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可视且宫腔内压与大气联通的人工流产吸引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865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超声可视且宫腔内压与大气联通的人工流产吸引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超声可视且宫腔内压与大气联通的人工流产吸引管 所属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计划生育的超声可视且宫腔内压与大气联通的人工流产吸引管。
技术背景 在超声可视下实施人工流产,且施术时宫腔内的压力能与大气联通,这样便可改变目前人工流产的盲吸和手术时宫腔压力的存在,及压力变化所带来的副作用和并发症。为此,超声可视的人工流产便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然而,在目前的超声可视人工流产手术中,得到的图像,实际是垂直扇面二维超声断层图像,即扇扫断层图像,或称剖面图像、切面图像。这样,对实施人工流产的吸引导管在超声影像方面就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另一方面,如果能在超声可视下实施人工流产,并能解决手术时宫腔内压力存在,及压力变化所带来的副作用和并发症,这就能更加有效地避免在人工流产时负压所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副作用、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手术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声可视,且可使宫腔内压与大气联通的人工流产吸引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如下的设置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声可视且宫腔内压与大气联通的人工流产吸引管,是一个前端设置为略为弯曲的双腔吸引管。该吸引管的一个腔是流产物吸出通道腔,另一个腔是大气联通腔。流产物吸出通道腔的吸入孔设置于吸引管前端弯曲弧形的内侧,吸出孔设置于吸引管的末端。大气联通腔的两个孔设置在吸入孔相背的一侧,大气联通腔的入孔设置在吸引管的前端,另一个孔设置在吸引管的后端。为了使吸引导管在超声影像方面具有良好的可视效果,在吸入孔周围的表面设置了布着增强超声影像效果的凹入微孔或网眼或痕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声可视且宫腔内压与大气联通的人工流产吸引管,可由金属材料制成,也可以由 一次性使用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声可视且宫腔内压与大气联通的人工流产吸引管,采取了流产物吸出通道腔和大气联通腔的双腔设置,这样便成功的将大气的气压与宫腔内的气压联为了一体,平衡了人工流产吸宫时宫腔内外的压力,有效地避免了人工流产时宫腔内负压及负压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副作用、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手术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另一方面,在吸入孔周围的表面设置了布着增强超声影像效果的凹入微孔或网眼或痕纹,使得吸引导管在超声影像方面具有良好的可视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超声可视且宫腔内压与大气联通的人工流产吸引管的主视图;[0009]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超声可视且宫腔内压与大气联通的人工流产吸引管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与图2中放大的A-A剖面管腔结构示意图;[0011] 图4为图1与图2中放大的B-B剖面管腔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I的局部放大图,图中示意,在吸入孔周围的表面布着增强超声影像效果的凹入微孔或网眼或痕纹。 图中,l为超声可视且宫腔内压与大气联通的人工流产吸引管管体,2为流产物吸出通道腔的吸入孔,3为流产物吸出通道腔的吸出孔,4为大气联通腔的入孔,5为大气联通腔的出孔,6为连接齿,7为流产物吸出通道腔,8为大气联通腔,9为超声可视且宫腔内压与大气联通的人工流产吸引管管壁,10为在吸入孔周围的表面布着的增强超声影像效果的凹入微孔或网眼或痕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0015]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声可视且宫腔内压与大气联通的人工流产吸引管1,是一个前端设置为略为弯曲的双腔吸引管。该吸引管的一个腔是流产物吸出通道腔,另一个腔是大气联通腔。流产物吸出通道腔的吸入孔2设置于吸引管前端弯曲弧形的内侧,吸出孔3设置于吸引管的末端。大气联通腔的两个孔设置在吸入孔相背的一侧,大气联通腔的入孔4设置在吸引管1的前端,大气联通腔的出孔5设置在吸引管1的后端。在吸引管1的尾部设置了吸引管1与负压瓶上软管连接的连接齿6。[0017] 实施例2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声可视且宫腔内压与大气联通的人工流产吸引管1,设置了两个腔,一个腔是流产物吸出通道腔3,另一个腔是大气联通腔4。[0019]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为了使吸引管1在超声影像方面具有良好的可视效果,在吸入孔2周围的表面设置了布着增强超声影像效果的凹入微孔或网眼或痕纹10。
权利要求一种超声可视且宫腔内压与大气联通的人工流产吸引管,其特征在于该吸引管是前端为略为弯曲的双腔管结构,吸引管的一个腔是流产物吸出通道腔,另一个腔是大气联通腔;流产物吸出通道腔的吸入孔设置于吸引管前端弯曲弧形的内侧,吸出孔设置于吸引管的末端,在吸入孔周围的表面设置了布着增强超声影像效果的凹入微孔或网眼或痕纹;大气联通腔的两个孔设置在吸入孔相背的一侧,其中一个孔设置在吸引管的前端,另一个孔设置在吸引管的后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可视且宫腔内压与大气联通的人工流产吸引管,其特征 在于该吸引管可由金属材料制成,也可以由一次性使用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计划生育的超声可视且宫腔内压与大气联通的人工流产吸引管。该吸引管是一个前端设置为略为弯曲的双腔吸引管,吸引管的一个腔是流产物吸出通道腔,另一个腔是大气联通腔。流产物吸出通道腔的吸入孔设置于吸引管前端弯曲弧形的内侧,吸出孔设置于吸引管的末端。大气联通腔的两个孔设置在吸入孔相背的一侧,其一个孔设置在吸引管的前端,另一个孔设置在吸引管的后端。为了使吸引导管在超声影像方面具有良好的可视效果,在吸入孔周围的表面设置了布着增强超声影像效果的凹入微孔或网眼或痕纹。本实用新型的设置有效地平衡了人工流产吸宫时宫腔内外的压力,增强了超声影像效果,避免了人工流产时宫腔内负压及负压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副作用、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手术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
文档编号A61B8/08GK201441439SQ20092003056
公开日2010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3日
发明者何林咏, 刘琰, 程力宇, 程定超 申请人:程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