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关节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8513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关节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关节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至残率高等特点;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中医认为,关节炎的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而造成这一病机的原因是患者素体虚弱,气血不足,腠理空疏,故外邪易于入侵;既病之后又无力驱邪外出,以致风寒湿热之邪得以逐渐深入,留连于筋骨血脉,使气血周流不畅,血停为瘀、湿凝为痰;痰瘀互结,与外邪相合,阻塞经络,深入骨骱而难逐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关节炎的中药,本发明具有处方配伍合理,制作工艺先进,符合现代中医药发展的思路与方法的特点。一种治疗关节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天麻50-100 克、全蝎150-200克、黄芪120-180克、生地40-80克、细辛80-150克、泽泻200-250克、制川乌300-450克。上述中药成分中,天麻性平味甘、独入肝经,具有熄风止痉、平肝潜阳的功效,用于治疗诸风湿痹、瘫痪不遂、肢节疼痛、老人偏头痛、眩晕、肢体麻木、语言蹇涩,小儿惊痫动风等;全蝎辛、平、有毒,归肝经,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小儿惊风、 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黄芪味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 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等症;生地甘、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细辛辛、温,入肺、肾经,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的功效,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泽泻味甘、 淡、性寒,归肾、膀胱经,有利水渗湿、泄热通淋的功效,主治小便不利、热淋涩痛、水肿胀满、 泄泻、痰饮眩晕;制川乌辛、苦、热、有毒,归心、肝、肾、脾经,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配制及服用方法按配方精选各味中药,将每味药材分别经清洗、烘焙、研细后达到一定细度,通常在2mm以下,即0. 5 2mm,然后混合均勻;最后将药粉装入瓶制成成品。本发明具有处方配伍合理,制作工艺先进,符合现代中医药发展的思路与方法的特点,有效率65 %,治愈率58 %。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一种治疗关节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天麻 50-100克、全蝎150-200克、黄芪120-180克、生地40-80克、细辛80-150克、泽泻200-250 克、制川乌300-450克。按配方精选各味中药,将每味药材分别经清洗、烘焙、研细后达到一定细度,通常在2mm以下,即0. 5 2mm,然后混合均勻;最后将药粉装入瓶制成成品。实施例2 —种治疗关节炎的中药,优选是天麻80克、全蝎160克、黄芪180克、 生地63克、细辛82克、泽泻230克、制川乌400克。按配方精选各味中药,将每味药材分别经清洗、烘焙、研细后达到一定细度,通常在2mm以下,即0. 5 2mm,然后混合均勻;最后将药粉装入瓶制成成品。典型病例病例1,田X,女,50岁,济南人,长期在外打工,患关节炎多年,服用本方剂3剂,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病例2,刘X,男,34岁,潍坊人,长期在东北工作,患关节炎多年,服用本方剂7剂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关节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天麻50-100克、 全蝎150-200克、黄芪120-180克、生地40-80克、细辛80-150克、泽泻200-250克、制川乌 300-450 克。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关节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天麻50-100克、全蝎150-200克、黄芪120-180克、生地40-80克、细辛80-150克、泽泻200-250克、制川乌300-450克。本发明具有处方配伍合理,制作工艺先进,符合现代中医药发展的思路与方法的特点,有效率65%,治愈率58%。
文档编号A61K35/64GK102397478SQ20101028974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7日
发明者王天华, 高英豪 申请人:高英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