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肛瘘术后创面换药外用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03715阅读:8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肛瘘术后创面换药外用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肛瘘术后创面换药外用药膏及其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肛瘘是发生于肛门附近及直肠下部的瘘管,是常见的肛肠疾病。祖国传统医学认 为痔疮疾病虽为外患疮疡,但从中医理论角度来说,其病因、病机仍离不开六淫所害。尤以 风、湿、燥、热四邪关系密切。临床上这四者又是相伴而行,《古今医鉴》曰“夫痔瘘者,肛肠
边内外有痔者也,......是由风、湿、燥、热合而致之。”《医学传心录》所云“湿热之气所主
也,如同树生菌物,必因湿热而生”。湿热蕴阻肛门,经络阻隔,气血阻滞,易成肛痈。因此, 治愈此类,应当从其病因、病理出发,只要将病根去除,即可达到治疗目的。现有技术中,治疗痔瘘类疾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方法。手术切开 引流以后,由于是污染切口,需不断换药。而采用传统换药治疗,创面愈合时间长,一般在一 月左右,有时长达数月,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花费昂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创面愈合快、治疗效果好、费 用低的肛瘘术后创面换药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肛瘘术后创面换药外用药膏,由 以下原料按重量份配比制成香油50-100份、黄蜡15-30份、银珠粉4-10份、血余4_10份、 花椒1-2份、轻粉2-5份、铝粉5-10份、琥珀粉1-2份。各种原料按重量份的优选配比为香油50份、黄蜡15份、银珠粉4份、血余4份、 花椒1份、轻粉2份、铝粉5份、琥珀粉1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肛瘘术后创面换 药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一、将香油放在加热的锅中,小火加热,沸腾后加血余;步骤二、等血余变黄后把花椒放入锅内,一分钟后将花椒、血余捞出,再将黄蜡放 入锅内,此时停止加热;步骤三、等黄蜡溶解后,将锅内物质过滤入容器内,冷却后将铝粉、琥珀粉、银珠粉 放入后搅勻即可;进一步,还可将根据上述步骤制成的药膏加入适量凡士林,用常规工艺制成乳剂。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组成配方中的各种原料具有如下功效轻粉主要成分为氯化亚汞,辛、寒、有毒,外用主要具有去腐、生肌、攻毒敛疮之功 效;银珠主要含硫化汞(HgS),气味辛、温、有毒;具有杀菌、解毒的功能,外用具有生肌解 毒之功效;血余其药性苦涩微温、味苦,有止血生肌之功效;琥珀主含树脂、挥发油,外用止 血生肌;香油和黄蜡外用具有收涩、敛疮、止痛、生肌之功效,有可作为药膏之基质;花椒味辛、性热,外用止痛、止痒、解毒、杀菌。本发明依据传统中医理论,从肛瘘的病因、病机出发,选用上述药物进行组方,重 用金属药物所具有的强大的去腐、生肌、敛疮、解毒、止痛的功效,从而达到促进创面愈合的 目的。本发明一种用于肛瘘术后创面换药外用药膏具有去腐、生肌、敛疮、解毒、止痛、杀 菌的功效,主要用于肛瘘术后创面换药。用于其他痔疮手术后创面换药也有一定效果。本发明所述的外用药膏制备方法简单,原材料易得。本发明与传统换药清理创面比较,愈合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且疗效明显。本发明肛瘘术后创面换药外用药膏临床应用已有20余年,为了表明本发明的效 果,现将本发明的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如下为了观察该发明在肛瘘术后创面换药促进创面愈合效果,我们进行了临床对照实 验。采用随机分组应用不同的换药方式,各组的条件经统计学检验无差别。1、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 标准》和全国首届肛肠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应用传统换药的低位单纯性肛瘘366 例,高位单纯性肛瘘119例,低位复杂性肛瘘273例,高位复杂性肛瘘95例;应用本发明药 膏换药的低位单纯性肛瘘359例,高位单纯性肛瘘1 例,低位复杂性肛瘘279例,高位复 杂性肛瘘98例,各组的条件经统计学检验无差别(P > 0. 05)。1. 2治疗方法治疗组肛瘘术后,常规清理创面,应用本发明药膏涂于创面上,以 适量药棉填塞切口,每日1次,直至切口愈合。对照组肛瘘术后,常规清理创面,以油砂条 填塞切口。其余治疗如抗感染、药物熏洗等治疗组及对照组均应用相同方法。1. 3观察指标观察切口愈合时间。1. 4.治疗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肛肠科病证疗效标准》和首 届全国肛肠学术会议制定的疗效判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2.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数及治疗效果分别见表1和表2 :表1.不同换药肛瘘病人例数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肛瘘术后创面换药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药膏由以下原料按重 量份配比制成香油50-100份、黄蜡15-30份、银珠粉4-10份、血余4_10份、花椒1_2份、 轻粉2-5份、铝粉5-10份、琥珀粉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肛瘘术后创面换药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各原料 按重量份优选配比为香油50份、黄蜡15份、银珠粉4份、血余4份、花椒1份、轻粉2份、 铝粉5份、琥珀粉1份。
3.一种用于肛瘘术后创面换药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下 列步骤步骤一、将香油放在加热的锅中,小火加热,沸腾后加血余;步骤二、等血余变黄后把花椒放入锅内,一分钟后将花椒、血余捞出,再将黄蜡放入锅 内,此时停止加热;步骤三、等黄蜡溶解后,将锅内物质过滤入容器内,冷却后将铝粉、琥珀粉、银珠粉放入 后搅勻即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肛瘘术后创面换药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将药膏加入适量辅料,用常规工艺制成乳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肛瘘术后创面换药外用药膏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外用药膏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配比制成香油50份、黄蜡15份、银珠粉4份、血余4份、花椒1份、轻粉2份、铝粉5份、琥珀粉1份。其制备方法是将香油放在加热的锅中,小火加热,沸腾后加血余,等血余变黄后把花椒放入锅内,一分钟后将花椒、血余捞出,再将黄蜡放入锅内,此时停止加热,等黄蜡溶解后,将锅内物质过滤入容器内,冷却后将轻粉、铝粉、琥珀粉、银珠粉放入后搅匀即可。本发明所述药膏具有强大的去腐、生肌、敛疮、解毒、止痛的功效,从而达到促进创面愈合的目的。与传统换药清理创面比较缩短了愈合时间,疗效明显。其制备方法简单,使用简便。
文档编号A61K9/107GK102078422SQ201010608699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8日
发明者孙绍电, 邹德奇, 陈晓燕, 高海 申请人:孙绍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