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6691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配制的外敷膏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成药品,属于国际专利分类A61K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烧烫伤为生活、生产中常见的无意外伤,大小轻重不等。在西医学上 将烧烫伤划分为四度。伤表皮者为1度,伤真皮者为2度,伤肌肉腱膜者 为3度,伤筋骨及内脏者为4度。目前,治疗烧烫伤的医疗机构众多,虽 然治疗方式各有所长,但都存在着治程长、花钱多、痛苦大、留疤痕和愈 后皮色异常等问题,给患者带来毁容之忧和长期痛苦。治疗烧伤,西医药 学多用抗生素外用法,厚层敷料包扎法、烤干疗法、自然干燥脱痂法以及 植皮等。而我国中医学以三类性即湿润性、收敛性和干燥性为指导原则进 行医治。应当按照这三种性质有机结合,研制相应的配制品。现有的治疗 中存在着治程长,花钱多,痛苦大,留疤痕和愈后皮色异常等问题,给患 者带来终身毁容之忧。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速效治愈烧烫伤,无痛无疤痕的外 用药膏。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膏,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麻油 1800-2000克;当归8-10克,丹参7-9克;忍冬藤5-9克;龙脑3-5克;蜂 胶精提物15-18克。该药膏的制备方法为如下以麻油为基质,用砂锅熬炼,将麻油加热至100-120度时,将忍冬藤, 当归,丹参,依次投入,必须被麻油浸盖透;当温度达到卯。C-100。C时, 将蜂胶精提物投入,马上起锅;将锅内药物,用消过毒的IO层消毒纱布过 滤,过滤在火玻璃或搪瓷容器内,然后加入龙脑;再备上述容器——火玻 璃或搪瓷容器,将先前过滤后的容器内混合物再用IO层消毒的纱布过滤一 次,常温下等待4-6小时,容器内的混合物自然凝固,即得到膏体。本发明的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祛瘀,排腐消炎, 托毒生肌。临床可用于火烧,水烫,电击,化学,药物,热燃等诸多因素 所致烧烫伤。本发明具有速效愈、无痛无疤痕和愈后皮色如常的治疗烧烫 伤效果。本发明为纯中药制剂,无毒无副作用,大大提高了烧烫伤所致受损细 胞组织再生修复能力。止痛效果特明显,有效缓解烧烫伤给患者带来的创 伤性疼痛性休克,抗感染疗效显而易见。再生组织由外向内收复,边滋润 边愈合,杜绝了烧烫伤在恢复期出现干裂,痛,继发感染,瘢痕挛縮等现 象。直至愈合无疤,大大縮短了烧烫伤的疗程。方便,经济,实惠。费用 低,疗程短,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制作本发明的外用药膏,配备原料麻油1800-2000克;当归8-10克,丹参7-9克;忍冬藤5-9克;龙脑3-5克;蜂胶精提物15-18克。实施例l:选取麻油1800克,当归8克,丹参7克,忍冬藤5克,龙脑3克,蜂胶精提物15克。实施例2:选取麻油1850克,当归8.5克,丹参7.5克,忍冬藤6克,龙脑3.5克,蜂胶精提物15.5克。实施例3:麻油1900克;当归9克,丹参8克;忍冬藤7克;龙脑4克;蜂胶精提物16克。实施例4:麻油1950克,当归9.5克,丹参8.5克,忍冬藤8克,龙脑 4.5克,蜂胶精提物17克。实施例5:麻油2000克;当归10克,丹参9克;忍冬藤9克,龙脑5 克,蜂胶精提物18克。以麻油为基质,用砂锅熬炼,将麻油加热至100-120度时,将忍冬藤, 当归,丹参,依次投入,必须被麻油浸盖透;当温度达到90。C-100。C时, 将蜂胶精提物投入,马上起锅;将锅内药物,用消过毒的IO层消毒纱布过 滤,过滤在火玻璃或搪瓷容器内,然后加入龙脑;再备上述容器——火玻 璃或搪瓷容器,将先前过滤后的容器内混合物再用IO层消毒的纱布过滤一 次,常温下等待4-6小时,容器内的混合物自然凝固,即得到膏体。使用方法首次用时,将烧烫伤处经简单消毒冲洗后,均匀涂上此药膏,每隔4-6小时加涂一次,每天或隔天清理一次创面,视病情而定;有起泡者,则低位放水,再涂药膏;将伤处暴露在生理湿润的环境中。如遇磷烧伤,其创面必须清洗彻底之后,再涂药。麻油涂布于烧烫伤处的皮肤粘膜,能减轻刺激,促进炎症恢复。 采用秦州产当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排脓消炎,和血补血,增加免疫功能。使烧烫伤口破恶血,生新血,促进受损细胞再生,无瘀斑。丹参祛瘀止痛,活血通络,消除心烦,凉血消肿,改善微循环,调节组织修复与再生作用。抑制或减轻细胞变性坏死及炎性反应。加速烧烫伤口愈合。忍冬藤清热解毒,对烧烫伤中易产生绿脓杆菌有特效。又能提高机 体免疫功能。进而促进伤口抗菌消炎,縮短疗程。龙脑开窍醒神。清热消肿止痛,抑菌。对烧烫伤起到消肿止痛防腐 的功效。精提蜂胶润燥解毒,止痛。补益脾胃,收斂伤口。能在烧烫伤中起 到消肿止痛,清洁创面,促进愈合。病例l:患者王少旭,男,2周岁,辽宁省大石桥市汤池乡人,于2006 年11月25日来诊。家长主诉患儿于20日前因暖气爆炸,右颈,右锁骨 窝,右上胸重度烫伤,于某烫伤医院诊为深二度烫伤,随于其医院治疗, 家长见患儿久不治愈,其医院建议行植皮手术。于是家长辗转来此就诊。吾察患儿右颈部5*6厘米深二度烫伤。右锁骨窝4*8厘米深二度烫伤。 创面溃白,可见血管在搏动。右上胸10*11厘米深二度烫伤。整个创面不 规则,患儿精神不振,哭闹不安。于是吾将本发明的烧烫膏涂于创面,每 隔4-6小时复涂一次,次日,创面周边出现红润,患儿精气神好转。3日可 见创面开始从周边向中心 愈合。此时嘱上药时务必将愈合处也涂少许药, 起到滋润不燥裂,愈后无疤之效果。第5日,整个创面大部分愈合,开始 脱皮,显露红嫩皮肤。无须植皮,又无疤痕。日后随访。无疤痕挛縮,恢 复很理想,患者家长很是满意。病例2:患者姜帅,女,11个月,常家农村人。家长看护不当,爬掉 汤锅,致使患儿会阴2度烫伤,臀部深2度烫伤,急来我处用药,用本发 明的烧烫膏8日痊愈无疤。病例3:张继斌,男,23岁,丁家白灰厂工人,于2000年7月11日 给长途运行货车加水,被车水箱内沸水及气浪烫伤喷倒,造成整个颜面+整 个右前臂+整个右前胸深二度烫伤。急来我处,见患者面色苍白,呼吸急促。 痛苦不堪。急上本发明的烧烫膏,痛立减。配合建立输液管道。仅一周患 者痊愈。治疗结束。后访见患者颜面红润光泽无痕,如做美容一样。患者 很是感谢!病例4:顾姗,女,55岁,官屯果树组人。熬硫磺农药时,被沸腾药 液烫及左踝左足面,深度介于深二度至三度之间,去某医院治疗植皮未果, 随来我处,经过精心治疗,按时用本发明的烧烫膏,12日理想愈合。病例5:崔孝彦,男,50岁,石佛镁砂厂工人。镁砂崩漏,致使四肢, 全身前面,不同程度20多处烫伤,有8*10厘米,5*7厘米,6*12厘米等 多处不规则伤,面积虽小,但有深度,创面基本基底焦黑,曾在当地医院 治疗不理想,来我处用本发明的烧烫膏, 一周基本治愈。后嘱再用药几日, 随访伤处基本长平,待过段时间,恢复皮肤原来本色。病例6:曹连雨,男,55岁,髙坎低压站工人。雨季修电路时,双足 底电伤达深二度,于本地医院转来,经上本发明的烧烫膏8天,基本痊愈。病例7:韩业军,男38岁,大石桥水泥厂工人。6月5日在车运行长 途中加水至水箱沸水喷烫,造成颜面,颈,双上肢,前胸上部深二度烫伤。 6月7日由中心医院转来,高热39度,心律不齐,菌血症出现,创面绿脓 杆菌感染状。随即大量上本发明的烧烫膏于创面,建立输液管道。经过九 天治疗,基本痊愈高兴回家。还有许多典型病例,就不一一列举。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麻油1800-2000克;当归8-10克,丹参7-9克;忍冬藤5-9克;龙脑3-5克;蜂胶精提物15-18克。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 该药膏的制备方法为如下以麻油为基质,用砂锅熬炼,将麻油加热至100-120度时,将忍 冬藤,当归,丹参,依次投入,必须被麻油浸盖透;当温度达到 卯。C-100。C时,将蜂胶精提物投入,马上起锅;将锅内药物,用消过毒的io层消毒纱布过滤,过滤在火玻璃或搪瓷容器内,然后加入 龙脑;再备上述容器一一火玻璃或搪瓷容器,将先前过滤后的容器内 混合物再用10层消毒的纱布过滤一次,常温下等待4-6小时,容器 内的混合物自然凝固,即得到膏体。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该药膏的使用方法包括一一首次用时,将烧烫伤处经简单消毒冲洗后,均匀涂上此药膏,每隔4-6小时加涂一次,每天或隔天清理一次 创面,视病情而定;有起泡者,则低位放水,再涂药膏;将伤处暴露 在生理湿润的环境中。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膏的使用,其特征 在于如遇磷烧伤,其创面必须清洗彻底之后,再涂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膏,是由以下原料组成,麻油、当归、丹参、忍冬藤、龙脑和蜂胶精提物。该外敷药膏的制备方法是以麻油为基质,用砂锅熬炼,麻油加热至一定温度,将忍冬藤,当归,丹参,依次投入,被麻油浸透;达到一定温度再将蜂胶精提物投入,起锅;将锅内药物过滤,加入龙脑,再过滤。常温放置,自然凝固,即得到膏体。本发明的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祛瘀,排腐消炎,托毒生肌。临床可用于火烧,水烫,电击,化学,药物,热燃等诸多因素所致烧烫伤。本发明具有速效愈、无痛无疤痕和愈后皮色如常的治疗烧烫伤效果。
文档编号A61K9/06GK101579401SQ200910136308
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1日
发明者赵书香 申请人:赵书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