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9474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支气管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急性发作期是指在4周内哮喘的症 状间有发作。缓解期系指经过治疗或末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 平,并维持4周以上。传统医学认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当哮喘病发作时,肺道不能 主气,肾虚不能纳气,则气逆于上,而发于喘急。主治中草药太子参、冬虫夏草、浙贝母、天 花粉、槟榔、白芨、甘草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敛肺滋肾、活血行气、益气补中、祛痰 止咳的功效的中药制剂,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选择的原料药材进行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 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本发明药物组分的用量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用量为在 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沉香1-4份、乌药5-8份、肉桂3-6份、黄连5-8份、柴 胡3-6份、枳壳4-8、赤芍5-8份、甘草1-4份、党参3_6份、当归5_8份;本发明选取的原料中药材中,其功效和药理作用分别是沉香药性辛、苦,温。归脾、胃、肾经。功效行气止痛,降逆调中,温肾纳气。乌药药性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功效行气止痛,温肾散寒。肉桂药性辛、甘,热。归肾、脾、心、肝经。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脉。黄连药性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柴胡药性苦、辛,微寒。归肝、胆经。功效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枳壳药性苦、辛,微寒。归脾、胃、大肠经。功效理气宽中,行滞消胀。赤芍药性苦,微寒。归肝。经。功效清热凉血,祛瘀止痛。甘草药性甘,平。归蜱、胃、肺、心经。功效益气补中,祛痰止咳,解毒,缓急 止痛,缓和药性。党参药性甘,平。归脾、肺经。功效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当归药性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常规内服制剂。例如可以将 这些原料药研成粉末混合均勻散剂冲服;可以将这些原料药一起水煎,然后浓缩煎液服用, 或者把浓缩煎液浓缩成膏加工成丸剂服用;为了使该药物的各原料更好地发挥药效,针对 某原料药进行特殊提取,如乙醇提取,这些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活性 组分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如崩解剂、润滑剂、粘合剂等以常规的 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口服剂型,如丸齐 、散剂、片齐 、胶囊剂、口服液等。
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敛肺滋肾、活血行气、益气补中、祛痰止咳的功效,用于 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效果利用本发明所述的药物,对支气管哮喘患者157名,进行临床治 疗;平均年龄56岁。每日服用胶囊剂6g,连续服用14日,停药后经检症状消失。经临床应用发现,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支气管哮喘中药制剂,服用方便,其有效成份 利于人体的吸收,治疗效果良好,无任何副作用。具体实施方法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原料药物 制成;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沉香1-4份、乌药5-8份、肉桂3-6份、黄连5-8 份、柴胡3-6份、枳壳4-8、赤芍5-8份、甘草1-4份、党参3_6份、当归5_8份;优选沉香2份、乌药5份、肉桂3份、黄连5份、柴胡6份、枳壳4、赤芍5份、甘草 3份、党参5份、当归5份。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原料药物制成;沉香1 4份、乌药5 8份、肉桂3 6份、黄连5 8份、柴胡3 6份、枳壳4 8、赤芍5 8份、甘草1 4份、党参3 6份、当归5 8份;优选沉香2份、乌药5份、肉桂3份、黄连5份、柴胡6份、枳壳4、赤芍5份、甘草3份、党参5份、当归5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原料药物制成;沉香1-4份、乌药5-8份、肉桂3-6份、黄连5-8份、柴胡3-6份、枳壳4-8、赤芍5-8份、甘草1-4份、党参3-6份、当归5-8份;具有清热解毒、敛肺滋肾、活血行气、益气补中、祛痰止咳的功效,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所述的治疗支气管哮喘中药制剂,服用方便,其有效成份利于人体的吸收,治疗效果良好,无任何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6/835GK101972359SQ20101050899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8日
发明者刘国法 申请人:刘国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