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血袋留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166阅读:6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采血袋留样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说是一种连接献血过程中采血袋和献浆过程
中血浆袋留取检验标本的留样器。
背景技术
目前献血和单采血浆的现状 1、献血过程中血液的采集使用的是一次性塑料采血袋,采血袋一般包括采血针、 导管、采血袋。采血袋可以是单袋,也可以是多联袋。目前采血过程中血样标本的留取多数 是采血结束后,从采血袋通过导管和采血针向试管中留取血液标本,留样前或留样后分别 在标本试管和采血袋及子袋上粘贴同一编码的条形码采血标签进行标识,作为标本试管和 采血袋之间一一对应的唯一标识。还采用从血袋导管上热合辨样作为检测标本。以上留样 方式存在留样标本标识错误、交叉留样、重复或漏留血样,辨样标本剪开时容易交叉污染等 问题。实用新型专利ZL200720133644. 3和ZL200720133430. 6存在留样血液量不宜控制、 留样后密封活塞高出试管口外l-2cm,密封活塞与试管固定不牢容易脱落、移除密封活塞时 血液容易溅出的缺点。少数连接留样接口的采血袋在使用时操作步骤多不很方便。 2、单采血浆过程中血浆的采集使用的是一次性采浆耗材,一般包括采血针、抗凝 剂针、血液导管、抗凝剂导管、离心杯、血浆袋。目前血浆标本的留取多数是在单采血浆结束 后分段热合血浆袋所带的导管作为检验用的辨样标本,在检测时需要剪开辨样标本,存在 标本容易交叉污染和危害工作人员健康的因素。辨样或留样试管与血浆袋以粘贴同一编号 的号码为唯一关联标识,在辨样或留样试管与血浆袋分离后再无法核对标识的正确与否。

发明内容本着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方便、实用 的采血袋留样器,连接在采血袋或血浆袋上,在献血、献浆过程中及献血或献浆后留取检验 标本。留取足量标本后,从软导管上端热合并剪断,将标本试管和血袋或浆袋分离开,保证 血液标本在密封状态下留取、运送、保存和处理;标本试管和采血袋及子袋或血浆袋上粘贴 的生产厂家血袋条形码可以和献血或献浆过程中粘贴的血液条形码标签在任何时候再次 互相核对,保证献血、献浆过程中留取的血液标本与血袋或浆袋一一对应,以此确保血液质 量和临床用血安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采血袋留样器,主要是由试管、试管帽、活塞杆、软导管、活塞组成。软导管穿 过中空的活塞杆,活塞杆下部连接活塞,活塞装在试管内,从活塞杆的分离处以下软导管与 活塞杆及活塞密闭连接,试管外壁帖有条形码;试管帽戴在试管上,试管帽内层为软垫层, 活塞杆穿过试管帽进入试管,活塞杆上设分离处,分离处和活塞之间设卡位部,试管内设定 上述试管帽为平面型帽或为弹性凸起型帽。[0009] 上述活塞杆(2)为"口"形、或"0"形、或"C"形、或"+ "形。 上述卡位部由弹性卡和定位片组成,或由固定环和定位片组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产生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集标本安全可靠,减少和避免人为的血液标本 交叉采集、混淆标识错误。血液标本采集后在密封状态下运送、保存、离心,保护工作人员安 全和血液标本免受污染;试管、采血袋及子袋、辨样、血浆袋上的条形码标识可以和采血过 程中粘贴的血液条形码再次核对,保证标本检测结果真实代表血袋或浆袋内血液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构造新颖、合理,操作方便、简单,特别适合无偿献血过程中血液标本的留取和 核对及单采血浆过程中血浆标本的留取和核对。

图1是本实用新型试管帽为平面型帽,卡位部为弹性卡和定位片组成的结构示意 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试管帽为弹性凸起型帽,卡位部为固定环和定位片组成的结构 示意图。 图3A是图1中平面型帽的俯视图。 图3B是图1中弹性凸起型帽的俯视图。 图3C是图1中活塞杆为"口"形,软导管位于中央的横截面图。 图3D是图1中活塞杆为"O"形,软导管位于中央的横截面图。 图3E是图1中活塞杆为"C"形,软导管位于中央的横截面图。 图3F是图1中活塞杆为"+ "形,软导管位于一侧的横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与采血袋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与血浆袋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采血袋留样器,主要是由试管4、试管帽9、"〇"形活塞杆2、软导 管8、活塞12组成。软导管8穿过中空的活塞杆2,"〇"形活塞杆2下部连接活塞12,"〇" 形活塞杆2上设分离处5,活塞12装在试管4内,从"〇"形活塞杆2的分离处5以下软导 管8与"O"形活塞杆2及活塞12密闭连接,试管4外壁帖有条形码10。试管帽9戴在试 管4上,试管帽9内层为软垫层3,"〇"形活塞杆2穿过试管帽9进入试管4,分离处5和活 塞12之间设卡位部,卡位部由弹性卡11和定位片6组成,弹性卡11移动到试管帽9夕卜、定 位片6在试管帽9内时,试管帽9和卡位部上的弹性卡11、定位片6、活塞12固定为一体, 试管4内设定量环7。活塞12和试管4底部之间可以预装入不同类型抗凝剂或促凝剂,以 适应不同检测对血液标本的要求。 献血或献浆过程中,血液或血浆到达软导管口 1时,向上拉"O"形活塞杆2,试管 4底部和活塞12之间产生负压,血液或血浆通过软导管8进入试管内,当卡位部的弹性卡 11移动到试管帽9的上面定位片6在试管帽9内时,卡位部的弹性卡11、定位片6与试管 帽9固定,将"O"形活塞杆2从分离处5折断,再将软导管8从弹性卡11部位热合密闭后剪断,把带试管帽9、弹性卡11定位片6和活塞12的试管4与采血袋或血浆袋分离开,留样 过程完成。使试管帽9与试管4密闭、又在需要时方便移动,定量环7控制"O"形活塞杆 2进入试管4的深度从而控制血液的采集量。 实施例2 图2为弹性凸起型帽13与卡位部固定环14和定位片6配合使用的形式。操作方 法与实施例l相同。 图4中,软导管口 1通过三通17连接在采血针15与采血袋21之间的导管18上, 采血袋21上设输血口 19和连接子袋的连接口 20,采血时针头剌入静脉,打开第一个开关卡 16,血液在向采血袋21流的过程中打开软导管口 1上部的开关卡16按照以上方式留取血 液标本,标本留取结束后关闭软导管口 1上部的开关卡16,采血结束后热合软导管8,将血 液标本试管4与采血袋21分离开;或在采血结束后关闭采血针头后的开关卡16,打开软导 管口 1上部的开关卡16按照上述方式留取血液标本。试管4、血袋21及子袋、辫样上的条 形码10与采血过程中粘贴在上面的血液标签在任何时候可以互相核对,确保留样标本的 准确。 图5中,软导管口 1通过三通17连接在离心杯24和血桨袋26之间,离心杯24上 连接采血针22和抗凝剂针23,或将软导管口 1直接连接在血浆袋导管25上,在献浆结束后 按照以上方式留取血浆标本。试管4和血浆袋26上的条形码IO与献浆时粘贴的血浆标签 互相核对,确保留样标本的准确。
权利要求一种采血袋留样器,主要是由试管(4)、试管帽(9)、活塞杆(2)、软导管(8)、活塞(12)组成,软导管(8)穿过中空的活塞杆(2),活塞杆(2)下部连接活塞(12),活塞(12)装在试管(4)内,从活塞杆(2)的分离处(5)以下软导管(8)与活塞杆(2)及活塞(12)密闭连接,试管(4)外壁帖有条形码(10),其特征是试管帽(9)戴在试管(4)上,试管帽(9)内层为软垫层(3),活塞杆(2)穿过试管帽(9)进入试管(4),活塞杆(2)上设分离处(5),分离处(5)和活塞(12)之间设卡位部,试管(4)内设定量环(7)。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采血袋留样器,其特征是试管帽(8)为平面帽,或为弹性凸 起帽(13)。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采血袋留样器,其特征是卡位部由弹性卡(11)和定位片 (6)组成,或由固定环(14)和定位片(6)组成。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采血袋留样器,其特征是活塞杆(2)为"口"形、或"0"形、 或"C"形、或"+ "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采血袋留样器,主要由试管、试管帽、软导管、活塞杆组成。其结构特征是活塞杆为中空,杆下部连接活塞,在活塞杆上设分离处,软导管在中空拉杆内,软导管的上部通过三通连接采血袋、单采血浆袋,试管、采血袋及子袋、辨样、单采血浆袋上粘贴同一编码号的条形码。避免献血或献浆过程中血液标本错误采集、遗漏采集、标识错误或标本混淆。保证血液标本与采血袋、单采血浆袋中血液或血浆一一对应。
文档编号A61B5/153GK201500294SQ20092003493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2日
发明者张翠萍, 王兴国 申请人:王兴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