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科用ct机扫描床头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492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影像科用ct机扫描床头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影像科用CT机扫描床头托。
技术背景
现在在医疗检查中,影像科现有技术的CT机扫描床在检查头颅疾病时,由于 CT机上的头托太长,当调整其下垂时易碰到扫描架,这时,机器将自动停机无法 正常工作,对特殊部位的冠状扫描经常会受到限制。虽然扫描架能调整一定的度角, 但仍达不至U临床要求,不能清晰地显示组织结构,给影像科检査诊断疾病及临床制 定治疗方案带来一定的困难。另外头托下调角度太小,无法做标准冠状扫描,并且 操作繁琐,不易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ili共一种结构简单、操作 方便,活动范围大,能清晰地显示各部位的组织结构,且能提供非常直观的影像资
料的一种影像科CT机扫描床头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影像科用CT机扫描床头托,涉及由托板、转动轴、轴 套、支架、卡轴、手柄和连接板组成。所说的托板为半弧形结构,托板的下面设置 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外面设置有轴套,轴套内设置有卡轴,在所说的卡轴的一侧设 置有手柄,在托板的下面设置有支架,支架上设置有连接板,在连接板端面处垂直 固定有插板;插板的横截面为底角为45度的等腰梯形。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影 像科用CT机扫描床头托时,将插板插入CT机移动床上的燕尾槽内,然后握紧手 柄,压紧卡轴,托板即可同转动轴一起沿轴套及支架转动,托板即可按病人情况而 调节角度,松开手后托板即可固定位置。这样对重病患者一次'蹈尚在CT机移动床 上后,不需移动身体只需调节头托角度即可完成所需扫描的部位。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活动范围大,由于能清晰地显示各部位的组 织结构,便于更好地指导临床各科室医顿疾病的治疗,并且也提供了非常直观的 影像资料。
3附图
"i兌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戶;M—种影像科用ct机扫描床头托的结构示意图。i一托板
2~^动轴3—手柄4—卡轴5^套6—支架7—插板8—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l,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影像科用CT机
扫描床头托,涉及由托板l、转动轴2、手柄3、卡轴4、轴套5、支架6、插板7 和连接板8组成。所说的托板1为半弧形结构,托板1的下面设置有转动轴2,转 动轴2的外面设置有轴套5,轴套5内设置有卡轴4,在所说的卡轴4的一侧设置 有手柄3。在托板1的下面设置有支架6,支架6上设置有连接板8,在连接板8 端面处垂直固定有插板7;插板7的横截面设置为底角为45度的等腰梯形。使用本 实用新型所述的影像科用CT机扫描床头托时,将插板7插入CT机移动床上的燕 尾槽内,然后握紧手柄3,压紧卡轴4,托板1即可同转动轴2 —起沿轴套5及支 架6转动,托板1即可按病人情况而调节角度,松开手后托板1即可固定位置。这 样对重病患者一次'鹏尚在CT机移动床上后,不需移动身体只需调节头托角度即可 完成所需扫描的部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活动范围大,由于能清晰 地显示各部位的组织结构,便于更好地指导临床各科室医 疾病的治疗,并且也 提供了非常直观的影像资料。
权利要求1、影像科用CT机扫描床头托,其特征在于托板(1)为半弧形结构,托板(1)的下面设置有转动轴(2),转动轴(2)的外面设置有轴套(5),轴套(5)内设置有卡轴(4),在所说的卡轴(4)的一侧设置有手柄(3);在托板(1)的下面设置有支架(6),支架(6)上设置有连接板(8),在连接板(8)端面处垂直固定有插板(7);插板(7)的横截面设置为底角为45度的等腰梯形。
专利摘要影像科用CT机扫描床头托,涉及由托板、转动轴、手柄、卡轴、轴套、支架、插板和连接板组成。托板为半弧形结构,托板的下面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外面设置有轴套,轴套内设置有卡轴,卡轴的一侧设置有手柄。在托板的下面设置有支架,支架上设置有连接板,在连接板端面处垂直固定有插板;插板的横截面设置为底角为45度的等腰梯形。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影像科用CT机扫描床头托时,将插板插入CT机移动床上的燕尾槽内,然后握紧手柄,压紧卡轴,托板即可同转动轴一起沿轴套及支架转动,托板即可按病人情况而调节角度,松开手后托板即可固定位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活动范围大,由于能清晰地显示各部位的组织结构,便于更好地指导临床各科室医生对疾病的治疗。
文档编号A61B6/03GK201370593SQ200920023779
公开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5日
发明者张忠胜 申请人:张忠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