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中段骨髓内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782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肢体中段骨髓内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肢体中段骨髓内锁涉及的是一种肢体承重骨转移癌瘤段骨切除后修
补骨连续性的人工假体,属于骨肿瘤外科使用的内植物。
背景技术
目前,中段肢体骨瘤段切除髓内针内固定骨水泥填充是治疗骨转移的常用办法, 手术方法是将骨转移灶及其周围受侵犯的软组织整块切除,经远端再次切开扩髓后放置带 锁髓内针,骨水泥塑型,恢复肢体骨连续性后,应用远端瞄准器逐根放置锁钉,由于安放带 锁髓内针必须切开六处切口 ,手术创伤较大,负损伤多。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肢体中段骨髓内锁,该人工
假体通过病灶切口就可以满足全部手术要求,不必在骨的一端插入髓内针,减少了五处切
口,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易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肢体中段骨髓内锁,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髓内锁主体和伸縮体组装构成,髓内锁主 体为一粗段和一细段两段柱状体构成,粗段柱状体上设有中间槽与中心孔和端部的插孔惯 通,细段柱状体端部设有两个锁钉孔;伸縮体为细柱状体,与髓内锁主体中间槽和中心孔相 匹配,其端部设有两个锁钉孔,另一端设有弯头;伸縮体置入髓内锁主体中间槽,一端经髓 内锁主体端部的插孔伸出,弯头卡在中间槽上固定,形成两端细中央粗的棒状结构。 上述髓内锁主体长度为170-270mm,粗段长度为100-200mm,直径为27 30mm ; 中心孔长度为90mm,直径为7-10mm,外壁厚度为5mm ;设在粗段上的中间槽距插孔端10mm, 中间槽的宽度与中心孔的直径相同为7-10mm,中间槽的长度80mm ;髓内锁主体细段长度为 70mm,直径为7 12mm ;伸縮体长度为80mm,直径为7 10mm,随中心孔直径改变而改变。 上述髓内锁主体长度为170mm,粗段长度为100mm,直径为30mm,其中心孔直径为 10mm,中心孔长度为90mm,在粗段距两端各10mm处开设的中间槽的宽度与中心孔的直径相 同为10mm,深度直达中心孔,中间槽的长度为80mm ;细段长度为70mm,直径为10mm,其端部 的两个锁钉孔直径为2mm分别设置在其距末端15mm、30mm处。 上述伸縮体长度为80mm,直径为10mm,其端部的两个锁钉孔直径为2mm分别设置 在距末端的15mm和30mm处,其另一端的弯头向上弯曲90度高10mm。 上述髓内锁主体与伸縮体进行组装,形成两端细中央粗的棒状结构,其总长度 为230mm,两端细部分的长度分别为60mm和70mm,直径10mm,中央粗部分直径30mm,长度 100mm,两端细部分15mm和30mm处设置的锁钉孔,用于髓内锁钉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肢体中段骨髓内锁,是一种骨肿瘤外科使用的内植物,它是由髓内锁 主体和伸縮体组装形成的两端细中央粗的棒状结构,其总长度为230-330mm,替代瘤段区长100-200mm,直径27-30mm,两端较细部分插入骨髓腔,近心端长度为70mm,远心端长度为 60mm,锁钉通过两个末端的锁钉孔穿入。该髓内锁用于肢体承重骨的瘤段切除后骨缺损替 代,单切口就可以完成髓内锁的植入和锁钉安装,避免了传统髓内针在上下两端的另外五 处切口 ,有效减少了付损伤,简化了手术操作。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髓内锁主体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髓内锁主体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髓内锁主体的侧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伸縮体的主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伸縮体的俯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伸縮体的侧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主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俯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侧视图。图中,1、髓内锁主体,2、中间槽,3、锁钉孔,4、伸縮体,5、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肢体中段骨髓内锁是由髓内锁主体1和伸縮体4组装构成的两端细 中央粗的棒状结构,髓内锁主体1是由一粗段和一细段两段柱状体构成,粗段柱状体上设 有中间槽2与中心孔和端部的插孔惯通,细段柱状体端部设有两个锁钉孔3 ;伸縮体4为较 细柱状体,与髓内锁主体中间槽2和中心孔相匹配,其端部设有两个锁钉孔,另一端设有弯 头5 ;伸縮体4置入髓内锁主体1中间槽2, 一端经髓内锁主体1端部的插孔伸出,另一端弯 头5卡在中间槽2上。所述髓内锁主体长度为170-270mm,粗段长度为100-200mm,直径为 27 30mm ;中心孔长度为90mm,直径为7-10mm,外壁厚度为5mm ;设在粗段上的中间槽2距 插孔端10mm,中间槽2的宽度与中心孔的直径相同为7-10mm,中间槽2的长度为80mm ;髓 内锁主体细段长度为70mm,直径为7 12mm ;伸縮体4长度为80mm,直径为7 10mm,随中 心孔直径改变而改变。 实施例2 所述的髓内锁主体1与伸縮体4组装后的总长度为230mm,两端细部分的长度分 别为60mm和70mm,直径为10mm,中央粗部分直径为30mm,长度100mm,两端细部分15mm和 30mm处分别设置锁钉孔,用于髓内锁钉固定。 实施例3 所述的髓内锁主体l与伸縮体4组装后的总长度为330mm,两端细部分的长度分别 为60mm和70mm,直径分别为10mm和12mm,中央粗部分直径30mm,长度200mm,两端细部分 设有锁钉孔,用于髓内锁钉固定。 实施例4[0030] 所述的髓内锁主体l与伸縮体4组装后的总长度为280mm,两端细部分的长度分别 为60mm和70mm,直径分别为8mm和10mm,中央粗段部分直径为28mm,长度150mm,两端细部
分设有锁钉孔,用于髓内锁钉固定。 实施例5 所述的髓内锁主体1为一粗段和一细段两段柱状体构成,该两段柱状体可以是一 体式结构,也可以是两个分体的结构,在粗段的端部设通孔,细段可伸縮由通孔穿出并固 定。其余结构和功能与实施例1相同。
权利要求一种肢体中段骨髓内锁,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髓内锁主体和伸缩体组装构成,髓内锁主体为一粗段和一细段两段柱状体构成,粗段柱状体上设有中间槽与中心孔和端部的插孔惯通,细段柱状体端部设有两个锁钉孔;伸缩体为细柱状体,与髓内锁主体中间槽和中心孔相匹配,其端部设有两个锁钉孔,另一端设有弯头;伸缩体置入髓内锁主体中间槽,一端经髓内锁主体端部的插孔伸出,弯头卡在中间槽上固定,形成两端细中央粗的棒状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肢体中段骨髓内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髓内锁主体长度为170-270mm,粗段长度为100-200mm,直径为27 30mm ;中心孔长度为90mrn,直径为7-10mm,外壁厚度为5mm ;设在粗段上的中间槽距插孔端lOmm,中间槽的宽度与中心孔的直径相同为7-10mm,中间槽的长度为80mm ;髓内锁主体细段长度为70mrn,直径为7 12mm ;伸縮体长度为80mm,直径为7 lOmm,随中心孔直径改变而改变。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中段骨髓内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髓内锁主体长度为170mm,粗段长度为100mm,直径为30mm,其中心孔直径为10mm,长度为90mm,在粗段距两端各10mm处开设的中间槽的宽度与中心孔的直径相同为10mm,深度直达中心孔,中间槽的长度为80mm ;细段长度为70mm,直径为10mm,其端部的两个锁钉孔直径为2mm分别设置在其距末端15mm、30mm处。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肢体中段骨髓内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縮体长度为80mm,直径为lOmm,其端部的两个锁钉孔直径为2mm分别设置在距末端的15mm和30mm处,其另一端的弯头向上弯曲90度,高10mm。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中段骨髓内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髓内锁主体与伸縮体进行组装,形成两端细中央粗的棒状结构,其总长度为230mm,两端细部分的长度分别为60mm和70mm,直径10mm,中央粗部分直径30mm,长度100mm,两端细部分15mm和30mm处设置的锁钉孔,用于髓内锁钉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肢体中段骨髓内锁,是一种肢体承重骨转移癌瘤段骨切除后修补骨连续性的人工假体,由髓内锁主体和伸缩体组装构成,髓内锁主体为一粗段和一细段两段柱状体构成,粗段柱状体上设有中间槽与中心孔和端部的插孔惯通,细段柱状体端部设有两个锁钉孔;伸缩体为细的柱状体,与髓内锁主体中间槽和中心孔相匹配,其端部设有两个锁钉孔,另一端设有弯头;伸缩体置入髓内锁主体中间槽,一端经髓内锁主体端部的插孔伸出,弯头卡在中间槽上固定,形成两端细中央粗的棒状结构。该髓内锁用于肢体承重骨的瘤段切除后骨缺损替代,单切口就可以完成髓内锁的植入和锁钉安装,避免了传统髓内针在上下两端的另外五处切口,有效减少了付损伤,简化了手术操作。
文档编号A61F2/28GK201524153SQ20092024819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7日
发明者孙平 申请人:孙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