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隧道建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8912阅读:15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皮下隧道建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的医疗器械,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用于临床的皮下隧道
建立器。
背景技术
在临床癌痛治疗过程中,为了实现长期硬膜外待管防止感染的问题,常常需要通 过建立皮下隧道来实现对硬膜外腔的无菌保护作用,传统的方法包括外科使用通条建立皮 下隧道和硬膜外穿刺针逆行穿刺法,这些方法操作上存在一些弊端,但是目前临床上还没 有建立皮下隧道的专用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以上不足而设计的一种专用的皮下隧道建立器,它可以代替传 统的建立皮下隧道的方法,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导管置入皮下的过程安全可靠,为 治疗癌痛建立皮下隧道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也为我国癌痛治疗手段落后于国外的局面 注入了新的活力。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皮下隧道建立器,其包括带凹槽的针体和针芯两部分组成。其中带凹槽的针 体外面标有刻度,便于计算所建立皮下隧道的长度,有利于硬膜外留置导管长度的计算,实 现了高质量建立皮下隧道的愿望。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针体1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针芯2的主视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皮下隧道建立器,其包括带凹槽的针体1和针芯2两部分;带凹 槽的针体1外面标有刻度1-2,针体的后端有针座1-3,凹槽1-1的内径与硬膜外导管的外 径相同,凹槽1-1的长度是10厘米,整个针体1总长15厘米,针体1两端各保留2-3厘米 不削切成凹槽,有利于建立器的坚韧性;在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硬膜外导管,拔出硬膜 外穿刺针,用皮下隧道建立器沿硬膜外穿刺点向头侧经皮下穿行9厘米出皮,然后拔出针 芯2 ;由于凹槽1-1全长10厘米,此时凹槽1-1的两端大约有0. 5厘米留在皮肤外面,形成 两个槽口,将硬膜外导管从近穿刺点侧槽口穿入,近头侧槽口穿出,如果看到硬膜外导管到 达头侧槽口不能出槽,可将皮下隧道建立器的针芯2插入建立器,帮助硬膜外导管导出槽, 此时左手捏住硬膜外导管,右手退出皮下隧道建立器。根据临床需要可以重复此操作过程, 再沿新的皮下隧道穿刺孔向头侧延长皮下隧道的长度,最后通过测量所建皮下隧道的总长 度调整硬膜外导管在硬膜外腔所需保留的长度。
3[000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皮下隧道建立器,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导管置入皮下的 过程安全可靠,且带凹槽的针体上标有刻度,便于计算所建立皮下隧道的长度,有利于硬膜 外留置导管长度的计算,为治疗癌痛建立皮下隧道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提高了医生操 作的成功率,其必将全面推动我国癌痛事业的发展和癌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 的助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皮下隧道建立器,其包括带凹槽的针体和针芯两部分,且针体上标有测量长度的刻度。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皮下隧道建立器,其特征在于带凹槽的针体长15厘米,针 体侧面的凹槽长度为10厘米,针体两端各保留2-3厘米不削切成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专用的皮下隧道建立器,为癌痛治疗建立皮下隧道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它包括带凹槽的针体和针芯两部分,其中针体上标有刻度,凹槽的长度是10厘米,整个针体总长15厘米,针体两端各保留2-3厘米不削切成凹槽,有利于建立器的坚韧性,而凹槽的内径与硬膜外导管的外径相同,故其操作方便快捷,且便于计算所建立隧道的长度,有利于硬膜外腔留置导管长度的计算。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导管置入皮下的过程安全可靠,且带凹槽的针体上标有刻度,为治疗癌痛建立皮下隧道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提高了医生操作的成功率,其必将全面推动我国癌痛事业的发展和癌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
文档编号A61B17/00GK201691964SQ20102000195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2日
发明者刘明杰 申请人:刘明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