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椅机芯3d运动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086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摩椅机芯3d运动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椅机芯3D运动控制结构,主要适用于各种3D按摩椅中。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不得不长时间的伏案工作,而且严重缺乏运动,导致身体容易出现疲惫酸痛的现象,于是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按摩椅供人们选用,以缓解身体的疲惫,而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按摩椅都是采用2D的机芯,即按摩机芯在椅子靠背上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机芯前后不单独运动,不仅按摩效果不佳,而且机构复杂、工作噪音大、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噪音小、成本低的按摩椅机芯3D运动控制结构,从而实现机芯上下、前后的三维运动,提高按摩过程中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按摩椅机芯3D运动控制结构,具有相互连接的机芯和机芯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底部通过轴心与机芯骨架铰接,顶部依次通过传动机构和皮带轮组件与电机连接。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机芯骨架顶部固定连接的连杆转轴,该连杆转轴上铰接两根摆动连杆,该摆动连杆另一端与安装在丝杠上的螺母铰接,丝杠一端连接至皮带轮组件的输出端。 所述机芯骨架上焊接有固定螺母,一端连接有动力的移动丝杆与固定螺母螺纹连接,机芯骨架的两条边嵌于导轨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现有2D机芯结构的基础上稍作改进,即将机芯底部通过轴心与机芯骨架铰接,顶部依次通过传动机构和皮带轮组件与电机连接,利用电机转动带动机芯绕轴心转动实现机芯的前后运动,同时机芯本身还能够与机芯骨架一起进行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实现了机芯的3D运动,不仅能够达到按摩头部到腰部的效果,而且能按照人体曲线前后摆动,实现按摩的人性化和舒适化。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机芯相对机芯骨架处于前摆极限位置时的立体图。 图4是图3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机芯相对机芯骨架处于后摆极限位置时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传动机构运动至前摆极限位置时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传动机构运动至后摆极限位置时的结构图。
背景技术
发明内容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具有机芯1和机芯骨架2,机芯1结构为本技术领域中通用结构,由一套机械按摩手、变速箱、摆动固定架组成,其中机械按摩手、变速箱通过螺丝固定在摆动固定架上(机械按摩手和变速箱均为通用结构),机芯1底部通过轴心3与机芯骨架2铰接,顶部依次通过传动机构和皮带轮组件5与电机4连接。所述机芯骨架2上焊接有固定螺母9,一端连接有动力的移动丝杆11与固定螺母9螺纹连接,利用移动丝杆11转动,带动固定螺母9、机芯骨架2和机芯1 一起作上下往复运动,同时机芯骨架2的两条边嵌于导轨10内,以保证机芯骨架2在作上下往复运动时的平稳性,减小工作时的噪音。[0016]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机芯骨架2顶部固定连接的连杆转轴12,该连杆转轴上对称铰接两根摆动连杆8,该摆动连杆另一端与安装在丝杠6上的螺母7铰接,丝杠6 —端连接至皮带轮组件5的输出端。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连接有动力的移动丝杆11在该动力的带动下转动,利用丝杆螺母结构带动机芯骨架2在导轨10内上行,此时机芯1也随机芯骨架2 —起上行,同时电机4转动,通过皮带轮组件5两级变速后带动丝杠6转动,使得丝杠6上的两个螺母7在丝杠6带动下同时向中心移动,两根摆动连杆8之间的夹角变小,摆动连杆8另一端则通过连杆转轴12推动机芯1绕轴心3转动,完成机芯1的向前摆动,传动机构到达如图6所示的前摆极限位置,机芯1相对机芯骨架2到达如图3、图4所示前摆极限位置;反之移动丝杆11反向转动,利用丝杆螺母结构带动机芯骨架2在导轨10内下行,此时机芯1也随机芯骨架2 —起下行,同时电机4反向转动,通过皮带轮组件5两级变速后带动丝杠6转动,使得丝杠6上的两个螺母7在丝杠6带动下同时向两端移动,两根摆动连杆8之间的夹角变大,摆动连杆8另一端则通过连杆转轴12拉动机芯1绕轴心3反向转动,完成机芯1的向后摆动,传动机构到达如图7所示的后摆极限位置,机芯1相对机芯骨架2到达如图5所示后摆极限位置。
权利要求一种按摩椅机芯3D运动控制结构,具有相互连接的机芯(1)和机芯骨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1)底部通过轴心(3)与机芯骨架(2)铰接,顶部依次通过传动机构和皮带轮组件(5)与电机(4)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椅机芯3D运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机芯骨架(2)顶部固定连接的连杆转轴(12),该连杆转轴上铰接两根摆动连杆(8),该摆动连杆另一端与安装在丝杠(6)上的螺母(7)铰接,丝杠(6) —端连接至皮带轮组件(5)的输出端。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摩椅机芯3D运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骨架(2)上焊接有固定螺母(9),一端连接有动力的移动丝杆(11)与固定螺母(9)螺纹连接,机芯骨架(2)的两条边嵌于导轨(10)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椅机芯3D运动控制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噪音小、成本低的按摩椅机芯3D运动控制结构,从而实现机芯上下、前后的三维运动,提高按摩过程中的舒适性。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按摩椅机芯3D运动控制结构,具有相互连接的机芯和机芯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底部通过轴心与机芯骨架铰接,顶部依次通过传动机构和皮带轮组件与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各种3D按摩椅中。
文档编号A61H23/02GK201542895SQ200920200480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9日
发明者姜亚东 申请人:杭州松研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