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枪式显微穿刺抽吸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枪式显微穿剌抽吸针。
背景技术:
在肿瘤手术切除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肿瘤都是在显微镜条件下切除的,空间非常狭小,操作非常困难,而肿瘤切除前一个重要步骤是穿剌肿瘤以确定肿瘤的质地或性质,以及鉴别是否为动脉瘤等。但是目前没有很好的显微穿剌抽吸器械,临床上通常是用持针器或别的器械夹着针剌破肿瘤,还不能抽吸,在显微条件下操作起来非常不便,很难确定肿瘤的质地或性质,以及是否动脉瘤,影响手术方案制定和肿瘤的切除。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枪式显微穿剌抽吸针,可以在显微条件下单手方便的穿剌肿瘤,同时又能实现抽吸肿瘤内物质的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枪式显微穿剌抽吸
针,抽吸钳前端设有针筒和活塞,活塞安装在针筒内,针筒前端与抽吸针连接。 所述的抽吸钳中,压杆通过铰链与固定杆连接,压杆通过铰链与传动杆连接,固定
杆前端设有针筒,传动杆前端设有活塞。 压杆和固定杆之间设有弹片。 抽吸针与针筒的连接位置靠近针筒的边缘。 抽吸针上设有刻度。 抽吸针长度为8-12cm。 抽吸针以间隔2-10mm黑白交替的颜色作为刻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枪式显微穿剌抽吸针,通过在抽吸钳前端设置针筒和活塞,并
与抽吸针连接,可以实现在手术过程中的显微条件下单手完成肿瘤的穿剌和抽吸功能,方
便简单地完成肿瘤切除过程中的重要步骤,縮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中对肿瘤质地或
性质的确定,以及鉴别是否是动脉瘤等的判断,对肿瘤切除方案制定提供了实时有效可靠
的依据;抽吸钳通过前方固定杆,后方压杆的设计,实现了压下压杆即可进行抽吸的功能,
操作非常简便;在压杆和固定杆之间设有弹片,这样松开手后,即可自动将针筒内的物质排
出到专用的器皿内;抽吸针与针筒的连接处靠近针筒的外缘,即抽吸针与针筒的上缘接近
一条直线,这样不会妨碍在显微环境下的视野,便于在显微环境下的观察和操作;在抽吸针
上设有黑白色交替的刻度,便于在显微环境下掌握抽吸针剌入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作为肿瘤切除手术中的辅助器械使用非常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 一种枪式显微穿剌抽吸针,抽吸钳9前端设有针筒5和活塞4,活塞4安装在针筒5内,针筒5前端与抽吸针7连接。 所述的抽吸钳9中,压杆1通过铰链与固定杆2连接,压杆1通过铰链与传动杆3
连接,固定杆2前端设有针筒5,传动杆3前端设有活塞4。 压杆1和固定杆2之间设有弹片6。 抽吸针7与针筒5的连接位置靠近针筒的边缘。 抽吸针7上设有刻度8。 抽吸针7长度为8-12cm。 抽吸针7以间隔2-10mm黑白交替的颜色作为刻度。 在使用前,把带有刻度的抽吸针7安装在针筒5上,利用弹片6的弹性将活塞4推到针筒5的底端,使用中,单手拿起抽吸钳9,在显微条件下根据肿瘤的情况将抽吸针7剌入肿瘤一定的深度,具体深度以抽吸钳9上的刻度8作为参考,到位后,压下压杆1,以压杆1与固定杆2之间的连接铰链作为支点,压杆1通过顶端的铰链带动传动杆3向后运动,同时带动针筒5内的活塞4向后运动,针筒5内产生负压,从而将肿瘤的物质通过抽吸针7吸入到针筒5内,取出抽吸钳9,松开压杆l,在弹片6的弹性作用下,压杆1带动传动杆3向前运动,活塞4同时向前运动,将针筒5内的物质排出到专用的器皿内。
权利要求一种枪式显微穿刺抽吸针,其特征在于抽吸钳(9)前端设有针筒(5)和活塞(4),活塞(4)安装在针筒(5)内,针筒(5)前端与抽吸针(7)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枪式显微穿剌抽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吸钳(9)中,压杆(1)通过铰链与固定杆(2)连接,压杆(1)通过铰链与传动杆(3)连接,固定杆(2)前端设有针筒(5),传动杆(3)前端设有活塞(4)。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枪式显微穿剌抽吸针,其特征在于压杆(1)和固定杆(2)之间设有弹片(6)。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枪式显微穿剌抽吸针,其特征在于抽吸针(7)与针筒(5)的连接位置靠近针筒的边缘。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枪式显微穿剌抽吸针,其特征在于抽吸针(7)上设有刻度(8)。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枪式显微穿剌抽吸针,其特征在于抽吸针(7)长度为8-12cm。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枪式显微穿剌抽吸针,其特征在于抽吸针(7)以间隔2 — 10mm黑白交替的颜色作为刻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枪式显微穿刺抽吸针,涉及医疗器械领域,通过在抽吸钳前端设置针筒和活塞,并与抽吸针连接,可以实现在手术过程中的显微条件下单手完成肿瘤的穿刺和抽吸功能,方便简单地完成肿瘤切除过程中的重要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中对肿瘤质地或性质或鉴别是否是动脉瘤等的判断,对肿瘤切除方案制定提供了实时有效可靠的依据;抽吸针与针筒的连接处靠近针筒的外缘,即抽吸针与针筒的上缘接近一条直线,这样不会妨碍在显微环境下的视野,便于在显微环境下的观察和操作;在抽吸针上设有黑白色交替的刻度,便于在显微环境下掌握抽吸针刺入的深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作为肿瘤切除手术中的辅助器械使用非常方便。
文档编号A61M1/00GK201505153SQ200920227858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31日
发明者王雄伟, 赵平, 邓远国 申请人:王雄伟;邓远国;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