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幼儿因受寒而腹泻的中药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6992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幼儿因受寒而腹泻的中药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幼儿腹泻的中药贴。
背景技术
婴幼儿腹泻,又名婴幼儿消化不良,是婴幼儿期的一种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以腹泻、呕吐为主的综合征,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此病治疗得当,效果良好,但不及时治疗以至发生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时可危及小儿生命。此病致病因素分为三方面体质、感染及消化功能紊乱。通常将肠道内感染可引起的腹泻称为肠炎;肠道外感染、喂养不良、气候环境影响所引起的腹泻,称为消化不良。由于孩子脾胃发育尚未完善,消化机能较弱,所以无论是外感六邪,还是饮食内伤,都可能导致脾胃运化失常而出现泄泻。在我国小儿腹泻是居第二位的小儿常见多发病,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目前治疗幼儿腹泻一般采用口服药物、推拿、打针等方法,由于幼儿年龄太小,因此无论采用以上哪种方式,都会因幼儿的不配合而给治疗带来一定的麻烦,有的药物还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长期服用,对幼儿的健康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幼儿腹泻的中药药贴,该药贴使用方便,治疗效果好。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幼儿因受寒而腹泻的中药贴,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吴茱萸2-4、补骨脂2-4、荜茇3-4、丁香5-8、 干姜5-8、铁苋5-8、白术3-5、肉豆蔻5-8、升麻5_8、石榴皮3_5。本发明的加工方法为将各种原料粉碎,过300目筛,然后按常规方法制成膏药贴,每贴用药4-5克。使用时,将药贴贴于患儿的脐孔即神厥穴,二十四小时更换一次。本发明利用药贴来治疗幼儿腹泻,主要是利用幼儿脐部吸收功能旺盛的生理特点,运用贴肚脐的独特方式,避免了孩子打针、吃药的痛苦,同时,由于不经过胃肠吸收,无需经过肝肾代谢,避免了药物可能的副作用。本发明采用纯中药治疗小儿腹泻的外用贴剂,简单方便有效,无副作用。本发明经近百名患儿的使用表明,有效率达92%,治愈率达 92%, 一般M小时后即可见效,3-5贴即可痊愈。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 按重量称取吴茱萸2g、补骨脂2g、荜茇4g、丁香Sg、干姜5g、铁苋5g、白术5g、肉豆蔻5g、升麻Sg、石榴皮3g。将各种原料粉碎,过300目筛,然后按常规方法制成膏药贴,每贴用药4-5克。实施例2 按重量称取吴茱萸4g、补骨脂4g、荜茇3g、丁香5g、干姜Sg、铁苋Sg、白术3g、肉豆蔻Sg、升麻5g、石榴皮5g。将各种原料粉碎,过300目筛,然后按常规方法制成膏药贴,每贴用药4-5克。
实施例3 按重量称取吴茱萸3g、补骨脂3g、荜茇3. 5g、丁香6g、干姜7g、铁苋6g、 白术4g、肉豆蔻7g、升麻6g、石榴皮4g。将各种原料粉碎,过300目筛,然后按常规方法制成膏药贴,每贴用药4-5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幼儿因受寒而腹泻的中药贴,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吴茱萸2-4、补骨脂2-4、荜茇3-4、丁香5-8、干姜5_8、铁苋5_8、白术3_5、肉豆蔻5_8、升麻 5-8、石榴皮3-5。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幼儿因受寒而腹泻的中药贴,其特征是将各种原料粉碎,过300目筛,然后按常规方法制成膏药贴,每贴用药4-5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幼儿因受寒而腹泻的中药贴,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吴茱萸2-4、补骨脂2-4、荜茇3-4、丁香5-8、干姜5-8、铁苋5-8、白术3-5、肉豆蔻5-8、升麻5-8、石榴皮3-5。本发明利用药贴来治疗幼儿腹泻,主要是利用幼儿脐部吸收功能旺盛的生理特点,运用贴肚脐的独特方式,避免了孩子打针、吃药的痛苦,同时,由于不经过胃肠吸收,无需经过肝肾代谢,避免了药物可能的副作用。本发明治疗效果好,治愈速度快,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2370955SQ20101025492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2日
发明者潘立芝 申请人:潘立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