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咳嗽哮喘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579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咳嗽哮喘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咳嗽哮喘的中药。
(二)
背景技术
咳嗽是呼吸系统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措施,对机体是有益的,当呼吸道粘膜受到异物、炎症、分泌物或过敏性因素等剌激时,即反射性的引起咳嗽,有助于排除自外界侵入呼吸道的异物或分泌物、消除呼吸道刺激因子。可是若因频繁的刺激性咳嗽而致影响工作于休息,则失去了它的保护性意义。骤然发生的咳嗽多由急性上呼吸道炎症(特别是刺激性气体吸入所致者)及气管或支气管异物引起。中医理论认为咳嗽是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临床以咳嗽。咯疾为主要表现。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呼气流速受限,但可部分地自然缓解或经治疗缓解,另外,还会伴有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
现在用于治疗咳嗽哮喘等疾病的药物很多,有化学药也有重要,化学药疗效好但往往副作用大,中药如咳喘宁、喘息另胶囊、复方甘草片、定喘止嗽丸等,在临川应用中,大都因疗效不显著、制剂粗糙、质量不易控制、药品稳定性较差,或是因为处方中加入麻黄、婴粱等毒麻药物,长期服用使人产生药物依赖性,或由于加入了具有止
咳平喘作用的化学或激素类成分而产生耐药性等副作用,致使其不能长期临床应用。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疗效好、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咳嗽哮喘的中药。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咳嗽哮喘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川考3~9份、枸杞子6 12份、桂枝2~6份、熟地黄9~15份、炙甘草6~10份、射干6 10份、苍术3 9份、竹茹6 10份、木香3~9份、橘红3~9份、川贝母3 9份、白前5~9份、紫菀6~10份、桑白皮9~15份、白芥12 18份、刺蒺藜6~10份、杏仁3~9份。其优选的原料重量配比为
川芎6份、枸杞子9份、桂枝4份、熟地黄12份、炙甘草8份、射干8份、苍术6份、竹茹8份、木香6份、橘红6份、川贝母6份、白前7份、紫菀8份、桑白皮12份、白芥15份、刺蒺藜8份、杏仁6份。
本发明所述中药为粉剂。将各种原料清洗干净后,置于水中煮至膏状,再将原料风干,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后定量服用。在水中煮制有助于增强药物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下面对各原料的药效性能进行简要介绍
川芎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癥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
枸杞子养肝,滋肾,润肺。主治肝肾亏虚,头晕目眩,目视不清,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虚劳咳嗽,消渴引饮;
桂枝散寒解表,温经,通阳。主治风寒表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癥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
熟地黄清热凉血,生津润燥。主治急性热病,高热神昏,斑疹,
津伤烦渴,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崩漏、便血,口舌生疮,咽喉肿
痛,劳热咳嗽,跌打伤痛,痈肿;
炙甘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主治脾胃虚弱,倦
怠食少,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心悸,脏躁,肺痿咳嗽;
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消瘀散结。主治咽喉肿痛,痰壅咳喘,瘰疬结核,疟母癥瘕,痈肿疮毒;
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主治湿困脾胃,倦怠嗜卧,胸 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痰饮,湿肿,表征夹湿,头身重痛, 痹证湿胜,肢节酸重重着,痿蹵,夜盲;
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安胎凉血。主治肺热咳嗽,烦热惊 悸,胃热呕呃,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木香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治胸胁胀满,脘腹胀痛,呕吐泄 泻,痢疾后重;
橘红散寒燥湿,理气化痰,宽中健胃。主治风寒咳嗽,痰多气 逆,恶心呕吐,胸脘痞胀;
川贝母止咳化痰,润肺散结。主治肺虚久咳,虚劳咳嗽,燥热 咳嗽,肺痈,瘰疬,痈肿,乳痈;
白前泻肺降气,祛痰止咳。主治肺气壅实之咳嗽痰多,气逆喘 促,胃脘疼痛,小儿疳积,跌打损伤;
紫菀润肺下气,化痰止咳。治咳嗽,肺虚劳嗽,肺痿肺痈,咳 吐脓血,小便不利;
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肺热或水饮停肺的胸满喘咳, 咳血,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白芥温中散寒,利气化痰。主治脘腹冷痛,咳嗽痰喘;
刺蒺藜平肝,解郁,明目,祛风。主治头痛,眩晕,胸胁胀痛, 乳房胀痛,癥瘕,目赤翳胀,风疹瘙痒,白癜风,痈疽,瘰疬;
杏仁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主治外感咳嗽喘满,肠 燥便秘。
配方中,射干、竹茹、橘红、川贝母、白前主要作用在于清热解 毒、祛痰散结、生津润燥,消除肺部炎症;加配杏仁、桑白皮、白芥 主要作用在与补益脾肾、纳气平喘,消除呼吸不畅、咳嗽等症状;再 配川芎、桂枝、刺蒺藜、木香主要作用在于活血祛瘀、行气开郁、补 中益气,用于呼吸系统的保养防护;又配枸杞子、熟地黄、紫菀、苍 术主要作用在于滋肾润肺、补气健脾,用于固本培元;最后加用炙甘 草用于清热解毒,缓解止痛,调和诸药,缓解药物的毒性和烈性。本发明主要用于疏风散寒,清热化痰,止哮平喘;用于风寒外感, 痰内阻引起的支气管哮喘,症见喘促气粗,喉中喘鸣,胸膈满闷,恶 风塞等病症的治疗。
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
本发明人于2003年至今,对214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 中男性142例,女性72例,年龄6至75岁
(2) 治疗方法
口服, 一日三次,每次5~10g,饭前服用,1个月为一疗程。根 据患者病情轻重计算治疗时间,轻度患者服用1 2个疗程,重病患者 连服6个疗程即可痊愈。
(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症状全部消失;主要理化检测指标均为正常。 显效全部症状消除或主要症状消除;理化检测指标基本正常。 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主要理化检测指标有所改善。 无效主要理化检测指标与治疗前无变化。
(4) 临床结果
临床治愈183例(85.51%),显效12例(5.61%),有效14例 (6.54°/。),无效5例(2.34%),总有效率为97.66%。
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 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取川芎3g、枸杞子6g、桂枝2g、熟地黄9g、炙甘草6g、射 干6g、苍术3g、竹茹6g、木香3g、橘红3g、川贝母3g、白前5g、 紫菀6g、桑白皮9g、白芥12g、刺蒺藜6g、杏仁3g,将上述原料 清洗干净,置于水中煮至膏状,再将原料风干,研成粉末,混合均匀 后定量服用。
用法用量口服, 一日三次,每次5 10g,饭前服用。 实施例2:
6取川芎9g、枸杞子12g、桂枝6g、熟地黄15g、炙甘草10g、 射干10g、苍术9g、竹茹10g、木香9g、橘红9g、川贝母9g、白 前9g、紫菀10g、桑白皮15g、白芥18g、刺蒺藜10g、杏仁9g, 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置于水中煮至膏状,再将原料风干,研成粉末, 混合均匀后定量服用。
用法用量口服, 一日三次,每次5 10g,饭前服用。
实施例3:
取川芎6g、枸杞子9g、桂枝4g、熟地黄12g、炙甘草8g、射 干8g、苍术6g、竹茹8g、木香6g、橘红6g、川贝母6g、白前7g、 紫菀8g、桑白皮12g、白芥15g、刺蒺藜8g、杏仁6g,将上述原 料清洗干净,置于水中煮至膏状,再将原料风干,研成粉末,混合均 匀后定量服用。
用法用量口服, 一日三次,每次5 10g,饭前服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咳嗽哮喘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川芎3~9份、枸杞子6~12份、桂枝2~6份、熟地黄9~15份、炙甘草6~10份、射干6~10份、苍术3~9份、竹茹6~10份、木香3~9份、橘红3~9份、川贝母3~9份、白前5~9份、紫菀6~10份、桑白皮9~15份、白芥12~18份、刺蒺藜6~10份、杏仁3~9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咳嗽哮喘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 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川芎6份、枸杞子9份、桂枝4份、熟地黄12份、炙甘草8份、 射干8份、苍术6份、竹茹8份、木香6份、橘红6份、川贝 母6份、白前7份、紫菀8份、桑白皮12份、白芥15份、刺 蒺藜8份、杏仁6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咳嗽哮喘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为粉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特别公开了一种治疗咳嗽哮喘的中药。它以川芎、枸杞子、桂枝、熟地黄、炙甘草、射干、苍术、竹茹、木香、橘红、川贝母、白前、紫菀、桑白皮、白芥、刺蒺藜、杏仁为原料按一定重量配比组成。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
文档编号A61K36/88GK101647960SQ200910018858
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4日
发明者张雪梅 申请人:张雪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