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96937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头痛,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全世 界大约有2.4亿偏头痛患者,按1988国际头痛协会(IHS)诊断标准进行调查,美国患病率 女性为17. 6%,男性为6%,我国1983年六大城市调查偏头痛年发病率20. 2/10万,患病率 523. 9/10万。WHO认为,重度偏头痛居最常见的使人丧失工作能力的内科疾病的前20位。目前西医对偏头痛发病的确切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虽然一些西药如 5_羟色胺受体激动剂、麦角胺类药、非留体抗炎药和阿片类止痛药在缓解偏头痛急性发作 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但仅仅是对症治疗,不能根治,而且,这些对症治疗并不是对所有偏 头痛患者都有效。因此,深入开展对偏头痛的研究,研制更有效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偏头痛属于祖国医学“头痛”、“头风”等范畴,我国古代医家对其症状、病因病机等 有着丰富的论述。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头面风候》首先提出“头风”的病证,《症因 脉治》指出“伤风头痛或半边偏痛,皆因风冷所吹,遇风冷则发”。中医学认为“巅高之上,惟 风可到”,可见风邪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因素。风为“六淫之首”、“百病之长”,易挟寒邪为患, 寒为阴邪最易损伤阳气,清阳受阻,寒凝血瘀,经脉不畅,则绌急而痛。本病反复发作,缠绵 难愈,日久便会耗损阳气。有学者认为脾肾阳虚是本病发生的基础。可见“风”、“寒”、“瘀” 在本病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几千年以来,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具有 独特的优势。目前治疗偏头痛的中成药多从平肝、活血、祛风立法,少有温通活血处方。因 此,开发具有温通活血、祛风止痛功效的中成药用于治疗偏头痛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整个配 方以温通为主,既能清利头目,增强治疗头痛的效果,又可佐制该方的温散之性,在治疗偏 头痛的同时,照顾到了偏头痛患者的胃肠症状,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所述中药的 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组成川芎187 563、白芷187 563、吴茱萸93 280和 薄荷脑4. 1 12. 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中药的配方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川芎375、白芷375、吴茱萸187 和薄荷脑8.3。进一步,所述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成胶囊。进一步,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重量份数的以下各原料川芎187 563、白芷187 563、吴茱萸93 280和薄荷脑4. 1 12. 4 ;2)将川芎和白芷粉碎成粗粉,按照渗漉法,用4 12倍量80%乙醇作溶剂,浸渍 12 36h后,进行渗漉,收集漉液,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状,加入1倍量糊精,混勻,用 95%乙醇为湿润剂,制成颗粒,于60°C以下干燥、整粒,备用;3)将吴茱萸用7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提取1 3小时,第二次提取0. 8 2. 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状,于-0. 09Mpa -0. 07Mpa的真空度,小 于75°C下减压干燥,得干浸膏,备用;4)将薄荷脑溶于乙醇,用5 15倍量倍他环糊精包合,于40°C搅拌下包合0. 8 2. 5h,放置,沉降,滤过,收集沉淀物,洗涤,干燥,备用;5)将吴茱萸干浸膏和薄荷脑倍他环糊精包合物混合粉碎,过60目筛,加95%乙 醇,制成颗粒,60°C以下干燥,整粒,与川芎、白芷颗粒混勻,制成颗粒,装入胶囊,即得。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用8倍量80%乙醇作溶剂优选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第一次优选提取2小时,第二次优选提取1. 5小时。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优选用10倍量倍他环糊精包合,于40°C搅拌下优选包合 1. 5小时。进一步,所述胶囊为1号胶囊。本发明中药的使用方法一次4粒,一日3次,12周一个疗程。本发明配方的中药中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白芷与活血药配伍使用,可加强 其活血作用,并能宣清窍,使窍通血活而痛止;吴茱萸能够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用治厥阴头痛;薄荷脑具有疏风、清热、解毒等功效,薄荷脑性窜,与温性药物相伍,既可增 加止痛的效果,又可防其过于温散而伤阴。本发明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功效温经活血、祛风止痛。川芎、白芷、吴茱萸和薄荷 的配合使用,使整个配方以温通为主,既能清利头目,增强治疗头痛的效果,又可佐制该方 的温散之性,在治疗偏头痛的同时,照顾到了偏头痛的胃肠症状,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同 时具有较好的镇静、催眠作用,对偏头痛的伴随症状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 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的配方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川芎375、 白芷375、吴茱萸187和薄荷脑8. 3。准确称取各原料的重量如下川芎375克、白芷375克、吴茱萸187克和薄荷脑 8. 3克;将川芎和白芷粉碎成粗粉,照渗漉法(中国药典附录10),用8倍量80%乙醇作溶 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漉液,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状,加入1倍量糊精,混 勻,用95%乙醇为湿润剂,制成颗粒,60°C以下干燥,整粒,备用;吴茱萸用70%乙醇回流提 取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 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状,于真空 度-0. 08Mpa,75°C以下减压干燥,得干浸膏,备用;薄荷脑溶于乙醇,用10倍量倍他环糊精 包合,于40°C搅拌下包合1. 5小时,放置,沉降,滤过,收集沉淀物,洗涤,干燥,备用。将吴茱萸干浸膏和薄荷脑倍他环糊精包合物混合粉碎,过60目筛,加95%乙醇,制成颗粒,60°C以 下干燥,整粒,与川芎、白芷颗粒混勻,装入1号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实施例2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的配方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川芎187、 白芷187、吴茱萸93和薄荷脑4. 1。准确称取各原料的重量如下川芎187克、白芷187克、吴茱萸93克和薄荷脑4. 1 克;将川芎和白芷粉碎成粗粉,照渗漉法(中国药典附录10),用4倍量80%乙醇作溶剂, 浸渍12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漉液,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状,加入1倍量糊精,混勻, 用95%乙醇为湿润剂,制成颗粒,60°C以下干燥,整粒,备用。吴茱萸用70%乙醇回流提取 二次,第一次1小时,第二次0. 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状,于真空 度-0. 07Mpa, 75°C以下减压干燥,得干浸膏,备用;薄荷脑溶于乙醇,用5倍量倍他环糊精包 合,于40°C搅拌下包合0. 8小时,放置,沉降,滤过,收集沉淀物,洗涤,干燥,备用。将吴茱萸 干浸膏和薄荷脑倍他环糊精包合物混合粉碎,过60目筛,加95%乙醇,制成颗粒,60°C以下 干燥,整粒,与川芎、白芷颗粒混勻,装入胶囊,制成500粒,即得。实施例3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的配方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川芎563、 白芷563、吴茱萸280和薄荷脑12. 4。准确称取各原料的重量如下川芎563克、白芷563克、吴茱萸280克和薄荷脑 12. 4克;将川芎和白芷粉碎成粗粉,照渗漉法(中国药典附录10),用12倍量80%乙醇作 溶剂,浸渍36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漉液,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状,加入1倍量糊精, 混勻,用95%乙醇为湿润剂,制成颗粒,60°C以下干燥,整粒,备用。吴茱萸用70%乙醇回流 提取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 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状,于真 空度-0. 09Mpa,75°C以下减压干燥,得干浸膏,备用;薄荷脑溶于乙醇,用15倍量倍他环糊 精包合,于40°C搅拌下包合2. 5小时,放置,沉降,滤过,收集沉淀物,洗涤,干燥,备用。将吴 茱萸干浸膏和薄荷脑倍他环糊精包合物混合粉碎,过60目筛,加95%乙醇,制成颗粒,60°C 以下干燥,整粒,与川芎、白芷颗粒混勻,装入1号胶囊,制成1500粒,即得。具体试验实施例试验实施例1各项参数的测定1)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1制得的所述的治疗偏头痛中药的胶囊的内容物4g,研 细,加乙醚20分钟,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ImL使溶解, 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川芎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05版药 典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 μ 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 烷-乙酸乙酯(9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 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2)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1制得的所述的治疗偏头痛中药的胶囊的内容物4g,研 细,加乙醚80mL,加热回流4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ImL使溶解,作 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分别制成每ImL含Img的溶 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05版药典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 各5y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C 90°C)_乙醚-氯仿(3 2 1)为展开剂,25°C以下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 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3)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中药的胶囊的内容物2g,研细,加乙 醇1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吴茱萸对照药材0. 5g,同法制 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05版药典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5y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醇-三乙胺(19 5 1 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 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4)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中药的胶囊的内容物2g,研细,加石 油醚10mL,密塞,振摇10分钟,放置2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薄荷脑对照 品,加石油醚制成每I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00版药典一部 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二种溶液各10y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 酸乙酯(8 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茴香醛试液,在105°C加热至斑点显色清 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具体结果如表 1所示。表1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中药的各项参数规定 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符合胶囊剂项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 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L)。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2-3制得的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进行测定,得到相似的结果。试验实施例2含量测定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05版药典一部附录VI D)测定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治 疗偏头痛中药的含量。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
6(47 5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0nm。理论塔板数按吴茱萸碱计算应不低于7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 每ImL约含0. 05mg的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研细,取2. O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 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摇勻,滤过,取续滤液,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 μ 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 即得。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每粒含吴茱萸以吴茱萸碱(C19H17N3tl)和 吴茱萸次碱(C16H13N3tl)计,不得少于0. 33mg。结果表明每粒含吴茱萸碱及吴茱萸次碱为0. 41mg,符合要求。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2-3制得的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进行测定,得到相似的结果。试验实施例3微生物限度检查根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对本口服制剂进行微生物限 度检查,以判定制剂及其原、辅料受到微生物污染的程度,包括染菌量及控制菌的检查。随机抽取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细菌培养温度为30°C 35°C,霉菌、 酵母菌培养温度为23°C 28°C,控制菌培养温度为36 士 1°C。1)供试品的检验量每批供试品的检验量为10g,供试品均取自2个以上的包装单位。2)供试液的制备称取供试品10g,置0. 9%无菌氯化钠溶液IOOmL中,用乳钵研磨,混勻后为供试液。3)对照用菌液对照菌株为大肠杆菌[CMCC(B) 44 102]、沙门氏菌〔CMCC (B) 50 094〕、铜绿假单胞 菌〔CMCC (B) 10 104〕及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 (B) 26 003〕。取相应菌株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1白金耳,接种至营养肉汤培养基 内,培养18 20小时后,稀释至1 106。对照菌的加入量为50 100个。4)检查方法(1)细菌、霉菌与酵母菌计数采用平皿菌落计数法。取均勻供试液,进一步稀释成1 IO2的稀释度。分别取两级10倍稀释的供试液 各lmL,置直径约90mm的平皿中,再注入约45°C的培养基约15mL,混勻,待凝固后,倒置培 养,每稀释度作2个平皿。细菌计数用营养琼脂培养基,霉菌计数用虎红琼脂培养基。菌数测定阴性对照试验取供试验用的稀释剂各lmL,置4个无菌平皿中,分别按细菌、霉菌计数用的培养 基制备平板、培养、检查,不得长菌。细菌培养时间为48小时,分别在24及48小时点计菌落数,以48小时菌落数为准。 霉菌、酵母培养时间为72小时,分别在48及72小时点计菌落数,一般以72小时菌落数为准。营养琼脂平板点计细菌菌落数,虎红琼脂平板点计霉菌菌落数,酵母浸出粉胨葡 萄糖琼脂平板点计酵母菌菌落数。菌落如蔓延生长成片,不计在内。点计后,计算各稀释级的平均菌落数,按菌数报告规则报告菌数。(2)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检查取供试液IOmL(相当供试品Ig),直接接种,经增菌分离培养后,进行革兰氏染色、 生化试验与血清凝集试验项检查。取胆盐乳糖培养基3份,每份各IOOmL, 2份分别加入规定量的供试液,其中1份加 入对照菌液作阳性对照,第3份加入与供试液等量的稀释剂作阴性对照。培养18 24小 时。阴性对照应无菌生长。其余2份培养物划线接种于曙红亚甲蓝琼脂平板或麦康凯琼脂 平板,培养18 24小时。当阳性对照的平板呈阳性菌落时,供试品的平板无菌落生长,或 有菌落但不同于大肠杆菌的特征,判为未检出大肠杆菌。5)结果判断细菌菌落数应小于1000个/g、霉菌与酵母菌菌落数应小于100个/g、大肠杆菌应 不得检出,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表2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的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 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2-3制得的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进行测定,得到相似的结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1-3所述的治疗偏头痛中药的微生物限度复合要求。试验实施例4稳定性验证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XIX C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要求对本发明 实施例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继续进行12月、18月和24月的留样观察,考察了本发明 所述的治疗偏头痛1)样品 J(1)对照才对照样品吴茱萸碱薄荷脑对照药材川芎吴茱萸
的中药的稳定性。
义器及试剂 _品
批号=802-9401 批号0909-200006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批号0918-200004 批号0728-200005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2)样品样品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3)仪器安捷伦高效液相测定仪;ZB-IC型药物崩解仪;电热恒温干燥箱;细菌培养箱;霉 菌培养箱等。(4)试剂甲酸、乙醇、乙酸乙酯、甲苯、二氯甲烷、冰醋酸、甲醇、正丁醇等,均为分析纯;硅胶 G 层析用。2)考察项目性状、鉴别、检查(水分、崩解时限、重量差异、微生物限度)。结果表明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中药的12月、18月和24月的样品, 性能温度,符合要求,微生物指标也符合要求。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2-3制得的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进行测定,得到相似的结果。结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在常温下保存18个月外观和内在 质量很稳定,24个月时个别胶囊有吸潮现象,初步确定为室温,密封,干燥处保存,有效期 暂定为18个月(1.5年)。具体应用试验例试验例1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对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的影响a.实验材料1)动物无特定病原体级(Specificpathogen Free =SPF)大白鼠(Sprague Dawley, SD),雌雄兼用,体重200 228g,北京维通利华动物实验技术公司提供,许可证号为 SCXK(京)2007-0001。分笼饲养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实验动物室(清洁 级),温度23 25°C,湿度40 % 60 %,无菌棒状饲料喂养,自由饮水。2)药品与试剂受试药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成人(以70Kg计)临床用量 11. 35g生药/天,按照“试验动物与人按体表面积比等效量换算比率”,试验用治疗偏头痛 的中药大鼠等效剂量=11. 35X0. 018X1000/200 = 1. 022g/Kg,取 0. 341g/Kg、l. 022g/Kg、 3.065g/Kg分别作为大鼠试验的小、中、大剂量。分别用去离子水配成34. lmg/mL、102. 2mg/ mL、306. 5mg/mL 的溶液。阳性对照药琥珀酸舒马普坦片,商品名尤舒,规格25mg/粒,2粒/盒,国药准字 H20030086,产品批号10_070101,先声药业有限公司。琥珀酸舒马普坦片,按成人25mg/ 粒,发作时每次2粒,相当于大鼠每日剂量为4. 5mg/Kg,用去离子水配成0. 45mg/ml的浓度。 复方羊角胶囊,内蒙古伊泰丹龙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061006。复方羊角胶囊按成人 0. 25g/粒,每日3次,每次5粒,用去离子水配成33. 75mg/ml的浓度。试剂硝酸甘油注射液,国药准字H11020289,规格lmL:5mg,10支/盒,产品 批号20071127,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氯化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11021192,规格 500mL:4. 5g,产品批号0711212W,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水合氯醛,为分析纯,批号050308,北京化学试剂公司提供,用去离子水配成3. 5%浓度,麻醉剂量为lmL/100g。试剂盒碘[125I]6-酮-前列腺素Fla放射免疫分析药盒,批号20080430,北京 普尔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碘[125I]血栓烷B2放射免疫分析药盒,批号20080430, 北京普尔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碘[125I]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放射免疫分析药盒, 批号20080430,北京普尔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碘[125I]内皮素放射免疫分析药 盒,批号20080430,北京普尔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一氧化氮(NO)测试盒,批号 20080405,考马斯亮兰蛋白测定试剂盒,批号20080408,均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 供;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批号20080516,BioSource Europe S. Α.提供; 5_ 羟色胺(Serotonin,5-ΗΤ),批号20080516,BioSource Europe S. Α.提供。3)仪器电子天平,型号JA1003N,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超大功率磁力搅拌器 S-6,功率40W,北京金北德工贸有限公司生产。LGR10-4. 2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生产。 DY89-I型电动玻璃勻浆机,编号9309,宁波新芝科器研究所生产。Sn_69513型免疫计数 器,上海核所日环光电仪器有限公司生产。SK-I混勻器,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生产。722N 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XHF-I内切式高速分散器,上海金达 生化仪器厂生产。芬兰移液器,上海雷勃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HH-4恒温水浴锅,常州国 华电器有限公司生产。80-2型低速离心机,上海手术器械厂生产。100°C水浴锅,北京市医 疗设备厂生产。塞多利斯BSllOS电子秤,德国塞多利斯公司生产。b.方法与结果1)方法1.1分组、给药将SD大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12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琥珀酸舒马普坦 片组、复方羊角胶囊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大、中、小剂量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均每日灌 胃生理盐水lmL/100g;琥珀酸舒马普坦片组,复方羊角胶囊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大、中、 小剂量组,各予相应浓度的药物溶液,每日灌胃lmL/100g。1.2 造模连续给药5天,第6天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在给药后半小时按硝酸甘油法 (Tassorelli等报道)腹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10mg/Kg),复制偏头痛模型,连续3天。1.3行为学观察指标末次造模(第8天)后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4小时,以大鼠挠头次数为观察 指标。1.4取材与标本处理1. 4. 1取血造模4小时后,将大鼠以水合氯醛麻醉,取下腔静脉血2mL,注入含有 7. 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0 μ L和抑肽酶40 μ L的冰冷离心试管中,轻轻摇勻,4°C、3000r/ 分钟,离心10分钟,分别分离出0. SmL (供CGRP和ET检测用)和0. 2mL抗凝血浆(供5-HT 检测用);取下腔静脉血2M1,注入含有消炎痛-EDTA. Na2液约0. 2mL的冰冷离心试管中(供 TXB2和6-Keto-PGFi α检测用),轻轻摇勻,4°C、3000r/分钟,离心10分钟,分离出抗凝血 浆0. 5mL,所有抗凝血浆按编号放入_86°C低温冰箱中贮存、备用。1. 4. 2取脑组织取血后,即刻将动物断头处死,取脑,去除脑膜和血管,分离出含
10脑干、丘脑、下丘脑区域的脑组织约600mg,锡泊纸上称重,加预冷的0. 9%的生理盐水ImL 和IN冰醋酸0. 5mL于勻浆器中进行勻浆,再用IN氢氧化钠0. 5mL中和,脑组织浓度为20%, 4°C、3500r/分钟,离心30分钟。分别取上清液各0. 5mL,供NO和5-HT、NE检测用,所有上 清液按编号放入_86°C低温冰箱中贮存、备用。1.5指标检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血栓素 B2 (TKB2)、6_酮-前列腺素Fl α ^-Keto-PGF1 α)、5_羟色胺(5-ΗΤ)、脑组织5-ΗΤ及去甲肾上 腺素(NE)。采用比色法测定脑组织Ν0,均由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免所负责检测。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SPSS公司开发的软件,英文全称为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意为“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进行分析。方差不齐 数据取对数变换,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实验结果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 各给药组与模型组间进行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法(student-Newman-Keuls :SNK),双侧检 验,显著性差异P <0. 05。2)结果2. 1对末次造模4小时内大鼠挠头次数的影响硝酸甘油连续3天造模,末次造模后对各组挠头次数连续观察4小时,结果见表3。 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 <0.05),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 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 < 0. 05)。表3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对末次造模4小时内大鼠挠头次数 的影响(x±SD^/4h) 注Δ表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Ρ < 0. 05,★表示与模型组比较Ρ < 0. 05。
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2-3制得的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进行试验,得到相似的结果。2. 2对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表4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对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单胺类神 经递质含量的影响(又± SD, pg/mL) 注Δ表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Ρ < 0. 05,★表示与模型组比较Ρ < 0. 05。从表4可以看出模型组血5-ΗΤ、脑组织5-Η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显 著性差异(P < 0. 05),各给药组血5-ΗΤ、脑组织5-Η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显著性 差异(P < 0. 05)。各组脑组织NE含量两两比较没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 > 0. 05)。说明 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具有提高脑组织及血5-ΗΤ的作用。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2-3制得的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进行测定,得到相似的结果。2. 3对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脑组织NO含量的影响
12
共收集84只大鼠脑组织勻浆样本,运用考马斯亮兰法对蛋白含量进行测定,样本 需要量较大,含量较少的组织勻浆样本不能检测,所以各组均有样本缺失,结果如表6所
7J\ ο表5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对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脑组织NO 的影响(X 土 SD, μ mol/gprot) 从表5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各剂量组有降低硝酸 甘油型偏头痛大鼠脑组织NO含量的趋势,但各组脑组织NO含量两两比较没有统计学显著 性差异(P > 0. 05)。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2-3制得的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进行试验,得到相似的结果。2. 4对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血CGRP、TXB2^-Keto-PGF1 α含量的影响表6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对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血CGRP、 TXB2^-Keto-PGF1 α 含量的影响(S土 SD,pg/mL)
13 从表6可以看出,各组大鼠血浆CGRP、TXB2、6-Keto-PGFla含量两两比较均没有统 计学显著性差异(P > 0. 05)。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2-3制得的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进行试验,得到相似的结果。2. 5对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血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共收集84只大鼠抗凝血浆,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ET含量,较少的抗凝血浆不能 检测,模型组、琥珀酸舒马普坦片组各缺1样本,具体结果如表7所示。表7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对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血ET含 量的影响(X 土 SD,pg/mL) 从表7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各剂量组有提高血ET 含量的趋势,但各组大鼠血ET含量两两比较没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 > 0. 05)。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2-3制得的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进行试验,得到相似的结果。试验例2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对“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 变学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a.实验材料1)动物SPF级SD大鼠84只,体重260 280g,雌雄各半,购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 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编号SCXK(军)2002-001)。分笼饲养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实验动物室(清洁级),温度23 25°C,湿度40% 60%,无菌棒状饲 料喂养,自由饮水。2)药品与试剂受试药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制剂室提供,批号 20080303。成人(以70Kg计)临床用量11. 35g生药/天,按照“试验动物与人按体表面积 比等效量换算比率”,试验用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大鼠等效剂量=11.35X0.018X 1000/200 =1. 022g/kg,取0. 341g/Kg、l. 022g/Kg、3. 065g/Kg分别作为大鼠试验的小、中、大剂量。分 别用去离子水配成34. lmg/mL、102. 2mg/mL、306. 5mg/mL的溶液。阳性对照药阿司匹林肠溶片,商品名拜阿司匹灵,规格100mg/片,30片/盒, 进口药物注册证号H20050059,产品批号BTA6E91,BayerHealthCare AG生产,按成人 100mg/d量计,相当于大鼠每日剂量为9mg/kg,用去离子水配成0. 9mg/mL的浓度;复方羊 角胶囊,内蒙古伊泰丹龙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061006。复方羊角胶囊按成人0.25g/ 粒,每日3次,每次5粒,用去离子水配成33. 75mg/mL的浓度。试剂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规格lmL/支,10支/盒,产品批号071102,广州白 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氨基甲酸乙酯(乌拉坦),产品批号040427,北京化学试剂 公司提供。二磷酸腺苷(ADP),产品批号9908128,上海丽珠东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氯化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11021192,规格500mL:4. 5g,产品批号0711212W,北京双鹤药 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试剂盒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测定试剂盒,产品批号1320091,上海太阳生物技 术公司提供。3)仪器PA-3210血小板聚集仪,日本DIC京都第一科学生产;LBY-N6A自动清洗旋转粘度 计,北京普利生公司生产;LBY-NWl毛细管粘度计,北京普利生公司生产;PRECIL C2000-4 血液凝聚仪,北京普利生公司生产;KH-120M微量毛细管离心机,日本KUBOTA HEMATOCRIT 生产;LXJ-II离心沉淀机,上海医用分析仪器厂生产JA1003N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 器有限公司生产。b.方法与结果1)方法1.1分组、给药将SD大鼠随机分成7组,雌雄各半,每组12只,分为正常对照组、肾上腺素模型 组、阿司匹林组、复方羊角胶囊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大、中、小剂量组。正常对照组、肾上腺 素模型组均每日灌胃生理盐水lmL/100g;阿司匹林组,复方羊角胶囊组、治疗偏头痛的中 药大、中、小剂量组,各予相应浓度的药物溶液,每日灌胃lmL/100g。1.2 造模连续给药5日后造模,第5日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动物按照《中药药理研究 方法学》中的方法,灌胃后1小时按体重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0. lmL/100g,2小时后将大 鼠置于4°C水浴5分钟,隔2小时再皮下注入同量盐酸肾上腺素,复制“血瘀证”模型大鼠模 型。次日晨灌胃给药1小时后,200g/L乌拉坦麻醉下腹主动脉取血,于2小时内检测指标。1.3指标检测1. 3. 1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各组大鼠于造模后次日晨分别用200g/L乌拉坦 麻醉,由腹主动脉取血,枸橼酸钠溶液抗凝(体积比1 9)。取700ul全血缓慢加入仪器测 定杯中,37°C预温1分钟,测定10、50和200s-l的全血粘度。部分血浆用作血浆粘度测定, 采用毛细管法测定红细胞压积,采用Clauss凝固法按试剂盒中说明测定纤维蛋白原(FIB)含量。1. 3. 2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由腹主动脉取血,枸橼酸钠溶液抗凝(体积比 1 9),1000r/分钟离心10分钟,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RP),取一定量备用。再将剩余部分 以3000r/分钟离心15分钟,制备贫血小板血浆(PPP),将PRP与PPP按一定比例混合,用血 小板仪将透光度调至4000左右(此时血小板数为3 X912/L),用ADP为诱导剂,采用比浊法 测定一定时间内血小板聚集的最大聚集率。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 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X ± SD )表示,进行单因素方 差分析和组间两两比较。双侧检验,显著性差异P < 0. 05。2)实验结果2. 1对大鼠给药前及造模前体重的影响各组大鼠给药前及造模前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各组大 鼠的体重相当,具有组间可比性。(见表8)表8给药前及造模前大鼠体重组间比较(S 士 S )
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2-3制得的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进行试验,得到相似的结果。2.2对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全血及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 集率均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 <0.05)。表明模型大鼠的 血液流变学出现粘、浓、凝、聚的血瘀状态,提示急性血瘀证大鼠模型建立成功。表9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对血瘀证大鼠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 的影响(S士 S) 注▲表示与模型组比较P < 0. 05,#表示与阿斯匹林组比较P < 0. 05,■表示与复方羊角胶囊比较P< 0.05。由表9中结果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大剂量能明显降低 大鼠全血高、中、低切粘度和血浆粘度,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 < 0. 05)。 治疗偏头痛的中药中剂量能明显降低全血高、中切粘度和血浆粘度,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 计学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小剂量能降低全血高切粘度,与模型组比 较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 < 0. 05),可降低全血中切粘度和血浆粘度,与模型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 > 0. 05)。阿司匹林组能明显降低大鼠全血高、中、低切粘度和血浆粘度,与模型组比较具有 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 <0.05);阿司匹林组的全血高、中、低切粘度和血浆粘度低于治疗偏 头痛的中药大、中、小剂量组和复方羊角组,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 < 0. 05)。复方羊角组能降低大鼠全血低切粘度和血浆粘度,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显著 性差异(P <0.05),可降低全血高、中切粘度,与模型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 0.05);复方羊角组的全血高、中、低切粘度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大、中、小剂量组比较没有 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 >0.05);其血浆粘度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大剂量组比较,具有统计 学显著性差异(P < 0. 05),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中、小剂量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P > 0. 05)。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2-3制得的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进行试验,得到相似的结果。表10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对血瘀证大鼠红细胞压积、纤维蛋 白原的影响(S士 S) 注▲表示各组与模型组比较P < 0. 05,#表示与阿斯匹林组比较P < 0. 05。由表10中结果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大、中剂量能明显 降低大鼠的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 < 0.05)。 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小剂量能明显降低红细胞压积,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 < 0. 05);可降低纤维蛋白原,与模型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 > 0. 05)。阿司匹林组能明显降低大鼠的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 学显著性差异(P <0.05)。阿司匹林组的红细胞压积低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中、小剂量 组和复方羊角组,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 <0.05)。阿司匹林组的纤维蛋白原低于治 疗偏头痛的中药大、中剂量组和复方羊角组,没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 >0.05)。复方羊 角组能明显降低大鼠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 <0. 05)。复方羊角组的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大、中、小剂量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 > 0. 05)。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2-3制得的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进行试验,得到相似的结果。2. 3对急性血瘀证大鼠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表11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对血瘀证大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的影响(S土 S) 注▲表示各组与模型组比较P < 0. 05,#表示与阿斯匹林组比较P < 0. 05。由表11中结果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大、中、小剂量和阿 司匹林组、复方羊角组均能明显降低大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显 著性差异(P < 0. 05)。阿司匹林组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低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大、中、小剂 量组和复方羊角组,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 <0.05)。复方羊角组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大、中、小剂量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 > 0. 05)。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2-3制得的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进行试验,得到相似的 结果。毒理、药理、药效评价结论1、药理、药效评价(1)治疗偏头痛的中药镇痛作用研究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通过多普勒测定大鼠脑血流 量,研究本发明上述实施例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对大鼠血流量的影响作用,结果表 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均能明显增加大鼠 的脑血流量,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①热板法研究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的镇痛作用;②醋酸扭体法研究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的镇痛作用。结果表明中剂量组、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的热板痛阈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延长,组 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说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
20药对物理刺激所致的疼痛具有很好的镇痛作用;对冰醋酸引起的化学刺激,本发明上述实 施例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能明显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并且提示随剂量增加,作用增强。(2)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对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协同催眠作用结果以安定组的催眠作用最强,催眠发生率达87.5%,效果优于生理盐水组、复 方羊角胶囊组、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剂量组的催眠作 用次之,达62.5%,与安定组、复方羊角胶囊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优于生理盐水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的 催眠作用相当,催眠发生率均为50%,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复方羊角胶囊的催眠发生率为31. 25%,与生理盐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对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作用通过多普勒测定大鼠脑血流量,研究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对大鼠血流 量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的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均能 明显增加大鼠的脑血流量,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2-3制得的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进行上述试验,得到相 似的结果。2、毒理试验情况(1)急性毒性试验根据《新药审批办法》的要求,实验采用与临床给药途径一致的给药方法灌胃给 药,给予本发明上述实施例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由于测不出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的 计算半数致死剂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故进行动物最大给药量测定试验,测得其 对小鼠经口最大给药量为151. 2g生药/kg,相当于临床拟人用量0. 227g生药/kg (成人体 重按60kg折算)的799倍。结果显示经口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后,20只小鼠7日内均未出现中毒反应和死 亡,一般情况良好,毛色正常,活动自如,进食、饮水及二便正常。解剖肉眼观察动物各器官 均未发现明显颜色及形态改变;表明急性毒性低,口服安全。(2)长期毒性试验结果显示①在给药13周,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小、中、大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血 液学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在给药26周,中剂量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 (PCT)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大剂量组PLT、PCT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综合分析提示, 这种中剂量组的PLT、PCT波动无实际意义。在给药26周,大剂量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明显低于对照组,中剂量组以及大剂量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剂量 组和大剂量组MPV、PDff明显低于对照组。停药4周后,大剂量组RDW明显高于对照组。以 上这些均属于正常范围值内的波动,无实际意义。血液学其他指标与同期的对照组比较,均 无显著性意义。②在给药13周以及26周,大剂量组血尿素氮(BUN)皆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 提示该药大剂量对肾小球功能可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临床试验时应关注患者肾 小球功能的变化。停药4周后,该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在给药26周,中剂量组谷草转氨酶(AST)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给药13周大剂量组尿酸(UAC),以及在给药26周中剂 量组UA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给药13周,大剂量组葡萄糖(GLU)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在 给药26周,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GLU明显低于对照组。在给药13周,大剂量组总蛋白(TP) 和白蛋白(ALB)皆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给药26周,中剂量组以及大剂量组T-BIL明显低于 对照组。停药4周后,中剂量组TP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的变化均在正常波动范围之 内,无实际意义。血液生化学其他指标与同期的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③给大鼠连续灌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13周、26周和停药4周,大鼠的外观体征、行 为活动、体重、进食以及大小便等皆正常。无一例大鼠死亡。大鼠主要器官的脏器系数均无 明显改变。对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胰腺、胸腺、甲状腺、脑、脊髓、淋巴结、前列腺、睾丸、 附睾、卵巢、子宫、胃、十二指肠、回肠、结肠、膀胱等22种脏器进行病理检查,未见由药物引 起的病理形态学损伤。结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大剂量19. 44生药/kg(相当临床 用量的102倍)对肾小球功能可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停药4周后,BUN组间比较无显著性 差异,而中剂量9. 72g生药/kg (相当临床用量的51倍)、小剂量4. 86g生药/kg (相当于临 床用量的25. 5倍)未见明显影响,在临床试验时应关注患者肾小球功能的变化。(3)病理结论(1)各期各给药组和对照组大鼠各脏器组织以及神经系统形态学所见相 似;(2)免疫系统形态学所见未见异常;(3)未见由药物中毒所导致的神经组织、实质性脏 器及实质细胞变质性改变,以及由药物中毒所导致的炎症反应。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2-3制得的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进行上述试验,得到相 似的结果。因此,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治疗头痛有效,安全且没有毒副作用,在 治疗偏头痛的同时,能够照顾到偏头痛患者的胃肠症状,对偏头痛患者的伴随症状亦有较 好的治疗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 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组成川芎187~563、白芷187~563、吴茱萸93~280和薄荷脑4.1~1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配方中各原料 的重量份数为川芎375、白芷375、吴茱萸187和薄荷脑8. 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偏头痛的中药 制成胶囊。
4.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重量份数的以下各原料川芎187 563、白芷187 563、吴茱萸93 280、薄 荷脑4. 1 12. 4 ;2)将川芎和白芷粉碎成粗粉,按照渗漉法,用80%乙醇作溶剂,浸渍后,渗漉,收集漉 液,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状,加糊精混勻,再用95%乙醇为湿润剂,制成颗粒,最后干 燥、整粒,备用;3)将吴茱萸用7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合并煎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状,再 减压干燥,得干浸膏,备用;4)将薄荷脑溶于适量乙醇,用倍他环糊精包合放置,沉降滤过,收集沉淀物,洗涤、干 燥,备用;5)将吴茱萸干浸膏和薄荷脑倍他环糊精包合物混合粉碎,过60目筛,加95%乙醇,制 成颗粒,干燥、整粒,与川芎、白芷颗粒混勻,制成颗粒,干燥,整粒,与川芎、白芷颗粒混勻, 装入胶囊,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为1号胶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的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组成川芎187~563、白芷187~563、吴茱萸93~280和薄荷脑4.1~12.4;所述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1)按上述配比称取各原料;2)将川芎和白芷,粉碎,渗漉,浓缩,制成颗粒,干燥,整粒;3)将吴茱萸,提取,减压干燥,得干浸膏;4)将薄荷脑,包合,干燥;5)将吴茱萸干浸膏和薄荷脑倍他环糊精包合物混合粉碎,过筛,制成颗粒,干燥,整粒,与川芎、白芷颗粒混匀,装入胶囊。
文档编号A61P25/06GK101919926SQ20101025282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3日
发明者范吉平 申请人:范吉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