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小儿外科用手术体位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小儿外科用手术体位固定 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对小儿实施外科手术或清创缝合时,碰到刀口或创伤部位在上半身体侧时, 病人要躺成侧卧位,为维持这一姿势医护人员要用棉布垫临时固定病人。由于儿童自制力 有限,不能持久的保持这一姿势,还需要由医务人员按住病人,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对小儿侧卧位体位夹持稳定,有
利于手术进行的小J L外科用手术体位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小儿外科用手术体位固定器由底板、固定夹 板、活动夹板、紧固螺栓构成,长方形底板前后端面分别设有相互对称的横向滑槽,左端上 面垂直连接着固定夹板;活动夹板下端设有与底板宽度相适应的凹槽,凹槽两侧内壁上面 的凸筋分别滑动连接在底板前后端面的横向滑槽内,活动夹板上端面的紧固螺栓将活动夹 板与底板紧固为一体,活动夹板与固定夹板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软垫。 患儿在进行上半身体侧位外科手术或清创缝合时,其胸部靠在固定夹板上面的软 垫上,然后推动活动夹板将患儿夹住,并用紧固螺栓将活动夹板与底板固定为一体,然后进 行手术或清创缝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使患儿始终保持侧卧位姿势,有利于 手术或清创缝合的顺利进行,减少医护人员的护理。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小儿外科用手术体位固定器由 底板1、固定夹板2、活动夹板3、紧固螺栓4构成,长方形底板1前后端面分别设有相互对称 的横向滑槽5,左端上面垂直连接着固定夹板2 ;活动夹板3下端设有与底板1宽度相适应 的凹槽,凹槽两侧内壁上面的凸筋分别滑动连接在底板1前后端面的横向滑槽5内,活动夹 板3上端面的紧固螺栓4将活动夹板3与底板1紧固为一体,活动夹板3与固定夹板2的 相对面上分别设有软垫6。
权利要求一种小儿外科用手术体位固定器,由底板(1)、固定夹板(2)、活动夹板(3)、紧固螺栓(4)构成,其特征在于长方形底板(1)前后端面分别设有相互对称的横向滑槽(5),左端上面垂直连接着固定夹板(2);活动夹板(3)下端设有与底板(1)宽度相适应的凹槽,凹槽两侧内壁上面的凸筋分别滑动连接在底板(1)前后端面的横向滑槽(5)内,活动夹板(3)上端面的紧固螺栓(4)将活动夹板(3)与底板(1)紧固为一体。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小儿外科用手术体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活动夹板(3)与固 定夹板(2)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软垫(6)。
专利摘要一种小儿外科用手术体位固定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由底板(1)、固定夹板(2)、活动夹板(3)、紧固螺栓(4)构成,其特征在于长方形底板(1)前后端面分别设有相互对称的横向滑槽(5),左端上面垂直连接着固定夹板(2);活动夹板(3)下端设有与底板(1)宽度相适应的凹槽,凹槽两侧内壁上面的凸筋分别滑动连接在底板(1)前后端面的横向滑槽(5)内,活动夹板(3)上端面的紧固螺栓(4)将活动夹板(3)与底板(1)紧固为一体。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使患儿始终保持侧卧位姿势,有利于手术或清创缝合的顺利进行,减少医护人员的护理。
文档编号A61B19/00GK201500184SQ200920238908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7日
发明者孙晓磊, 牛桂霞 申请人:牛桂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