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疾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596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疾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疾病的中药。
(二)
背景技术
风湿、类风湿疾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该病往往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喊着骨 关节疼痛,行走艰难,并且伴有呼吸不畅,腹部胀痛,十分痛苦,。风湿、类风湿疾病 的发病是因风寒邪毒逐渐浸染人体造成的,其发展是由表及里,由肌肉到脊柱,风寒邪 毒进入脊髓之中,并反射至五脏六腑,就是所谓的"入骨三分"从病变过程分析,有内 外二因,内因是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外因有二, 一是风寒邪毒反复入侵肌体;二是外 伤所致,特别是骨伤,康复不利。气血瘀滞,阻经脉流注关节,故使气血不行,关节闭 涩,出现关节疼痛,麻木酸楚,屈伸不利,是此类病的病因痛理。 目前,市面上虽有治疗风湿、类风湿疾病的西药、中药,但因长期服用含有抗 生素类西药则会产生伤肝伤肾的副作用;而现在市场上出售的风湿灵、虎骨药酒等成药 制剂的治疗效果又不理想,停药后易复发,病人不能完全恢复健康。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内外兼治、效果显著的治疗风 湿、类风湿疾病的中药。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疾病的中药,其特殊之处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组成 附子3 9份、干姜3 9份、白花蛇舌草12 18份、防风6 10份、白术 6 12份、独活3 9份、连翘6 12份、苍术3 9份、桂枝2 6份、五加皮6 10份、牛膝6 12份、丁香2 6份、忍冬藤6 12份、桑枝12 18份、络石藤6 12份、木防己6 10份、甘草6 10份。
其优选的原料组成配比为 附子6份、干姜6份、白花蛇舌草15份、防风8份、白术9份、独活6份、连 翘9份、苍术6份、桂枝4份、五加皮8份、牛膝9份、丁香4份、忍冬藤9份、桑枝15 份、络石藤9份、木防己8份、甘草8份。 本发明所述中药为粉剂。将各种原料清洗干净后,置于水中煮至膏状,再将原 料风干,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后定量服用。在水中煮制有助于增强药物疗效,降低药物 的毒副作用。 下面对采用原料的药用性能进行简要介绍 附子回阳救逆,散寒除湿。主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泻厥逆,心腹冷 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阴疸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湿痹痛,寒饮喘咳;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利湿退黄。主治肺热咳喘,肺痈,咽喉肿
痛,肠痈,疖肿疮疡,毒蛇咬伤,热淋涩痛,水肿,痢疾肠炎,湿热黄疸,癌肿;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止痒。主治外感风寒,偏正头痛,风湿痹
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小儿惊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主治脾气虚脱之乏力,食少腹胀,
泄泻,便秘,水饮内停之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寒湿痹,身痛,气虚自汗,胎动
不安; 独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头痛齿痛; 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风热感冒,湿病,热淋尿闭,痈疽,肿毒,
瘰疬,瘿瘤,喉痹; 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主治湿困脾胃,倦怠嗜卧,胸痞腹胀,食 欲不振,呕吐泄泻,痰饮,湿肿,表征夹湿,头身重痛,痹证湿胜,肢节酸重重着,痿 蹵,夜盲; 桂枝散寒解表,温经,通阳。主治风寒表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 经,癥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 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活血脉。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筋骨 痿软,小儿行迟,体虚羸弱,跌打损伤,骨折,水肿,脚气,阴下湿痒;
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血(火)下行,利尿通淋。主治腰膝酸 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通经,产后血瘀腹痛,癥瘕,胞衣不下,热淋,血淋,跌打 损伤,痈肿恶疮,咽喉肿痛; 丁香温中,降逆,暖肾。主治胃寒呃逆,呕吐,反胃,泻痢,脘腹冷痛,痃 癖,疝气,奔豚气,癣症; 忍冬藤清热解毒,通络。主治温病发热,痈疽肿毒,肠痈,乳痈,热毒血 痢,风湿热痹; 桑枝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主治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水肿脚气, 肌体风痒; 络石藤通络止痛,凉血,消肿。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筋脉拘挛,咽喉 肿痛,咳嗽喘息,疔疮肿毒,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蛇、犬咬伤; 木防己祛风除湿,通经活络,解毒消肿。主治风湿痹痛,水肿,小便淋痛, 闭经,跌打损伤,咽喉肿痛,疮疡肿毒,湿疹,毒蛇咬伤; 甘草性平,味甘。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及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可 缓解药物的毒性、烈性。 配方中,白花蛇舌草、连翘、忍冬藤、络石藤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排出体内病毒,促进新陈代谢;加配防风、五加皮、木防己、桑枝,主要用于祛风湿、 强筋骨、通经活络,消除病患痛苦;再配附子、干姜、桂枝、独活,主要用于回阳救 逆、散寒除湿,在祛风湿的基础上,对人体内部进行调理;再配白术、苍术、丁香、牛 膝,主要用于健脾补肺、温肝暖肾,兼调呼吸,除腹胀,达到内外兼治的目的;最后加用甘草,用于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缓解药物的毒性和烈性。 本发明的药物内外兼治,在治疗筋骨病症同时,又兼顾使呼吸舒畅,消除腹
胀,利尿通便,排除病毒,促进新陈代谢,因风湿病的内因是肝肾虚亏,而本发明的药
物同时具有补益肝肾的作用,从根本上治疗,提高人体免疫力,避免病症反复,效果显
著,同时,本要服用后无不良反应,可长期服用。 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 本发明人于2005年至今,对132例慢性肾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男性 63例,女性69例,年龄24至66岁之间。
(2)治疗方法 口服, 一日三次,每次5 10g,饭后服用,l个月为一疗程。
(3)疗效判断标准 近期控制关节症状(局部红肿痛及功能障碍)消失,血液化验指标(血沉、抗
链"0"类风湿因子)正常或明显好转。
显效受累关节肿痛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
有效受累关节肿痛减轻。
无效治疗前症状与治疗后无变化。 (4)治疗效果 临床近期控制lll例,显效14例,有效3例,无效4例,所有病例均无不良反 应。
(5)总结 临床时间3 4年,疗效l个月有效,疗程 一般患者2 3个月,症状基 本消失,重症患者6个月病症消失,8个月症状全部消失。有效率96.97%,近期控制 率84.09%。 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有利于病患 及时减轻病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 取附子3g、干姜3g、白花蛇舌草12g、防风6g、白术6g、独活3g、连翘6g、苍 术3g、桂枝2g、五加皮6g、牛膝6g、 丁香2g、忍冬藤6g、桑枝12g、络石藤6g、木防 己6g、甘草6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置于水中煮至膏状,再将原料风干,研成粉末, 混合均匀后定量服用。 用法用量口服, 一日三次,每次5 10g,饭后服用。
实施例2 : 取附子9g、干姜9g、白花蛇舌草18g、防风10g、白术12g、独活9g、连翘 12g、苍术9g、桂枝6g、五加皮10g、牛膝12g、 丁香6g、忍冬藤12g、桑枝18g、络石 藤12g、木防己10g、甘草10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置于水中煮至膏状,再将原料风 干,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后定量服用。
5
用法用量口服, 一日三次,每次5 10g,饭后服用。
实施例3 : 取附子6g、干姜6g、白花蛇舌草15g、防风8g、白术9g、独活6g、连翘9g、苍 术6g、桂枝4g、五加皮8g、牛膝9g、 丁香4g、忍冬藤9g、桑枝15g、络石藤9g、木防 己8g、甘草8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置于水中煮至膏状,再将原料风干,研成粉末, 混合均匀后定量服用。 用法用量口服, 一日三次,每次5 10g,饭后服用。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疾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附子3~9份、干姜3~9份、白花蛇舌草12~18份、防风6~10份、白术6~12份、独活3~9份、连翘6~12份、苍术3~9份、桂枝2~6份、五加皮6~10份、牛膝6~12份、丁香2~6份、忍冬藤6~12份、桑枝12~18份、络石藤6~12份、木防己6~10份、甘草6~1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类风湿疾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 份数的原料组成附子6份、干姜6份、白花蛇舌草15份、防风8份、白术9份、独活6份、连翘9 份、苍术6份、桂枝4份、五加皮8份、牛膝9份、丁香4份、忍冬藤9份、桑枝15份、 络石藤9份、木防己8份、甘草8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风湿、类风湿疾病的中药,所述中药为粉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疾病的中药。它以附子、干姜、白花蛇舌草、防风、白术、独活、连翘、苍术、桂枝、五加皮、牛膝、丁香、忍冬藤、桑枝、络石藤、木防己、甘草为原料按一定重量配比组成。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
文档编号A61K36/88GK101690797SQ20091001902
公开日2010年4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7日
发明者刘鹏捷 申请人:刘鹏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