转盘反向拉 出,就能顺利将按摩头卸下,并换上另一具不同按摩头的转盘,故该在更 换上,将不会再造成使用者的困扰。
三. 本实用新型提供组合式回旋按摩头的结构,其偏心转动的反作用力 可通过转盘与按摩头的相对旋动而抵消,故将能令使用者感觉仿若是由按 摩技巧精纯的按摩师傅亲临揉压按摩一样,使用起来将能获得前所未有的 舒适感。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揉动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揉动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配合使用有多种按摩头的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更换一种按摩头的揉动状态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更换另一种按摩头的揉动状态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状态图。
6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状态图。
图ll: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状态的立体分解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状态的组合剖面图。
图13:为现有的立体分解图。
图14:为现有的组合剖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部份
旋动构件---io 传动柱----11
卡扣凸条---12
转盘-----20 延伸部份---201
第一环壁---21 容置空间---22
卡合部----23 连动柱----24
带动孔----25 闪避部----26
剖沟-----27 弹性片----28
扣块-----29
按摩头----30 第二环壁---31
容置空间---32 卡合部----33
揉动面----34
按摩头----30A 揉动面----34A
按摩头----30B 揉动面----34B
轴承-----40
铆钉-----50
现有部份
旋动构件---60 锁结柱----61
曲柄-----70 锁孔-----71
轴承-----80
按摩头----90 揉动面----91
容置槽座---92 贯穿孔----9具体实施方式
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 以下兹请配合附图说明列举实施例,详述说明如后
首先,先请由图K图2及图3所示观之,其包含有 一旋动构件IO、 一转盘20及一按摩头30,其中,旋动构件IO上装设有一可产生旋动力的 马达,由马达处延伸出有一传动柱11,传动柱ll为多边形状,其每一平
面并均垂直其轴向而各隆起有一卡扣凸条12,转盘20与按摩头30的相对 侧分设有第一环壁21与第二环壁31,该第一环壁21的外径宽乃略小于第 二环壁31的内径宽,让按摩头30能利用第二环壁31套掣在第一环壁21 上,而与转盘20相组定,该第一环壁21、第二环壁31的内方并均形成为 一容置空间22、容置空间32,及其相套合面上设有环沟与环肋相配合形 态的卡合部23、卡合部33,又转盘20与按摩头30的另一侧表面系分设 有一连动柱24及成为一揉动面34,该连动柱24乃设置在转盘20的偏心 位置,中央设有多边形状的带动孔25,带动孔25 口缘并设有一较大径宽 的闪避部26,其卡扣凸条12隆起的高度即介于带动孔25与闪避部26间, 连动柱24周缘则再相隔切设有二平行其轴向的剖沟27,该二剖沟27乃由 端面内切一小段,使二剖沟27间可成为一弹性片28,及该弹性片28端部 内方垂直其轴向而凸设有一扣块29。
其结构的组合,复请由图1搭配图3所示观之,旋动构件10的传动 柱11供组定有按摩头30的转盘20以连动柱24的带动孔25套掣在其外 周,使转盘20能与马达一同连动,且当连动柱24套合至扣块29与卡扣 凸条12相抵止时,其将能利用该抵止时的力道,配合剖沟27的设置,而 主动将弹性片28外顶,让扣块29能顺利越过卡扣凸条12,待扣块29完 全越过后,其弹性片28又会主动复位,进而以扣块29与卡扣凸条12相 卡,如此一来,就能完成该转盘20与旋动构件10的组合,及因为连动柱 24上设有较大的闪避部26,以提供卡扣凸条12容伸,故在组合时,就相 对没有受到卡扣凸条12阻挡,而发生无法完全套入的情况。
其实际使用时,续请由图4及图5所示观之,当旋动构件10的马达 运作,以通过传动柱11直接带动连动柱24,使转盘20偏心转动,按摩头 30并利用揉动面34偏心旋动靠触于人体上时,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将可 通过转盘20与按摩头30的相对旋动而抵消,此时该按摩头30将呈缓动的揉压状态,令使用者能感觉仿若是由按摩技巧精纯的按摩师傅亲临揉压 按摩一样,使用起来将能获得前所未有的舒适感,且能避免产生有震动按
摩所带来的全身疼痛,又因为旋动构件10、转盘20与按摩头30间的组合, 仅需要徒手就能完成,故当使用者欲有不同的按摩变化时,将能立即从事 更换按摩头30的动作请同时由图6所示观之,加以选用具有多点式揉动 按摩效果的按摩头30,或可在脸部揉动按摩的海绵按摩头30A请同时由 图7所示观之,或可单点式揉动按摩的按摩头30B请同时由图8所示观之, 如此 一 来,将能获得 一 机多用的按摩结构。
另,转盘20与按摩头30间的容置空间22、容置空间32可以再加装 有--轴承40,利用该轴承40来使转盘20与按摩头30间的相对旋动可更 滑顺请同时由图9所示观之,或能利用一铆钉50的穿设,来将转盘20与 按摩头30枢组在一起请同时由图IO所示观之,及连动柱24能被转盘20 的延伸部份201所包覆,让剖沟27同样能切设出请同时由图11配合第图 12所示观之,据此,将获得一定位效果与稳定度更佳的按摩结构。
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益 一其旋动构件IO、转盘 20与按摩头30间不需利用手工具或螺丝等辅材的使用,就能完成组装,
故不仅能有效降低整体成本,更能省下相当多人力在锁设动作上;二其仅 需要将转盘20反向拉出,就能顺利将按摩头30卸下,并换上另一具不同 按摩头30的转盘20,故该在更换上,将不会再造成使用者的困扰;三其 偏心转动的反作用力可通过转盘20与按摩头30的相对旋动而抵消,故将 能令使用者感觉仿若是由按摩技巧精纯的按摩师傅亲临揉压按摩一样,使 用起来将能获得前所未有的舒适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已达突破性的结构设计,而具有改良的创 作内容,同时又能够达到产业上的利用性与进步性,且本实用新型未见于 任何刊物,亦具新颖性,符合专利法相关法条的规定,依法提出实用新型 专利申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的限定本 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 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回旋按摩头的结构,其包含有一旋动构件、一转盘及一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旋动构件上装设有一可产生旋动力的马达,由马达处延伸出有一传动柱,传动柱为多边形状,其每一平面并均垂直其轴向而各隆起有一卡扣凸条;转盘与按摩头的相对侧分设有第一环壁与第二环壁,转盘与按摩头用该第一、二环壁的相互套掣,而相组定,该第一、二环壁的内方并均形成为一容置空间,及其相套合面上设有卡合部,又转盘与按摩头的另一侧表面分设有一连动柱及成为一揉动面,该连动柱乃设置在转盘的偏心位置,中央设有多边形状的带动孔,带动孔口缘并设有一较大径宽的闪避部,其卡扣凸条隆起的高度即介于带动孔与闪避部间,连动柱周缘则再相隔切设有二平行其轴向的剖沟,该二剖沟间成为一弹性片,及该弹性片端部内方垂直其轴向而凸设有一扣块;旋动构件的传动柱供组定有按摩头的转盘以连动柱的带动孔套掣在其外周,连动柱套合至扣块与卡扣凸条相抵止,并越过卡扣凸条,让弹性片主动复位,进而以扣块与卡扣凸条相卡。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组合式回旋按摩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环壁的外径宽乃略小于第二环壁的内径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回旋按摩头的结构,其特征在 于,第一环壁的容置空间内装设有一轴承。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组合式回旋按摩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环壁的外径宽乃略小于第一环壁的内径宽。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组合式回旋按摩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环壁的容置空间内装设有一轴承。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组合式回旋按摩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第一、二环壁的卡合部设呈环沟与环肋相配合。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组合式回旋按摩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转盘与按摩头配合一铆钉的穿设。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组合式回旋按摩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转盘的剖沟乃由端面内切一小段。
9、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组合式回旋按摩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连动柱被转盘的延伸部份所包覆,使剖沟同样能切设出。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回旋按摩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按摩头的揉动面为多点式的形状。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回旋按摩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按摩头的揉动面为海棉。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回旋按摩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按摩头的揉动面为单点式的形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回旋按摩头的结构,其包含有一旋动构件、一转盘及一按摩头,其中旋动构件由马达处延伸出有一传动柱,传动柱为多边形状,其每一平面并均垂直其轴向而各隆起有一卡扣凸条,转盘与按摩头的相对侧分设有第一环壁与第二环壁,另一侧表面则分设有一连动柱及成为一揉动面,该连动柱乃设置在转盘的偏心位置,中央设有多边形状的带动孔,带动孔口缘并设有一较大径宽的闪避部,连动柱周缘则再相隔切设有二平行其轴向的剖沟,使二剖沟间可成为一弹性片,及该弹性片端部内方垂直其轴向而凸设有一扣块。
文档编号A61H7/00GK201333160SQ20082018219
公开日2009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6日
发明者巫东和 申请人:巫东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