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上肢体锻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222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床上肢体锻炼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锻炼健身器材,具体为一种床上肢体锻炼器。
背景技术
偏瘫病人在病情稳定后,如何恢复病肢的活动能力是病人的一大难题,也是当前 全球医疗界的一大难题。目前,进行恢复病肢活动能力的康复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 药物治疗;二是针灸治疗;三是运动治疗。其中大量事实证明运动治疗方法是科学锻炼最 可靠、最有效的康复办法。病人在进行肢体锻炼康复治疗时主要是靠护理人员的帮助来进 行,由于护理人员对病人肢体的锻炼是人工操作,既费力,又不一定规范,常常使病人得不 到正确、有效的康复治疗,而且还增加了护理费用。针对这一问题,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可以 使病人自己进行运动治疗的康复锻炼器,但现有的康复器大多还是需要护理人员将病人抱 到康复器的座椅上进行锻炼,长时间的坐姿对病人的身体恢复会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偏袒 或截瘫病人在病情稳定初期往往很难保持坐姿,所以需要设计一种能够让病人躺在床上即 可锻炼,不需要护理人员移动病人身体位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康复功能全面、操作灵活 舒适、患者易接受的床上肢体锻炼器。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床上肢体锻炼器。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于床上肢体锻炼器包括上肢活动机构、下肢活动机构、横梁 组件和支架组件;所述上肢活动机构包括前转盘、前转轴、两个前机腿、两个转动握把和两个前轴 承;前转盘紧固在前转轴中部,两个前轴承分别套在前转轴上并位于前转盘两侧,前转轴两 端分别与两个前机腿固定连接,前机腿外端连接转动握把;所述下肢活动机构包括后转盘、后转轴、两个后机腿、两个踏板和两个后轴承; 后转盘紧固在后转轴中部,两个后轴承分别套在后转轴上并位于后转盘两侧,后转轴两端 分别与两个后机腿固定连接,后机腿外端连接踏板;所述横梁组件包括前横梁、横梁套筒和后横梁;前横梁一端为U型端,U型开口的 深度大于前转盘的半径,U型开口两端分别与两个前轴承固定连接,前横梁另一端侧面沿轴 向开有若干限位孔,通过限位插销与横梁套筒连接,前横梁中部开有前支架安装孔;后横梁 一端为U型端,U型开口的深度大于后转盘的半径,U型开口两端分别与两个后轴承的横梁 连接端固定连接,后横梁另一端侧面沿轴向开有若干限位孔,通过限位插销与横梁套筒连 接;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前支架、前支架底座、后支架和后支架底座;前支架一端为U 型开口,开口深度大于前转盘的半径,U型开口两端侧面有相对的同轴连接通孔,连接孔直径与前横梁中部的前支架安转孔直径相同,通过插销将前支架与前横梁固定连接;前支架另一端侧面沿轴向分布有若干限位孔,通过限位插销与前支架底座中部的支架套筒连接; 后支架一端为U型开口,开口深度大于后转盘的半径,U型开口两端分别与两个后轴承的支 架连接端固定连接;后支架另一端侧面沿轴向分布有若干限位孔,通过限位插销与后支架 底座中部的支架套筒连接。两个前机腿分别垂直固定在前转轴两端且方向相反;前机腿与转动握把之间采用 伸缩杆固定连接;伸缩杆沿轴向分布有若干限位孔,通过限位插销与前机腿连接,伸缩杆外 端与转动握把的转轴外端垂直固定连接;转动握把可绕转轴转动;两个后机腿分别垂直固定在后转轴两端且方向相反;后机腿与踏板之间采用伸缩 杆固定连接;伸缩杆沿轴向分布有若干限位孔,通过限位插销与后机腿连接,伸缩杆外端与 踏板的中心转轴外端垂直固定连接;踏板可绕中心转轴转动。前转盘和后转盘之间采用张紧带传动。前转盘和后转盘之间采用链条传动。横梁U型端上装有摩擦加重器。前支架U型端两侧的连接孔内沿与前横梁中部的前支架安装孔内沿均分布有咬 齿,前支架与前横梁的连接插销的连接部分也为齿轮结构,并且与连接孔及安转孔内沿的 咬齿相配合;后支架U型端端头部内沿分布有咬齿,后轴承的支架连接端为齿轮结构,且与 后支架U型端端头部的咬齿配合。转动握把上有手部固定带,踏板上有脚部固定带。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提出一种床上肢体锻炼器,不需要移动偏瘫或截瘫病人,就可以使病 人自己进行运动治疗,既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也减轻了病人长期坐姿锻炼的痛苦,防止 病人由于长期保持坐姿而对身体造成损害。而且该床上肢体锻炼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对 病人上下肢都可以进行锻炼,康复功能全面,操作灵活舒适,可以根据不同病人调整肢体锻 炼器各部件的长度,适应性强。


图1 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图2:本发明的俯视图;图3 上肢活动机构示意图;图4 下肢活动机构示意图;图5 前支架及前支架底座示意图;图6 后支架及后支架底座示意图;图7 横梁组建示意图;图8:后轴承示意图;图9:后支架示意图;图10 前支架示意图;图11 前支架插销示意图;图12 摩擦加重器示意图13 手部固定带示意图;图14 脚部固定带示意图;其中1、前转盘;2、前转轴;3、前轴承;4、前机腿;5、前伸缩杆;6、转动握把;7、 前支架;8、前支架底座;9、前横梁;10、横梁套筒;11、后横梁;12、摩擦加重器;13、传动带; 14、后转盘;15、后转轴;16、后轴承;17、后机腿;18、后伸缩杆;19、踏板;20、后支架;21、后 支架底座;22、弹簧;23、卡夹;24、调节螺栓;25、卡座;26、摩擦块;27、固定螺栓;28、手掌 固定带;29、握把固定带;30、手腕固定带;31、脚掌固定带;32、脚踝扣带。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照附图1和附图2,本发明提出的床上肢体锻炼器包括上肢活动机构、下肢活动 机构、横梁组件和支架组件。参照附图3,上肢活动机构包括前转盘1、前转轴2、两个前轴承3、两个前机腿4和 两个转动握把6。前转盘1的直径为30cm,前转轴2的长度为15cm,前转盘1紧固在前转 轴2中部,两个前轴承3紧固套在前转轴2上并位于前转盘1两侧;两个前机腿4的一端 分别通过螺栓垂直固定在前转轴2的两端,并且方向相反;前机腿4的长度为30cm,且为空 心结构,外端有限位插销,伸缩杆5长度为30cm,且侧面沿轴向均布有5个限位孔,伸缩杆5 插入前机腿4内部并通过限位插销与前机腿4连接,通过采用不同的限位孔可以调整伸缩 杆5与前机腿4的总长,从而使病人在锻炼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上肢运动幅度;伸缩杆 5外端与转动握把6的转轴外端采用螺纹垂直连接;转动握把可绕自身转轴自由转动,转动 握把上套有手部固定带,参照附图13,将手腕固定带30固定于病肢手腕处,将握把固定带 29置于病肢手腕内侧,并绕过转动握把6,拉回至手腕内侧固定,手掌固定带28分别从病肢 手掌两侧绕过转动握把6将病肢手掌固定在握把上。参照附图4,下肢活动机构包括后转盘14、后转轴15、两个后轴承16、两个后机腿 17和两个踏板19。后转盘14的直径为30cm,后转轴15的长度为20cm,后转盘14紧固在 后转轴15中部,两个后轴承16紧固套在后转轴15上并位于后转盘15两侧,参照附图8,后 轴承16两端分为横梁连接端和支架连接端,其中支架连接端为齿轮结构;两个后机腿17的 一端分别通过螺栓垂直固定在后转轴15的两端,并且方向相反;后机腿17的长度为40cm, 且为空心结构,外端有限位插销,伸缩杆18的长度为40cm,且侧面沿轴向分布有8个限位 孔,伸缩杆18插入后机腿17内部并通过限位插销与后机腿17连接,通过采用不同的限位 孔可以调整伸缩杆18与后机腿17的总长,从而使病人在锻炼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下 肢运动幅度;伸缩杆18外端与踏板19的中心转轴外端采用螺纹垂直连接;踏板19可绕自 身中心转轴自由转动,踏板上套有脚部固定带,参照附图14,通过脚掌固定带31将病肢脚 掌固定在踏板上,通过脚踝扣带32扣紧病肢脚踝,从而将病肢固定在踏板19上。参照附图7,横梁组件包括前横梁9、横梁套筒10和后横梁11。前横梁9长度为 60cm,横梁套筒10的长度为80cm,后横梁11的长度为60cm。前横梁9 一端为U形开口,U 型开口的深度为18cm,U型开口两端的端头部也为U型开口结构,采用螺栓分别与两个前 轴承3固定连接,前横梁9另一端侧面沿轴向开有8个限位孔,限位孔间距为3cm,前横梁9中部开有前支架安装孔,安装孔内沿布有咬齿;后横梁11 一端为U形开口,U型开口的深度 为18cm,U型开口两端的端头部也为U型开口结构,采用螺栓分别与两个后轴承16的横梁 连接端固定连接,在U型开口的侧面中部开有方形通孔,通过固定螺栓27将摩擦加重器固 定在后横梁上,摩擦块26穿过U型开口侧面的方形通孔,通过调节螺栓24可以控制摩擦块 26与后转盘14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调节病人的运动锻炼强度,后横梁11另一端侧面沿 轴向开有8个限位孔,限位孔间距为3cm ;横梁套筒10为空心结构,两端均有限位插销,将 前横梁9和后横梁11分别插入横梁套筒10的两端内,通过限位插销将横梁套筒10与前横 梁9和后横梁11连接,根据病人的自身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限位孔,可以调节整个床上肢 体锻炼器的长度以适应不同病人的需求。参照附图5和附图10,前支架7—端为U型开口,开口深度为20cm,U型开口两端 侧面有相对的同轴连接通孔,连接孔的直径与前横梁9中部的支架安装孔直径相同,且连 接孔的内沿也分布有咬齿,通过前支架插销将前支架7与前横梁9固定连接,其中参照附图 11,前支架插销也为齿轮结构,且与前支架7的连接孔及前横梁9的安装孔内沿的咬齿配 合,这样就可以调整前支架7与前横梁9之间的夹角,并用前支架插销来固定;前支架7的 另一端为空心圆柱结构,长为20cm,在侧面沿轴向均勻开有8个限位孔;前支架底座8上端 为空心支架套筒,端头处有限位插销,将前支架7的空心圆柱端插入空心支架套筒内,通过 限位插销来固定,并且通过选择不同的限位孔,可以调节前支架7的高度;前支架底座8下 部为拱形结构,跨度为80cm,高度为50cm,底部装有橡胶套,可以增加锻炼器在床上的稳定 性,也保护床上被褥不被损坏。参照附图6和附图9,后支架20 —端为U型开口,开口深度为20cm,U型开口两端 的端头部也为U型开口结构,端头开口内沿布有咬齿,咬齿与后轴承16支架连接端表面的 齿轮配合,采用螺栓将后支架20与两个后轴承16的支架连接端固定连接,通过调整后支架 20端头与后轴承16支架连接端的齿轮配合,可以调节后支架20与后横梁11的夹角;后支 架20的另一端为空心圆柱结构,长为20cm,在侧面沿轴向均勻开有8个限位孔;后支架底 座21上端为空心支架套筒,端头处有限位插销,将后支架20的空心圆柱端插入空心支架套 筒内,通过限位插销来固定,并且通过选择不同的限位孔,可以调节后支架20的高度;后支 架底座21下部为拱形结构,跨度为100cm,高度为50cm,底部装有橡胶套,可以增加锻炼器 在床上的稳定性,也保护床上被褥不被损坏。当病人使用该床上肢体锻炼器时,只需躺在床上,使身体穿过前支架底座8和后 支架底座21,用健肢握住转动握把6或踏在踏板19上,并将病肢固定在转动握把6或踏板 19,通过转动握把6或踏板19带动前后转盘做360度旋转从而进行锻炼。当病人上下肢同 时锻炼时,在前转盘1和后转盘14之间可加装传动带13,其中传动带13为张紧带。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区别在于实施例二中的前转盘1和后转盘14为齿轮结构,传动带13为链条。
权利要求
一种床上肢体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肢活动机构、下肢活动机构、横梁组件和支架组件;a、所述上肢活动机构包括前转盘、前转轴、两个前机腿、两个转动握把和两个前轴承;前转盘紧固在前转轴中部,两个前轴承分别套在前转轴上并位于前转盘两侧,前转轴两端分别与两个前机腿固定连接,前机腿外端连接转动握把;b、所述下肢活动机构包括后转盘、后转轴、两个后机腿、两个踏板和两个后轴承;后转盘紧固在后转轴中部,两个后轴承分别套在后转轴上并位于后转盘两侧,后转轴两端分别与两个后机腿固定连接,后机腿外端连接踏板;c、所述横梁组件包括前横梁、横梁套筒和后横梁;前横梁一端为U型端,U型开口的深度大于前转盘的半径,U型开口两端分别与两个前轴承固定连接,前横梁另一端侧面沿轴向开有若干限位孔,通过限位插销与横梁套筒连接,前横梁中部开有前支架安装孔;后横梁一端为U型端,U型开口的深度大于后转盘的半径,U型开口两端分别与两个后轴承的横梁连接端固定连接,后横梁另一端侧面沿轴向开有若干限位孔,通过限位插销与横梁套筒连接;d、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前支架、前支架底座、后支架和后支架底座;前支架一端为U型开口,开口深度大于前转盘的半径,U型开口两端侧面有相对的同轴连接通孔,连接孔直径与前横梁中部的前支架安转孔直径相同,通过插销将前支架与前横梁固定连接;前支架另一端侧面沿轴向分布有若干限位孔,通过限位插销与前支架底座中部的支架套筒连接;后支架一端为U型开口,开口深度大于后转盘的半径,U型开口两端分别与两个后轴承的支架连接端固定连接;后支架另一端侧面沿轴向分布有若干限位孔,通过限位插销与后支架底座中部的支架套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床上肢体锻炼器,其特征在于a、两个前机腿分别垂直固定在前转轴两端且方向相反;前机腿与转动握把之间采用伸 缩杆固定连接;伸缩杆沿轴向分布有若干限位孔,通过限位插销与前机腿连接,伸缩杆外端 与转动握把的转轴外端垂直固定连接;转动握把可绕转轴转动;b、两个后机腿分别垂直固定在后转轴两端且方向相反;后机腿与踏板之间采用伸缩杆 固定连接;伸缩杆沿轴向分布有若干限位孔,通过限位插销与后机腿连接,伸缩杆外端与踏 板的中心转轴外端垂直固定连接;踏板可绕中心转轴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床上肢体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前转盘和后转盘之 间采用张紧带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床上肢体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前转盘和后转盘之 间采用链条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床上肢体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横梁的U型端上装有摩擦加重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床上肢体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前支架U型端两侧 的连接孔内沿与前横梁中部的前支架安装孔内沿均分布有咬齿,前支架与前横梁的连接插 销的连接部分也为齿轮结构,并且与连接孔及安转孔内沿的咬齿相配合;后支架U型端端 头部内沿分布有咬齿,后轴承的支架连接端为齿轮结构,且与后支架U型端端头部的咬齿 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床上肢体锻炼器,其特征在于转动握把上有手部 固定带,踏板上有脚部固定带。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床上肢体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肢活动机构、下肢活动机构、横梁组件和支架组件,上肢活动机构包括前转盘、前转轴、前轴承、前机腿和转动握把,下肢活动机构包括后转盘、后转轴、后轴承、后机腿和踏板,横梁组件包括前横梁、横梁套筒和后横梁,支架组件包括前后支架及前后支架底座。病人在使用该锻炼器时,根据自身情况可以通过调节限位孔来改变锻炼器的长度、高度、运动幅度等,并可通过摩擦加重器来改变运动强度。本发明不需要移动偏瘫或截瘫病人,就可以使病人自己进行运动治疗,既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也减轻了病人长期坐姿锻炼的痛苦,防止病人由于长期保持坐姿而对身体造成损害,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A61G7/05GK101816611SQ201010152590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2日
发明者张凡, 张胜强, 张胜敏 申请人:张胜敏;张凡;张胜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