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部按摩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360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面部按摩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摩棒,特别是涉及一种面部按摩棒。
背景技术
面部按摩棒用于对面部进行按摩,以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以保持面部肌 肉弹性和皮肤紧致,同时驱除疲劳改善精神状态。现有技术下,面部按摩棒具有以下几个缺点1、现有面部按摩装置多为塑胶产品或接触皮肤部位通常都是表面电镀处理,容易 造成面部皮肤过敏等现象,很不适合敏感的面部皮肤按摩;2、现有面部按摩装置的按摩轮形状设计过于简单生硬,按摩效率低下并容易造成 疼痛感,不适合面部按摩;3、现有面部按摩装置通常只靠手持滚动按摩,不能全面应对面部凹凸部位,并容 易因长时间手持滚动产生手部疲劳,不便使用;4、现有面部按摩装置体积较大,不便于随身携带按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高效、易于使用、 携带方便的面部按摩棒。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部按摩棒,包括握持部、一端与所述的握持 部相连接的连接管、设置于所述的连接管另一端的按摩滚轮,所述的按摩滚轮可转动的设 置于所述的连接管上,所述的按摩滚轮包括复数个相互层叠设置的按摩块,所述的按摩块 具有复数个按摩面,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的按摩块的按摩面相交错设置。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按摩滚轮设置的按摩块的数量为9个。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按摩块具有8个按摩面。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按摩块为具有8个侧面的棱柱,大大增加了与 面部的接触点,极大提高了按摩效率,同时有效降低滚动震感,使面部按摩时感觉更平顺更 舒适。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个所述的按摩块的按摩面与相邻的所述的按摩块的 按摩面的夹角为22. 5°。进一步增加与面部按摩的接触点,按摩效率高效。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按摩滚轮的材料为钛,纯钛具有很强的抗腐蚀 能力,以及最好的亲肤性,不会造成皮肤过敏。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按摩滚轮通过手工打磨方法制造,直接手工打 磨抛光处理,无任何电镀成分无任何其他材料覆盖,不含任何对人体有害成分,具有最好的 亲肤性,特别适合敏感的面部皮肤。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按摩滚轮上还设置有按摩圆头,所述的按摩圆 头内设置有用于按摩保健的锗。
3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的按摩滚轮振动的振动装置,使 本产品在滚动按摩的同时具有振动按摩功能,在加强滚动按摩效果的同时通过点压按摩, 使因面部器官复杂造成的不易滚动按摩到的角落部位也能得到充分按摩,特别适合器官复 杂的面部按摩,同时还有效降低了因长时间滚动按摩器给手部带来的疲劳感。所述的握持部和连接管的材质为不锈钢,全金属外观,质感高档。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复数个相互层叠设置的按摩块,每两个相 邻的所述的按摩块的按摩面相交错设置,大大增加了与面部的接触点,极大提高了按摩效 率,同时有效降低滚动震感,使面部按摩时感觉更平顺更舒适,提供一种安全高效、携带方 便的面部按摩棒。


附图1为本发明一种面部按摩棒的拆分图;附图2为本发明一种面部按摩棒中按摩滚轮的立体图。其中1、按摩圆头;2、按摩滚轮;21、按摩块;22、按摩面;3、电机;4、电机固定套; 5、轴承;6、连接管,7、电极外套;8、电极绝缘套,9、电极;10、握持部;11、开关;12、弹簧; 13、开关头;14、开关外盒;15、电池;16、锗金属粒。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见附图1和附图2、一种面部按摩棒,包括握持部10、一端与所述的握持部10相 连接的连接管6、设置于所述的连接管6另一端的按摩滚轮3,所述的按摩滚轮3可转动的 设置于所述的连接管6上,按摩滚轮3包括9个相互层叠设置的按摩块21,按摩块21为具 有8个侧面的棱柱,按摩块21的每一个侧面为一个按摩面22,每两个相邻的按摩块21的按 摩面22相交错设置,本实施例中,每个按摩块21的按摩面22与相邻的按摩块21的按摩面 22的夹角为22. 5 °,与普通按摩滚轮3相比,大大增加了与面部的接触点,极大提高了按摩 效率,同时有效降低滚动震感,使面部按摩时感觉更平顺更舒适。众所周知医疗手术器械,植入人体的人工装置等都须用纯钛制作,因为纯钛具有 很强的抗腐蚀能力,以及最好的亲肤性,不会造成皮肤过敏,所以在本实施例中,皮肤接触 部位的按摩滚轮3采用纯钛制作并直接手工打磨抛光,握持部10和连接管6采用不锈钢制 作并直接手工打磨抛光。本实施例中,按摩棒无任何电镀成分无任何其他材料覆盖,不含任 何对人体有害成分,具有最好的亲肤性,特别适合敏感的面部皮肤。按摩滚轮3上还设置有按摩圆头1,按摩圆头1内设置有用于按摩保健的锗金属 粒,在使用按摩棒时,可以帮助人体恢复疲劳。振动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开关头13、弹簧12、开关11、电池盒、电极9、振 动电机3,电池盒设置在由导电材料制成的握持部10内,电极9上还套设有电极绝缘套8, 振动电机3外还套设有由导电材料制成的振动电机固定套4,振动电机固定套4具有一个缩 小部,缩小部可以插入连接管3中并稳定的连接在连接管3上,振动电机3具有两个电源引 脚,振动电机3的正极电源引脚固定于振动电机固定套4上,负极电源引脚依次穿过振动电机固定套4和连接管6最终固定在电极9上,按摩滚轮2套设在振动电机固定套4外,按摩 滚轮2完全盖住振动电机固定套4,接收来至振动电机固定套4的振动。振动装置还包括一个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开关外盒14中,开关头13、弹簧12、开关 11设置在开关外盒14内,开关头13 —端伸出开关外盒14,开关头13的端部为圆弧型,并和 开关外盒14形成弧形连续形状,使开关外盒14更加美观。当开启振动装置时,首先按动开 关头13,推动弹簧12压缩,并进一步按动开关11,用于控制开关11的开启或闭合;然后当 开关头13停止按动后,弹簧12进行复位,推动开关头13恢复到初始位置,而且在本实施例 中,弹簧12还有固定电池15的作用,当电池15装入握持部10后,弹簧12推动开关11和 电池15正极紧密连接,固定电池15。本实施例中,开关外盒14与握持部10相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一个电极外套7,电极外套7 —端与握持部10可拆卸连接, 另一端与连接管6相固定连接,电极9和电极绝缘套8固定设置在电极外套7内,通过将电 极外套7从握持部10上拆下,可以进行电池的更换操作。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个轴承5,轴承5的内周壁与连接管6相连接,轴承5的外周 壁与按摩滚轮2相连接,使按摩滚轮2可以顺畅的通过轴承5在连接管6上进行转动。当按动开关头13,弹簧12推动开关11和电池15进行接触,电路接通,电路的传递 路线为电池15正极、开关11、开关外盒14、握持部10、电极外套7、连接管6,振动电机固定 套4、振动电机3正极、振动电机3、振动电机3负极、电极9,电池15负极。电路接通,振动 电机3振动,带动振动电机固定套4进行振动,并进一步带动按摩滚轮3的振动。通过上述实施方式,不难看出本发明是一种可设置振动装置,携带方便的可振动 按摩棒。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 人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 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涵盖体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一种面部按摩棒,包括握持部(10)、一端与所述的握持部(10)相连接的连接管(6)、设置于所述的连接管(6)另一端的按摩滚轮(3),所述的按摩滚轮(3)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的连接管(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摩滚轮(3)包括复数个相互层叠设置的按摩块(21),所述的按摩块(21)具有复数个按摩面(22),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的按摩块(21)的按摩面(22)相交错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部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摩滚轮(3)设置的 按摩块(21)的数量为9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部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摩块(21)具有8个 按摩面(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部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摩块(21)为具有8 个侧面的棱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面部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按摩块(21)的按 摩面(22)与相邻的所述的按摩块(21)的按摩面(22)的夹角为22. 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部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摩滚轮(3)的材料 为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部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摩滚轮(3)通过手 工打磨方法制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部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摩滚轮(3)上还设 置有按摩圆头(1),所述的按摩圆头(1)内设置有用于按摩保健的锗金属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部按摩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的按摩 滚轮(3)振动的振动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部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握持部(10)和连接 管(6)的材质为不锈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部按摩棒,包括握持部(10)、一端与所述的握持部(10)相连接的连接管(6)、设置于所述的连接管(6)另一端的按摩滚轮(3),所述的按摩滚轮(3)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的连接管(6)上,所述的按摩滚轮(3)包括复数个相互层叠设置的按摩块(21),所述的按摩块(21)具有复数个按摩面(22),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的按摩块(21)的按摩面(22)相交错设置。本发明解决了原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安全高效、携带方便的面部按摩棒。
文档编号A61H15/00GK101884586SQ201010217220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5日
发明者曾雪鹏 申请人:苏州工业园区博友钛钢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