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577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尤其是一种以中药药物为原料制成的治疗痔疮的汤剂。
背景技术
各种原因引起的外痔、内痔、混合痔、肛裂、肛门脓肿、脱肛等痔疮病症是严重影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的常见病。它具有反复治、反复发作的特点,有“十人九痔、十痔九不治” 的说法。现有的药物都以消炎、止血等对症治疗为主,经治疗无明显痛苦后,痔核仍然存在。 且止血药有留淤之弊,仍有淤血,当吃刺激性食物或“上火”后,便容易再次发作。手术疗法病人痛苦大,且容易引起并发症和后遗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汤剂,炙黄芪3 15 1 量份
炙甘草8 10 1 量份
炒山药10 --30重量份
党参10 --20重量份
红花5 10 1 量份
川弯3 10 1 量份
炙鳖甲10 --15重量份
牡蛎15 --30重量份
皂角刺3 10 1 量份
槐米10 --15重量份
柴胡3 10 i 量份
升麻2 6重量份。这种药物健脾补气,软坚散结,活血通经,散瘀行气消肿,升举阳气,增加血管韧性,迅速软化甚至消除痔核,快速止血,治疗效果好,解决了传统治疗药物只消炎而痔核仍存在的缺陷,且服用方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本发明之药物的制备方法是,以克为单位,按上述配比称取各原料药物。将各原料药物放入砂锅内加凉水浸泡1小时,先大火煮沸,然后文火煎制45分钟,倒出药液,再向药物中加水煮两遍。第二、第三遍煎制时间分别为30分钟、20分钟,将三遍所得药液混合后,一次性喝完。连服4天。服用时,如药液较凉,可进行加热,药液越热效果越好。可用热盐水熏洗肛部进行辅助治疗。有肛裂时可涂红霉素眼药膏以防止细菌感染。所述的炙黄芪、炙甘草采用蜜炙,炙鳖甲采用醋炙。炒山药的炮制方法是,先将麸皮均勻撒布于热锅内,俟烟起,加入山药片拌炒至淡黄色为度,取出,筛去麸皮,放凉(每山药片100片,用麸皮10斤)。为表明本发明之药物的临床效果,用100例使用常用药物槐角丸和200例使用本发明之汤剂进行治疗的病例进行了对比。试验组200例。其中男140例、女60例。年龄20-65岁。病例中,内痔70例、外痔70例、混合痔60例。服用本发明之药物,用药方法同上述。服用本发明之汤剂时,不要使用任何消炎药品,以免延长治疗时间。对照组100例。其中男70例,女30例。年龄20_65岁。病例中,内痔35例、外痔 35例、混合痔30例。服用槐角丸。服用方法一日三次,一次一丸。上述病例均为临床确诊病例。试验组、对照组中的病人外痔、内痔、混合痔的比例基本相当,年龄、病情等情况也基本相当,有可比性。两组分别治疗15天后,进行疗效对比。 分别在治疗结束半年、1年、2年、3-5年后追访,了解复发情况。疗效判断标准按照1975年全国肛肠学术会议制订的统一标准,(1)痊愈症状 (便血、脱出或疼痛)消失,检查痔已消失。( 好转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检查痔已明显缩小。( 无效症状及形态与治疗前无变化。疗效情况见下表。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汤剂,炙黄芪3 ‘15 1■量份炙甘草8 ‘10 1■量份炒山药10 ‘ 30重量份党参10 ‘ 20重量份红花5 ‘10 1■量份川芎3 ‘10 1■量份炙鳖甲10 ‘ 15重量份牡蛎15 ‘ 30重量份皂角刺3 ‘10 1■量份槐米10 ‘ 15重量份柴胡3 ‘10 1■量份升麻2 ‘6重量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它是由炙黄芪、炙甘草、炒山药、党参、红花、川芎、炙鳖甲、牡蛎和升麻等为原料制成。这种汤剂健脾补气,软坚散结,活血通经,散瘀行气消肿,升举阳气,增加血管韧性,迅速软化甚至消除痔核,快速止血,治疗效果好,解决了传统治疗药物只消炎而痔核仍存在的缺陷,且服用方便。
文档编号A61K35/56GK102309658SQ20101022341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5日
发明者李福刚 申请人:李福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