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前列腺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4522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前列腺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前列腺炎是中老年人群的多发病常见病,目前也逐渐向年轻人发展。此病 多由致病微生物的入侵,前列腺形成炎性反应。如果这个时期得不到及时有效 的治疗,将会演变为慢性前列腺炎。那些尿不尽、尿储留、尿等待、尿困难等
症状,将会接踵而来。目前治疗此病的药物很多,而疗效欠佳;西医多主张手
术,但对患者心里造成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西医相比, 不需手术;与其它中药相比,价格低廉,简便易行,疗效可靠。 本发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雄蚕20-—30巴吉20-—26怀牛夕20-—26
川牛夕20-—26黄芪20-—26土茯苓20-—30
苦参so-—30川山甲20-—26泽兰叶15-—18
蒲公英—16败酱草10-—16金樱子10-—16
木香10-—16三稜10-—16莪术10-—16
王不留行10—16麦冬10—16
最佳范围
雄蚕18—-25巴吉16—-23怀牛夕16-—23
川牛夕16—-23黄芪18—-25土茯苓18-—25
苦参18——25川山甲18--25泽兰叶12-—15
蒲公英8_10败酱草8—10金樱子8—-10
木香8—10三稜8—10莪术8—L0
王不留行8—10麦冬8—10本发明的制作工艺如下
选取以上中草药,清水洗净,放入砂锅内加水量超过药材一寸,经开水煎 煮30分钟,将药液滗出。用此方法连煎三次,连滗出药液3次,药液混合为一 起,浓縮成丸,即为成品。也可浓縮后研成粉末制成胶囊。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
1、 本品治疗前列腺炎,最大的优点就是方便不需住院。
2、 本品治疗前列腺炎,与西医相比,价格低廉,简便易行,疗效可靠。
3、 本发明是两代人利用中草药经近百年的反复试验,临床观察600例。结 果统计表明急性前列腺炎患者治疗300例,有效率100%,治愈率95%;慢性前 列腺炎观察300例;有效率100%,治愈率98%。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l:配方雄蚕30克、巴吉26克、怀牛夕26克、川牛夕26克、黄 芪26克、土茯苓30克、苦参30克、川山甲26克、泽兰叶18克、蒲公英16 克、败酱草16克、金樱子16克、木香16克、三稜16克、莪术16克、王不留 行16克、麦冬16克。选取以上中草药,清水洗净,放入砂锅内加水量超过药 材一寸,经开水煎煮30分钟,将药液滗出。用此方法连煎三次,连滗出药液3 次,药液混合为一起,浓縮成丸,即为成品。也可浓縮后研成粉末制成胶囊。
此配方治疗急性前列腺炎效果好。
实施例2:配方雄蚕25克、巴吉23克、怀牛夕23克、川牛夕26克、黄 芪25克、土茯苓25克、苦参25克、川山甲25克、泽兰叶15克、蒲公英10 克、败酱草10克、金樱子10克、木香10克、三稜10克、莪术10克、王不留 行10克、麦冬10克。选取以上中草药,清水洗净,放入砂锅内加水量超过药 材一寸,经开水煎煮30分钟,将药液滗出。用此方法连煎三次,连滗出药液3 次,药液混合为一起,浓縮成丸,即为成品。也可浓縮后研成粉末制成胶囊。
此配方适用慢性前列腺炎效果好。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雄蚕20-30 巴吉20-26怀牛夕20-26川牛夕20-26黄芪20-26土茯苓20-30苦参20-30 川山甲20-26 泽兰叶15-18蒲公英10-16败酱草10-16 金樱子10-16木香10-16 三棱10-16莪术10-16王不留行10-16 麦冬10-16
2、 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 本发明的制作工艺如下选取上述中草药,清水洗净,放入砂锅内加水量超过药材一寸,经开水煎煮30分钟,将药液滗出,用此方法连煎三次,连滗出药液3次,药液混合为一起,浓縮成丸,即为成品。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本发明也可浓縮后研成粉末制成胶囊。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药物,其主要成份为雄蚕、巴吉、怀牛夕、川牛夕、黄芪、土茯苓、苦参、川山甲、泽兰叶、蒲公英、败酱草、金樱子、木香、三稜、莪术、王不留行、麦冬。制备时选取以上中草药,清水洗净,放入砂锅内加水量超过药材一寸,经开水煎煮30分钟,将药液滗出。用此方法连煎三次,连滗出药液3次,药液混合为一起,浓缩成丸,即为成品。也可浓缩后研成粉末制成胶囊。经临床观察600例,结果统计表明急性前列腺炎患者治疗300例,有效率100%,治愈率95%;慢性前列腺炎观察300例;有效率100%,治愈率98%。
文档编号A61K35/56GK101524515SQ20091007415
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3日
发明者崔凤玉 申请人:崔凤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