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充气式防褥疮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49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充气式防褥疮床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预防褥疮的护理器物,具体是指一种可交替改变人体支撑
位置的充气床垫。
背景技术
长期卧床的病人需定时翻身,以改变受压部位。否则,局部长期受压会使血液循环 不畅,出现病变以至坏死,医学上称褥疮。目前,护理此类病人主要依靠人工翻身的方法,劳 动强度大,效果与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有直接关系。另外就是通过器械自动翻身,有充气式和 机械式,其原理是使床面的一侧凸起或倾斜,使病人翻身,但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当病 人身体连接导管、电极时,则更难以实现。专利号为200820173894. 4的产品,基本可以达到 效果,但是因为里面采用方型的气室,产生许多的角落,病人长时间躺在上面很难以承受。

发明内容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式防褥疮床垫,通过本实用 新型定时改变人体的受压部位,实现卧床病人自动翻身,使其血液循环畅通,不出现病变以 至坏死,防止发生褥疮,且时间久了也不会难受。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技术方案是 充气床垫由两个互相封闭的气囊组成。每个气囊分成横向若干排,通过纵向气道 连为一体。每排的一个边程凹凸状,形成若干个半圆型气室,两个气囊中的气室交叉排列, 二者边界契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平面。当一个气囊充气,另一个放气时,充气气囊凸起,放气 气囊凹陷,人体对应充气的部位受到支撑,对应放气的部位悬空。通过定时控制装置,交替 使两个气囊充放气,能使人体受到的支撑和悬空部位交替转换,从而达到改变人体局部长 期受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实用新型定时改变人体的受压部位,实现卧床 病人自动翻身,使其血液循环畅通,不出现病变以至坏死,防止发生褥疮,且时间久了也不 会难受。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也就是结构原理图) 图中所示1、左进/排气口 ;2、左气囊;3、左气囊的圆形气室;4右气囊的圆形气 室;5、右进/排气口 ;6、右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左气囊2由进气口 1、圆形气室3组成,当进气口 l充气时,气囊2,气囊圆 形气室3流入被充气体,气囊鼓起,反之,当进气口 l排气时。气囊2塌陷。[0011]
图1中,左气囊6由进气口 5、圆形气室4组成,当进气口 5充气时,气囊6,气囊圆 形气室4流入被充气体,气囊鼓起,反之,当进气口 1排气时,气囊6塌陷。 通过定时控制装置,交替使两个气囊充放气,能使人体受到的支撑和悬空部位交 替转换,从而达到改变人体局部长期受压的目的,达到预想的效果。
权利要求一种新型充气式防褥疮床垫,充气床垫由两个互相封闭的气囊组成,形成若干个半圆型气室,两个气囊中的气室交叉排列,其特征是气囊气室为半圆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防褥疮床垫,其特征是当一个气囊充气,另一个放气时,充气气囊凸起,放气气囊凹陷,人体对应充气的部位受到支撑,对应放气的部位悬空。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防褥疮床垫,其特征是通过定时控制装置,交替使两个气囊充放气,能使人体受到的支撑和悬空部位交替转换。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充气式防褥疮床垫,充气床垫由两个互相封闭的气囊组成。每个气囊分成横向若干排,通过纵向气道连为一体。每排的一个边程凹凸状,形成若干个半圆型气室,两个气囊中的气室交叉排列,二者边界楔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平面。当一个气囊充气,另一个放气时,充气气囊凸起,放气气囊凹陷,人体对应充气的部位受到支撑,对应放气的部位悬空。通过定时控制装置,交替使两个气囊充放气,能使人体受到的支撑和悬空部位交替转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实用新型定时改变人体的受压部位,实现卧床病人自动翻身,使其血液循环畅通,不出现病变以至坏死,防止发生褥疮,且时间久了也不会难受。
文档编号A61G7/057GK201537193SQ20092027929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日
发明者韩明清 申请人:韩明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