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植入式腹膜透析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461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植入式腹膜透析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医学泌尿内科专用的腹膜透析管全植入式腹膜透析 管。属于医学泌尿内科治疗尿毒症的专用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泌尿内科也称肾内科,肾脏最严重的疾病就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衰最后进入到尿 毒症阶段,尿毒症分为肾前性尿毒症、肾性尿毒症、肾后性尿毒症三型。本实用新型所涉及 的是肾性尿毒症。就是肾脏失去了泌尿的功能,机体丧失排泄代谢物的能力,有毒的代谢物 滞留人体内导致患者心、脑、肝、脾、肺脏等多脏器衰竭致人死亡。目前世界上治疗肾性尿毒 症的方法有两种一为肾脏移植(换肾),二为透析。换肾的费用为几十万元,且肾源奇缺, 术后要应对排异反应,重者坏死摘除,最轻者终生服用抗排异药物,非一般人能企及。全世 界有两种经典透析方法一是血液透析,优点是技术成熟、疗效确切;缺点是有血行传染血 液传播性传染病之虞,价格在每月万元到四、五千元之间,可谓昂贵,患者中的绝大多数即 广大工薪阶层仍无力迈过这个高门槛,所以说很难普及。二是腹膜透析,优点是费用价格每 月在一、两千元左右, 一般患者勉强能承受,患者还可在家里透析;缺点是技术不成熟,关键 是易引起腹腔感染,因为透析管一头置于腹腔内,另一头置于腹壁与外界相通,简言之,从 体内到体外人工建立了一条永久性的开放通道,所以被公认属于开放式腹透,逆行感染在 所难免,感染率几近百分之百, 一个腹透患者感染的到来只是个时间问题,所以逆行感染是 一个世界上公认的一个腹透难题,全世界的肾科医生都在致力于征服它,例如美国的腹膜 透析管就强调他们的钛合金组件是如何的有低抗感染作用。腹腔严重感染者必须要中止腹 透,立即着力抗炎治疗,造成很大的治疗费用。于是广大肾性尿毒症患者只能在两难中做以
选择要么高价血液透析、要么承担风险腹膜透析,别无其他选择,无奈之中很多患者消耗 完全家人的金钱之后被迫选择了停止治疗、告别人生,并不情愿的采用这种并不安乐死亡 方法的患者不是少数!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着巧妙设计,改变制式的 宗旨。提供了一种医学泌尿内科治疗肾性尿毒症的专用腹膜透析管全植入式腹膜透析管。 更加安全、便利、廉价的本实用新型全植入式腹膜透析管摒弃了现有技术经典腹 膜透析管的体外接口 、拉环等部件,将导管设计成整体植入体内的制式,可成功的减少或杜 绝腹腔感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医学泌尿内科治疗尿毒症的全植入 式腹膜透析管。它由吸泄头(D、导管部(2)、腹膜固定环(3)、注放水壶部(4)四部分组 成。其特点在于整体为一条长约5-50厘米、直径为0. l-l厘米等粗的医用硅胶管,胶管一 端顶端为盲端,盲端一侧的导管侧壁有io-ioo个均距离的微孔,微孔为排泄和吸取透析液 之用,故称侧壁有孔的导管部分为吸泄头(l),相沿续的无侧孔的部分为导管部(2),导管
3部的另一端外周有一圆盘形蜂腰状腹膜固定环(3),用作固定腹膜之用。于腹膜固定环向远 端沿续的管道(9)分成数个等粗的分杈,组成注放水壶部(4),各分杈的顶端均有一个注放 水壶(5),圆盘形,直径0. 3-5厘米,中空圆形,底部、周边为壶体(5),上部为注射膜(6),之 间形成与导管部(2)相通的注射壶腔(7)。 全植入式腹膜透析管通体采用医用硅胶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手术将本实用新型植入人体 内,吸泄头、导管部位于腹腔内,腹膜固定环固定于腹膜部,注放水壶部置于皮下。术后即可 行腹膜透析,先将注射针头经皮肤剌入注放水壶的注射膜进入注射壶腔,注入所需量的透 析液,经壶腔、导管进入吸泄头由吸泄微孔泻入腹腔,达透析时间后经吸泄微孔按原路返回 被吸出体外,拔出针头,透析完毕。透析全程与吊瓶输液过程相同,故无感染之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采取全植入式的全新制式。将经典的开放式腹透改革成全闭合式腹透,基本可 以有效的避免发生率为百分之百的腹腔感染。从抗感染角度讲全植入式腹透的安全性可提 升至等同于一次肌肉注射或是静脉点滴一样安全。可以说全植入式腹膜透析管解决了一个 腹膜透析的最大难题。 二、导管全部植入体内,革除了经典导管置留于腹部皮肤之外的导管接头、拉环之 类配件之赘,患者可以任意洗澡、游泳,参加抗水灾活动。下雨、出汗时也再毋担心伤口感 染、化脓。患者可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三、改经典方法的开放式腹透为闭合式腹透一能降低透析管的造价,因为去掉了 位于腹壁伤口和体外的复杂的昂贵配件和日常维护消毒这些配件的费用。二能降低维持透 析治疗的费用,因为消除了抗感染的费用,治疗总费用明显降低,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可谓 物美价廉,易于普及。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俯视图、局部剖示图。 图中(1)吸泄头、(2)导管部、(3)腹膜固定环、(4)注放水壶部、(5)壶体、(6)注 射膜、(7)注射壶腔、(8)吸泄微孔、(9)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透析液用注射针头剌入注射膜内进入腹腔通过腹膜 的半透膜作用,利用胶体渗透压、浓度差将体内的代谢毒素(尿素氮)渗透、交换至透析液 中再吸出体外,达到人工肾的作用。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医学泌尿内科治疗尿毒症的全植入式腹膜透析管,它由吸泄头(1)、导管部(2)、腹膜固定环(3)、注放水壶部(4)四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整体为一条长约5-50厘米、直径为0.1-1厘米等粗的医用硅胶管,胶管一端顶端为盲端,盲端一侧的导管侧壁有10-100个均距离的微孔,微孔为排泄和吸取透析液之用,故称侧壁有孔的导管部分为吸泄头(1),相沿续的无侧孔的部分为导管部(2),导管部的另一端外周有一圆盘形蜂腰状腹膜固定环(3),用作固定腹膜之用,于腹膜固定环向远端沿续的管道(9)分成数个等粗的分杈,组成注放水壶部(4),各分杈的顶端均有一个注放水壶(5),圆盘形,直径0.3-5厘米,中空圆形,底部、周边为壶体(5),上部为注射膜(6),之间形成与导管部(2)相通的注射壶腔(7)。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植入式腹膜透析管,其特征是通体采用医用硅胶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医学泌尿内科专用的医疗器械全植入式腹膜透析管。本实用新型方案要点由吸泄头、导管部、腹膜固定环、注放水壶部四部分组成。吸泄头、导管部位于腹腔内,腹膜固定环固定于腹膜部,注放水壶部置于皮下。术后即可行腹膜透析。有益效果采取全植入制式安全性可提升至等同于一次肌肉注射或是静脉点滴一样安全。全植入的制式患者可以任意洗澡、游泳,参加抗水灾活动。下雨、出汗时也再毋担心伤口感染。患者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治疗总费用明显降低,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可谓物美价廉,易于普及。
文档编号A61M1/28GK201533928SQ200920152368
公开日2010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5日
发明者孙中兴, 王煜, 王秀川, 王立冬 申请人:王秀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