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牙周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722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牙周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牙周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牙周炎是牙周较深层组织的一种慢性破坏性疾病,其症状表现为龈上或龈下有结石附着,牙龈呈暗红色,轻度水肿,有牙周袋,挤压时有脓液溢出。本病多因为菌斑,牙石, 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咬创伤等引起。目前,国内外治疗牙周炎的药物较多,有西药也有中药,但是,存在药物价格高、治疗效果不令人满意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牙周炎的中药,本发明具有理想效果,疗程短,见效快,临床治愈率高,愈后不易复发的特点。一种治疗牙周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桅子50克、黄柏36克、泽泻47克、连翘48克、女贞子20克、升麻23克。上述中药成分中,桅子味苦、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 凉血解毒的功效,主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疳、淋证、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泽泻味甘、淡,性寒,归肾、膀胱经, 有利水渗湿、泄热通淋的功效,主治小便不利、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泄泻、痰饮眩晕等症; 连翘苦、微寒,入心、肺、小肠经,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的功效;女贞子甘、苦、 凉,归肝、肾经,有补益肝肾、明目、清虚热的功效,用于头晕目眩、须发早白、视物昏花、阴虚发热;升麻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配制及服用方法先将各原料药的杂质去除,纳诸药于砂锅中加水1000毫升,煎煮一小时,一日一剂,分两次服用。本发明具有理想效果,疗程短,见效快,临床治愈率高,愈后不易复发的特点。有效率85%,治愈率80%。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一种治疗牙周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桅子 50克、黄柏36克、泽泻47克、连翘48克、女贞子20克、升麻23克。先将各原料药的杂质去除,纳诸药于砂锅中加水1000毫升,煎煮一小时,一日一剂,分两次服用。典型病例1、田某,男,40岁,因长期不注意牙齿卫生,患牙龈炎多年,服用本方剂3副,症状明显变轻,服用5剂,完全治愈,至今不复发。2、孙某,男,35岁,因个人原因,导致上火,牙经常疼,服用本方剂4畐|J,症状明显变轻,服用6剂,完全治愈,至今不复发。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牙周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桅子50克、黄柏 36克、泽泻47克、连翘48克、女贞子20克、升麻23克。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牙周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栀子50克、黄柏36克、泽泻47克、连翘48克、女贞子20克、升麻23克。本发明对治疗牙周炎具有理想效果,疗程短,见效快,临床治愈率高,愈后不易复发。有效率85%,治愈率80%。
文档编号A61P1/02GK102370824SQ201010260429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8日
发明者高英豪 申请人:高英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