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595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臭氧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臭氧灭菌柜的臭氧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氧的三原子形式的臭氧03由于其特别不稳定并在常温和常压下趋于还原成 氧的二原子分子02而具有非常强的氧化特性。臭氧的一般用途包括水或空气的净化、除臭 和漂白。已经提出了各种方法来提高臭氧发生效率。该效率取决于包括反应气体浓度、所 施加的电能、温度和气体流速等多种因素。 臭氧发生器通过将较强的能量施加到含有氧气02的空气中而产生臭氧,传统的臭 氧发生器利用紫外线灯,用紫外线灯将空气中的02氧化为03,对于紫外线类型,制造小型并 紧凑的产生紫外线的紫外线灯是很困难的。另外,这种灯易碎并长时间的可靠性较差。而 电晕放电臭氧发生器一般具有用于产生高压脉冲的脉冲发生电路和放电室,空气或纯氧供 给到该放电室中,形成的臭氧从其中排出,其缺点是结构复杂,电晕放电的放电面积小,产 生的臭氧浓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不足,提供结构简单,产生 臭氧浓度高的一种臭氧发生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臭氧发生装置,包括与循环气路连通的发生管,所述发生管具有空气进端和空气
出端,所述发生管内具有放电装置。
以下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放电装置包括设置在固定装置上的内电极,所述内电极外同轴套接有密封的 玻璃管,所述玻璃管的外弧面上覆有金属网,所述内电极和金属网电连接高频电源。 空气通过金属网表面发生电离,形成臭氧,金属网的设置增加了电离面积,提高了 产生臭氧的效率,从而提高了产生臭氧的浓度。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在发生管内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 撑板分别设置在发生管上靠近两端部的位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新型的优点是发生管连接循环气路,使空气的流通顺畅, 增加了空气电离的速度,金属网的设置增加了电离面积,提高了产生臭氧的效率,提高了臭 氧的产生浓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上述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改进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生管;2_内电极;3_支撑板;4、5_高压线;6_空气进端;7_空气出端;
38_循环气路;9-高频电源;10-金属网;11-玻璃管。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附图所示,臭氧发生装置,包括与循环气路8连通的发生管1,所述发生 管1具有空气进端6和空气出端7,所述放电装置包括设置在固定装置上的内电极2,所述 内电极2外同轴套接有密封的玻璃管11 ,所述玻璃管11的外弧面上覆有金属网10,所述内 电极2通过高压线4连接高频电源9和金属网10通过高压线5连接高频电源9,所述固定 装置包括固定在发生管1内的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撑板3分别设 置在发生管1上靠近两端部的位置。 使用时,将臭氧发生装置固定在灭菌柜内,空气进端6与循环气路8连接,空气通 过循环气路8进入空气进端,在发生管1产生臭氧,金属网10沿面放电,增加了电离面积, 提高了产生臭氧的效率,通过空气出端7进入灭菌柜,据灭菌柜的容积和灭菌要求,选择臭 氧发生装置的数量,使之达到不同的臭氧浓度,满足各种臭氧灭菌柜的使用要求。
权利要求臭氧发生装置,包括与循环气路(8)连通的发生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管(1)具有空气进端(6)和空气出端(7),所述发生管(1)内具有放电装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装置包括设置在固定装置上的内电极(2),所述内电极(2)外部同轴套接有密封的玻璃管(ll),所述玻璃管(11) 的外弧面上覆有金属网(IO),所述内电极(2)和金属网(10)电连接高频电源(9)。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臭氧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在发生管 (1)内的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撑板(3)分别设置在发生管(1) 上靠近两端部的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臭氧发生装置,包括与循环气路连通的发生管,所述发生管具有空气进端和空气出端,所述发生管内具有放电装置,所述放电装置包括设置在固定装置上的内电极,所述内电极外同轴套接有密封的玻璃管,所述玻璃管的外弧面上覆有金属网,所述内电极和金属网电连接高频电源,发生管连接循环气路,使空气的流通顺畅,增加了空气电离的速度,金属网的设置增加了电离面积,提高了产生臭氧的效率,提高了臭氧的产生浓度。
文档编号A61L2/20GK201442866SQ20092002941
公开日2010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3日
发明者刘静, 张东勋 申请人:安丘奥宗麦克斯设备有限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