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肚脐理疗肚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948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婴幼儿肚脐理疗肚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儿科辅助理疗的婴幼 儿肚脐理疗肚兜。
背景技术
现在,由于很多家长对婴幼儿的护理知识缺乏,有的婴幼儿由于吃的不当 或受凉而造成脾胃虚寒,拉肚子、或尿频,给婴幼儿带来极大的不适,经常哭 泣,家长只能带着去打针吃药,给婴幼儿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现在,很多家长给婴幼儿治病,大多选用中医疗法,比方说,中医推拿、 理疗,其疗效内服药所不可比拟的,像人体的神厥穴即肚脐,又名脐中,是 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时对应的肚脐中,神厥穴,是人体生命最 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神厥为任脉上的阴穴,命门为督 脉上的阳穴,二穴前后相连,阴阳和合,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神厥穴与 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经常对神厥穴进行热敷或按摩,可使人体真气充盈, 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并对腹痛 肠鸣.水肿膨胀.泄痢脱肛.中风脱症等有独特的疗效,神厥穴上4寸为中脘穴,下
3寸为关元穴,左右1-1.5寸为天枢穴,神厥穴和关元穴之间为气海穴,中脘穴
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 黄疽等,天枢穴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阑尾炎、肠麻 痹、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关元穴主治疾病为泌尿、生殖器疾病,如遗
3尿、尿血、尿频、尿潴留、尿道痛、;气海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脘腹胀满, 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禁,癃淋,遗尿,疝气,脏气虚惫,形体羸瘦, 四肢乏力。食欲不振、夜尿症、儿童发育不良等。这五个穴位均为人体任脉 上的主要穴道,到目前,还没有这种能通过这几个穴位理疗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 实用方便,价格便宜、能调理婴幼儿内脏功能的婴幼儿肚脐理疗肚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婴幼儿肚脐理疗肚兜,设有肚兜外兜布,肚兜外兜布上端设有牵引带, 两侧设有连接带,其特征在于设有内兜布,内兜布周边经针线与外兜布缝合形 成封闭的内腔,内腔中设有中药袋,中药袋内设有托马琳、肉桂、丁香、吴茱 萸、冰片和益智研成的粉末,中药袋与内兜布表面经针线固定连接,由于婴幼 儿肚皮较薄,经常带着肚兜,起到温暖脾胃、缩尿、补肾的作用,同时还能防 止幼儿流口水。
本实用新型还可在中药袋上设有与神厥穴、天枢穴、中脘穴、关元穴和气 海穴相对应的磁铁,同时,还能起到磁疗、舒经活血的作用,经常带着肚兜, 能使宝宝健康、快乐,避免很多疾病。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新颖、实用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后视图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外兜布l、内兜布2、牵引带3、连接带4、中药袋5、磁铁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婴幼儿肚脐理疗肚兜,设有肚兜外兜布1,肚兜外兜布1上端设有牵引 带3,两侧设有连接带4,其特征在于设有内兜布2,内兜布2周边经针线与外 兜布l缝合形成封闭的内腔,内腔中设有中药袋5,中药袋5内设有托马琳、肉 桂、丁香、吴茱萸、冰片和益智研成的粉末,中药袋5与内兜布2表面经针线 固定连接,由于婴幼儿肚皮较薄,经常带着肚兜,中药袋5内的托马琳发热, 里面掺合的中药将气味散发出来,起到温暖脾胃、縮尿、补肾的作用,同时还 能防止幼儿流口水,本实用新型还可在内兜布2内表面设有与神厥穴、天枢穴、 中脘穴、关元穴和气海穴相对应的磁铁6,磁铁6另一端与内兜布2相接触,起 到磁疗、舒经活血的作用,经常带着肚兜,能使宝宝健康、快乐,避免很多疾 病。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新颖、实用方便、价格便宜等优
权利要求1、一种婴幼儿肚脐理疗肚兜,设有肚兜外兜布,肚兜外兜布上端设有牵引带,两侧设有连接带,其特征在于设有内兜布,内兜布周边经针线与外兜布缝合形成封闭的内腔,内腔中设有中药袋,中药袋与内兜布表面经针线固定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幼儿肚脐理疗肚兜,其特征在于内兜布内 表面设有与神厥穴、天枢穴、中脘穴、关元穴和气海穴相对应的磁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婴幼儿肚脐理疗肚兜,其设有肚兜外兜布,肚兜外兜布上端设有牵引带,两侧设有连接带,特征在于设有内兜布,内兜布周边经针线与外兜布缝合形成封闭的内腔,内腔中设有中药袋,中药袋与内兜布表面经针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可在内兜布内表面设有与神厥穴、天枢穴、中脘穴、关元穴和气海穴相对应的磁铁,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新颖、实用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M37/00GK201403501SQ20092002570
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9日
发明者于丽荣, 谭新玲 申请人:于丽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