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型动态屈光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561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普及型动态屈光眼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几何光学眼镜,特别是一种普及型动态屈光眼镜。是 小学及初高中学生为防治近视眼首选的防治眼镜。
背景技术
近视眼已成为当今初高中与小学生发生率很高的一种眼疾病。据统计数据 表明,还有逐年递增的趋势,这不仅给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带来诸多困难与不 便,同时也引起家长们的严重忧虑,但是又无可奈何,只能领孩子去验光配近 视眼镜进行矫正,过一定时期还得更换眼镜。基于上述情况,诸如各类近视眼 治疗仪、药品等相继推向市场,尽管为缓解学生近视眼方面曾发挥了各自的积 极作用。但是也都存在如治疗期间限制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用眼时间,更为致命 的缺点是治标不治本,只是静态消极的缓解眼疲劳,更不能启动眼睛自身的生 理调节机制。众所周知,中小学生近视眼的主要原因是长时间视近,导致视觉 疲劳、睫状肌收縮、晶体悬韧带张力减弱、晶状体凸度变厚、屈光力增大,两 眼视轴会聚,瞳孔縮小,久而久之使视远功能退化,形成近视眼。 一双正常视 力的眼睛本来就具有看远视近的调节功能,但是由于生物体功能也具有用则进, 废则退的原因,使原来视力正常的眼睛变成了近视眼。尽管如此,对于正处在 成长发育阶段的中小学生,依据他们的眼睛调节力强的生理特点,如果治疗及 时,方法得当,循序渐进也会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的。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到目 前为止尚未见到有成功解决的报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发生近视眼的原因,创造一种交替变 换的动态屈光条件,使用眼者的眼睛产生相应不同的屈光视觉条件效应,交替 形成相当于时而看"远"和时而看"近"的动态屈光条件,把保护中小学生视 力防止近视眼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的过程,寓于看书学习、写字、操作微机和 看电视之中,用眼时间越长就更有利于治疗,对近视眼患者进行因人施治、标 本兼治的普及型动态屈光眼镜。并且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又便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它包括一个由时基集成双向定时控制电路和受控于该电路的桥式开关电路
构成的自动控制电路,其上装有主镜片Dl的主镜架以及上面装有副镜片D2的
副镜架,副镜架通过其上的滑块置于主镜架前面的滑槽上,可逆微型减速器电
机DR的输出端通过软线与副镜架的上端相连。
所述的可逆微型减速电机DR的输出端上设一个边缘与软线相连的凸轮,.另
一面的上部两边设有可分别使行程开关S2与S3脱开的撞块。
主镜片D1 至少是若干个不同屈光度的光学镜片中的一种。 副镜片D2 至少是若干个不同屈光度的光学镜片中的一种。 所述的时基集成双向定时控制电路输出端U1的3脚分别与桥式开关电路的
输入端开关三极管VI和V6的基极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针对中小学生发生近视眼的原因,而设 计的动态眼镜,通过副镜片D2与主镜片Dl组合在同一光轴上时形成一种视远 的屈光条件,当副镜片D2上移与主镜片Dl分离时又形成另外一种相当于视近的屈光条件,如此间续交替变换屈光条件,给用眼者在看书学习的同时创造一 个相当于时而看远又时而看近的眼睛运动状态,使瞳孔时而扩大时而缩小、视 轴时而散开时而会聚的同时,使诸如睫状肌、晶状体以及晶体悬韧带等也随之 迸行相应的生理功能运动。通过这种动态的防治过程,在消除视觉疲劳的同时, 也激活因长时视近的用眼方式而导致变异和退化的视觉调节功能,使之循序渐 进的得到恢复和提高,这是所有现有的治疗仪所不及的。
所述的预期效果,通过临床试验得到进一步的验证,通过在沈阳市铁西区 启工三小学、东北育才学校和沈阳市第五十一中学的小学以及初、高中学生的 试验对象连续一个学期,每天下午一节自习课的配带试验观察,其结果表明对 于改善学生近视眼的调节功能、增加眼睛的远点距离、提高视力水平、降低近 视眼屈光度的效果非常显著(P值小于0.01);应用效果随着应用时间的增加而 提高,其相关系数经显著性检验P值小于0.01;又通过期末考试前后观察发现 除了小学生无变化外,初、高中生都有不同程度提高,从而说明其效果是稳定 的,不受考试的影响。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便于 携带。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盒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l.主镜架,2.副镜架,3.软线,4.套管,5.滑块,6.电池腔,7.凸轮, 8.撞块,9.滑槽,IO.电路板,ll.控制盒,S2、 S3.行程开关,DR.微型减速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主镜架1上装有可更换的主镜片D1,主镜架1的中间纵向设
有滑槽9,副镜架2上也同样设有可更换的副镜片D2,副镜架2通过后面上的 滑块5置于主镜架1的滑槽9上,副镜架2上端通过其外具有套管4的软线3 与微型减速器电机DR的输出端凸轮7的边缘相连,凸轮7的另一面上的两边分 别设有与行程开关S2、 S3相接触的撞块8,微型减速器电机DR设于控制盒11 的上部,电路板10与电池腔6设于控制盒11下部的两边,电源开关S1设于控 制盒11的一侧。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一个一集成块U1555为主构成的时基集成 双向定时控制电路和一个受控于该电路的桥式开关电路,其中一路由开关三极 管VI、 V3与V4构成驱动放大器及行程开关S2为一组,另一路由开关三极管 V6、 V2、 V5以及行程开关S3为另一组,桥式开关电路的两路输入端开关三极 管VI、 V6的基极与Ul的输出端3脚相连。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经检测根据用眼者的屈光视觉调节功能状况,选择与 之相适应的主镜片Dl与副镜片D2,然后将主镜架1带上,当接通电源开关Sl 时,集成电路U1 (LM555)是时间标准发生器,相当于一个不对称自激多谐振 荡器,其输出端3脚按脉冲周期输出正脉冲,当有正脉冲输出时,桥式开关电 路中以三极管V1、 V3、 V4及行程开关S2的一组电路工作,电动机DR顺时针 转动,副镜架2下行,当副镜片D2达到与主镜片D1组合在同一光轴时,形成 屈光条件"A",此时行程开关S2被凸轮上的撞块顶开,电机DR停止转动,此 时U1的3脚没有正脉冲输出,桥式开关电路的另一组即以三极管V6、 V2、 V5 和行程开关S3的一组工作,此时电机DR逆转,副镜片D2与主镜片Dl分开, 提到上位时,又形成另一屈光条件"B",此时行程开关S3断开电机DR停转,与此同时3脚又输出正脉冲,前一组开关电路又开始工作,电机DR顺转,副镜 片D2又再次与主镜片Dl组合在同一光轴上,又再次形成屈光条件"A",这样 交替循环形成两个不同屈光条件"A"与"B",周而复始循环着。相当于创造一 个时而视"远",又时而视"近"的眼的运动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节之后, 会使眼睛的屈光视觉调节等生理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并且随着时间的增长, 视觉的调节功能的恢复,摘掉近视镜的情况是可以实现的。
权利要求1.一种普及型动态屈光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由时基集成双向定时控制电路和受控于该电路的桥式开关电路构成的自动控制电路,其上装有主镜片D1的主镜架(1)以及上面装有副镜片D2的副镜架(2),副镜架(2)通过其上的滑块(5)置于主镜架(1)前面的滑槽(9)上,可逆微型减速器电机DR的输出端通过软线(3)与副镜架(2)的上端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及型动态屈光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逆徼型 减速器电机DR的输出端上设一个边缘与软线(3)相连的凸轮(7),另一面的 上部两边设有可分别使行程开关S2与S3脱开的撞块(8)。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及型动态屈光眼镜,其特征在于主镜片D1 .至 少是.若干个不同屈光度的光学镜片中的一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及型动态屈光眼镜,其特征在于副镜片D2至 少是若千个不同屈光度的光学镜片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及型动态屈光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时基集 成双向定时控制电路输出端U1的3脚分别与桥式开关电路的输入端开关三极管 V1和V6的基极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普及型动态屈光眼镜。是小学及初高中学生为防治近视眼首选的防治眼镜。它包括一个由时基集成双向定时控制电路和受控于该电路的桥式开关电路构成的自动控制电路,其上装有主镜片D1的主镜架以及上面装有副镜片D2的副镜架,副镜架通过其上的滑块置于主镜架前面的滑槽上,可逆微型减速器电机DR的输出端通过软线与副镜架的上端相连。本实用新型在消除视觉疲劳的同时,也激活因长时视近的用眼方式而导致变异和退化的视觉调节功能,使之循序渐进的得到恢复和提高,这是所有现有的治疗仪所不及的。
文档编号A61F9/00GK201359664SQ200820232379
公开日2009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0日
发明者初世然, 张万慧, 军 曾, 强 曾, 珂 曾, 艳 曾, 曾加庆, 李素坤, 高玉芬, 黄进士 申请人:曾加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