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9192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采血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血器,尤指一种能调节穿刺深度的一次性采血器。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与科技的进步,目前市面上已出现许多医疗检测仪器,只须采集微量的 样本便能进行检测分析,因此受测者仅需在皮肤上穿刺并挤出足以实施检测的微量血液即 可。对许多需要长期监控病情的慢性病人、病人的家属,乃至于医疗单位的医护人员而言, 这一穿刺采血动作是每日必需重复执行的。以糖尿病患者为例,为了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患 者的血糖浓度,医护人员、患者本人或其家属每天都必须使用采血器来采集血液样本,再将 该血液样本滴在血糖试纸上,最后将试纸插入血糖仪中测量血液样本的血糖浓度,故采血 器已成为这一族群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医疗器材。为符合这一需求,目前市面上设计了 各种不同的采血器,且大体分为可重复使用的采血器,以及一次使用之后即可抛弃的采血
o可重复使用的采血器主要包含一类似笔杆状的筒身、一传动机构及一针座等构 件,利用按压的方式使针座上的采血针穿刺被采血者的皮肤,当该采血针使用完毕后,再进 行更换的动作。然而,若该采血器由多人共享,则一旦使用者忘记更换采血针,下一位被采 血者便有遭受感染的风险,此外也增加使用者在更换采血针时遭采血针刺伤甚而感染的可 能。如中国台湾发明专利第1246911号公开的安全采血器,其包括一壳体组及-组装于壳 体内的作动组,当安全采血器按压推动针头后安全采血器即无法再行按压,必须将新的针 座重新组装入安全采血器后才能再次使用。此类可重复使用的采血器除上述需更换采血针 的缺陷外,由于内部结构较为复杂,相对地也增加组装上的困难及不良率。为避免该类采血器的缺陷,目前市面上也出现用后即弃的一次性采血器,因此省 去了更换针头这一存在风险的操作步骤,确保使用者与被采血者的安全。一般而言,一次性 采血器为降低制造成本,其构造通常较为简单,故也因此缺少部分较为精细的功能,例如穿 刺深度的调节。使用采血器采血时,采血针穿刺被采血者皮肤的深度与采血量以及伤口的 深度有关。首先,由于采血部位的皮肤厚度因不同人及不同部位而异,因此该采血器使用于 不同人或同一人的不同部位时,需要在穿刺深度上进行调节方能采得适当的血量;其次,每 位被采血者的痛觉敏锐度不同,部分对痛觉较为敏感者需要较浅的穿刺深度以避免过度的 疼痛感;此外,部分病患因伤口愈合速度较慢,如糖尿病与血友病患者,因此在使用采血器 采血时还须考虑穿刺皮肤时造成的伤口深浅及大小。因此,如何在不过度提高一次性采血 器结构复杂度的前提下,增加可调节采血针穿刺深度的功能,是业内人士亟待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改善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血器,除可达到一次性 采血器用过即丢、不易感染的目的,且又具备可调节穿刺深度的功能,增加使用时的舒适度。
3[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采血器,其包括—筒身,可区分为一上端及一下端,该筒身由上端至下端依次包括共轴且相连通 的一第一空心圆柱体、一第二空心圆柱体及一第三空心圆柱体,该第一空心圆柱体与该第 二空心圆柱体间设有一弧形槽,该第三空心圆柱体下端设有一底座,该底座中心设有一孔 洞且该底座上设有多个成对且相对位于该底座两侧的一挡块组,各该挡块组具有不同的高 度;一推杆单元,部分设于该筒身内且包括一第一卡接部、一第二卡接部、一弹性元件 及一针座单元结合部,该推杆单元通过该第一卡接部以可移动的方式穿设于该筒身的弧形 槽中而与该第二卡接部相隔卡接于该第二空心圆柱体上缘,该弹性元件设于该第一卡接部 及该第二卡接部的内侧,而该针座单元结合部设于该弹性元件的游离端;以及一针座单元,设于该筒身内且包括一针座卡接部及一针头,该针座卡接部与该推 杆单元的针座单元结合部卡设结合并抵顶于该筒身的第三空心圆柱体的上缘,而该针头凸 出设于该针座单元下端。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采血器中,该推杆单元的上端设有一按压部,提供使用者 欲推动该采血器时的施力点,并作为调节穿刺深度的旋钮。在较佳实施例中,该按压部表面 设有多个凸起的防滑结构,以增加按压部的摩擦力防止使用时滑脱。该按压部通过一中轴 以与一横轴及一纵轴的交叉处相连接,该推杆单元的第一卡接部及第二卡接部内侧于横轴 与纵轴交叉处下端设有该弹性元件,作为被推动时能量蓄积与传递的构件。该针座单元结 合部设有一凹槽,且于该凹槽开放端凸设有相对的一扣合部。此外,该推杆单元的第二卡接 部下缘朝第一卡接部设有一抵撑部,在较佳实施例中,该抵撑部呈钩状。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采血器中,该针座单元的上端设有一推杆单元结合部,其 能与推杆单元中的针座单元结合部相互嵌入,用以结合推杆单元与针座单元。该推杆单 元结合部设有一顶部及一本体,该本体组合于该推杆单元的凹槽使该顶部抵顶于该凹槽上 缘,并通过该扣合部扣合该本体。此外,该针座单元的两侧设有一针座卡接部,于该采血器 未被推动的状态下,该针座单元通过该针座卡接部固定于该第三空心圆柱体上缘,且该第 二卡接部的该抵撑部抵撑于该第二空心圆柱体内侧上端处的一第一凸起下缘,其中该第一 凸起为相对的凸环,此时该推杆单元、该针座单元与该筒身完成结合。当外力施加于该推杆单元时,力量通过该弹性元件传至该针座单元,使该针座卡 接部离开该第三空心圆柱体上缘且瞬间快速向下端移动,使该针头由该孔洞中穿出,达到 穿刺采血的目的。当该采血器被推动时,该针座单元的底部因接触到该挡块组而停止,从而限制该 针座单元向下移动的距离及该针头露出于该孔洞外的长度,亦即限制该采血器的穿刺深度。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采血器中,该挡块组中任一挡块的宽度不超过该第三空心 圆柱体半径的七分之一,以利推杆单元与针座单元于使用者调节穿刺深度及推动时能顺利 作动而不至于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情况。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该底座上设有三对挡块组,其高度由高而低依次 为一第一挡块组、一第二挡块组及一第三挡块组。因此当使用者旋转推杆单元至与第一挡 块组相对应的位置时,其推动瞬间的穿刺深度最浅;而当旋转推杆单元至与第二挡块组相对应的位置时,其推动瞬间的穿刺深度次之;当旋转推杆单元至与第三挡块组相对应的位 置时,其穿刺深度则为最深。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采血器中,为方便使用者调节所需的穿刺深度,而有以下 的技术特征。其中于该推杆单元的第一卡接部下端外侧设有一第一突出,当推杆单元与筒 身结合后,该第一突出与筒身的第一空心圆柱体内侧将形成干涉作用以利刻度调节。在较 佳实施例中,该第一突出呈长条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采血器中,于筒身的第二空心圆柱体外侧对应于各 该挡块组处设有多个平行于中心轴的一凹痕。而推杆单元中的第一卡接部下端内侧则设有 一第二突出,能与该凹痕相结合以利刻度调节。在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突出呈长条状且凸 设于该第一卡接部内侧下缘并朝向该第二卡接部。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采血器中,为方便使用者于推动该采血器前确认穿刺的深 度,而有以下的技术特征。其中该第一空心圆柱体外侧对应于各该挡块组处设有多个平行 于中心轴的一凸起刻度。与不同挡块组相对应的凸起刻度具有不同的外观,以利使用者加 以辨识。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采血器中,该推杆单元的横轴两侧上端设有一刻度指标,当 使用者欲调节穿刺深度而旋转该推杆单元时,该横轴上的刻度指标亦将随之转动,用以与 该凸起刻度配合以便刻度辨识。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采血器中,该针头以埋入射出的方式固定于该针座单元 中,且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该针头为钢针或钢片。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采血器中,该针座单元于推动后因该弹性元件的回复力而 向上端移动,使该针头不露出于该孔洞外,避免使用者或其它人员遭针头刺伤。此外,该采 血器被推动后,由于该针座卡接部已离开该第三空心圆柱体上缘,故无法再次进行推动,且 此时该第二卡接部上的该抵撑部抵撑于该第二空心圆柱体内侧中段处设有的一第二凸起 下缘,该第二凸起为相对的凸环,使该推杆单元及该针座单元无法由该筒身中取出,确保该 采血器仅能使用一次,避免因重复使用而造成感染。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采血器中,该第二空心圆柱体外侧相对处设有一握持部, 以便使用者握持该采血器。在较佳实施例中,该握持部为相对的两平面。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采血器中,该筒身、该推杆单元以及除该针头外的该针座 单元由塑料所组成。在较佳实施例中,该筒身与除该针头外的该针座单元由聚乙烯(PE)所 组成,该推杆单元由聚甲醛(POM)所组成。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采血器对照于先前技术与现有的产品,具有以下 的有利功效可依使用者需求调节穿刺深度。用后即弃,不须更换针头,避免使用者遭到刺伤甚或因忘记更换针头而遭受感染。构造简单,制造成本较低且良率较高。本实用新型内容及若干具体实施例请参考附图且详述如下。事实上,本实用新型 可能以不同的形式来实施,且不应该被推断为仅限于文中所提及的实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图。[002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及部分剖面图。图3A至3C依次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筒身的剖面图、下视图及立体 侧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三空心圆柱体的部分立体剖面图。图5A至5C依次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推杆单元的上视图、剖面图及 立体侧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针座单元的立体侧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采血器被推动前的剖面图。图8A至8C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采血器于不同穿刺深度下被推动瞬 间的部分剖面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采血器被推动后的剖面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推杆单元102按压部[0039]103防滑结构104中轴[0040]106横轴107刻度指标[0041]108纵轴110第一卡接部[0042]111第一突出112第二突出[0043]120第二卡接部122抵撑部[0044]140弹性元件160针座单元结合部[0045]162凹槽164扣合部[0046]200针座单元202推杆单元结合部[0047]204顶部206本体[0048]210针座卡接部212卡抵部[0049]220底部240针头[0050]300筒身310第一空心圆柱体[0051]311第一凸起刻度312第二凸起刻度[0052]313第三凸起刻度320第二空心圆柱体[0053]321第一凹痕322第二凹痕[0054]323第三凹痕325第一凸起[0055]327第二凸起329握持部[0056]330第三空心圆柱体350弧形槽[0057]360底座361第一挡块组[0058]362第二挡块组363第三挡块组[0059]380孔洞391上端[0060]392下端
具体实施方式图1及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图及立体分解图。由此二图 可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采血器包括一筒身300,一推杆单元100以及一针座单元200。
6[0062]图3A至3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筒身300的剖面图、下视图及 立体侧视图。如图3A至3C所示,该筒身300区分为一上端391及一下端392,该筒身300 由上端391至下端392依次包括共轴且相连通的一第一空心圆柱体310、一第二空心圆柱体 320及一第三空心圆柱体330,该第一空心圆柱体310与该第二空心圆柱体320间设有一弧 形槽350。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该三个空心圆柱体的半径关为该第一空心圆柱 体310的半径大于该第二空心圆柱体320的半径且该第二空心圆柱体320的半径大于该第 三空心圆柱体330的半径。三个空心圆柱体的高度关为该第一空心圆柱体310的高度小于 该第二空心圆柱体320的高度且该第二空心圆柱体320的高度小于该第三空心圆柱体330 的高度。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三空心圆柱体330的部分立体剖面图。 参考图4,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采血器中,该第三空心圆柱体330下端392设有一底座 360,该底座360中心设有一孔洞380,该底座360上设有多个成对且相对位于该底座360两 侧的一挡块组,各该挡块组具有不同的高度。在较佳实施例中,该底座360上设有三对挡块 组,分别为一第一挡块组361、一第二挡块组362及一第三挡块组363,且其高度由高而低依 次为该第一挡块组361、该第二挡块组362及该第三挡块组363。配合图3B及3C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采血器中,该第二空心圆柱体320外 侧对应于各该挡块组处设有多个平行于中心轴的凹痕。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该 第二空心圆柱体320外侧对应于该第一挡块组361、该第二挡块组362及该第三挡块组363 处分别设有一第一凹痕321、一第二凹痕322及一第三凹痕323。配合图1所示,为方便使用 者握持该采血器,该第二空心圆柱体320外侧相对处设有一握持部329,在较佳实施例中, 该握持部329为相对的两平面。此外,请参考图7所示,该第二空心圆柱体320内侧上端处设有一第一凸起325, 且内侧中段处设有一第二凸起327。在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凸起325为相对的凸环,且该 第二凸起327亦为相对的凸环。参考图2,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采血器中,该第一空心圆 柱体310外侧对应于各该挡块组处设有多个平行于中心轴的凸起刻度。在本实用新型的较 佳实施例中,该第一空心圆柱体310外侧对应于该第一挡块组361、该第二挡块组362及该 第三挡块组363处分别设有一第一凸起刻度311、一第二凸起刻度312及一第三凸起刻度 313。与不同挡块组相对应的凸起刻度具有不同的外观,以利使用者加以辨识。在本实用新 型的较佳实施例中,该凸起刻度为一与中心轴平行的三角柱,且与之对应的挡块组高度愈 高,代表穿刺深度愈浅,则该三角柱的体积则愈小。故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各凸 起刻度的体积由小至大依次为第一凸起刻度311、第二凸起刻度312及第三凸起刻度313。图5A至5C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推杆单元100的上视图、剖面 图及立体侧视图。如图5A至5C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采血器中,该推杆单元100包 括一第一卡接部110、一第二卡接部120、一弹性元件140及一针座单元结合部160,此外,该 推杆单元100的上端设有一按压部102,提供使用者欲推动该采血器时的施力点,并作为调 节穿刺深度的旋钮。在较佳实施例中,该按压部102表面设有多个凸起的防滑结构103,以 增加按压部102的摩擦力防止使用时滑脱。该按压部102通过一中轴104以与一横轴106 及一纵轴108的交叉处相连接,沿该横轴106下端由外侧至内侧依次设有该第一卡接部110及该第二卡接部120。其中该第一卡接部110外侧凸设有一第一突出111,内侧凸设有一第 二突出112,在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突出111呈长条状且与该第一卡接部110平行,而该第 二突出112呈长条状且凸设于该第一卡接部110内侧下缘并朝向该第二卡接部120。而该 第二卡接部120下端外侧具有一抵撑部122,较佳地,该抵撑部122呈一钩状由该第二卡接 部120外侧向上朝向该第一卡接部110。该弹性元件140设于该第二卡接部120的内侧,该 横轴106与纵轴108交叉处下端,作为推动时能量蓄积与传递的构件。而该针座单元结合 部160设于该弹性元件140的游离端。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针座单元结合部160设有一 凹槽162,且于该凹槽162开放端凸设有相对的一扣合部164。此外,该横轴106两侧的上 端设有一刻度指标107。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针座单元200的立体侧视图。如图6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采血器中,该针座单元200的上端设有一推杆单元结合部202,其能 与该推杆单元100中的针座单元结合部160相互嵌入,用以结合该推杆单元100与该针座 单元200。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推杆单元结合部202设有一顶部204及一本体206。该针 座单元200于两侧设有一针座卡接部210,较佳地,该针座卡接部210向上凸设于两侧且分 别具有一卡抵部212。此外,该针座单元200具有一底部220,该底部220下端中央处凸设 有一针头240,该针头240以埋入射出的方式固定于该底部220中,且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 实施例中,该针头240为钢针或钢片。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采血器中,该筒身300、该推杆单元100以及除该针头240 外的该针座单元200由塑料所组成。在较佳实施例中,该筒身300与除该针头240外的该 针座单元200由聚乙烯(PE)所组成,该推杆单元100由聚甲醛(POM)所组成。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采血器被推动前的剖面图。参考图7,该针 座单元200通过上端的推杆单元结合部202与该推杆单元100下端的针座单元结合部160 互相结合。在较佳实施例中,由该推杆单元结合部202的本体206组合于该针座单元结合 部160的凹槽162内,而使该顶部204抵顶于该凹槽162上缘,并通过该凹槽162开放端的 扣合部164扣合该本体206而防止该针座单元200脱出。当该推杆单元100及该针座单元 200欲与该筒身300结合时,该推杆单元100的第一卡接部110穿过该第一空心圆柱体310 与该第二空心圆柱体320间的弧形槽350,且该第二卡接部120沿该第二空心圆柱体320内 侧向下端392移动,直至该抵撑部122抵撑于该第二空心圆柱体320内侧的第一凸起325下 缘,而该针座单元200两侧的针座卡接部210则固定于该第三空心圆柱体330的上缘。在 较佳实施例中,由该针座卡接部210向上凸出的卡抵部212卡抵于该第三空心圆柱体330 的上缘,此时该推杆单元100、该针座单元200与该筒身300完成结合,该推杆单元100横轴 106与纵轴108以下的部分及该针座单元200位于该筒身300内,该采血器处于如图7所示 的待推动状态。参考图2,由于该推杆单元100通过该第一卡接部110与该第二卡接部120卡接于 该第二空心圆柱体320上缘,且能沿该弧形槽350转动,故当使用者欲调节该采血器被推动 时的穿刺深度时,只需转动推杆单元100上端的按压部102,即可连带使推杆单元100及针 座单元200沿该弧型槽350于筒身300内部旋转,从而使该针座单元200的底部220对应 于不同高度的挡块组。当采血器被推动时,该针座单元200的底部220因接触到该挡块组 而停止,从而限制该针座单元200向下端392移动的距离及该针头240露出于该孔洞380外的长度。换言之,当该针座单元200底部220所对应的挡块组高度愈高,则推动瞬间该针座 单元200向下端392移动时便因其底部220愈早接触到该挡块组而停止下移,该针座单元 200中的针头240露出于该第三空心圆柱体330下端392孔洞380外的长度便愈短,亦即穿 刺深度愈浅。相反地,当该针座单元200底部220所对应的挡块组高度愈低,则推动瞬间该 针座单元200便可向下端392移动较长的距离方接触到该挡块组而停止下移,该针头240 露出于该孔洞380外的长度便愈长,亦即穿刺深度愈深。因此使用者即可通过旋转该推杆 单元100至相对应的挡块组处而达到调节穿刺深度的目的。参考图3A、3B及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该底座360上设有三对挡块 组,其高度由高而低依次为该第一挡块组361、该第二挡块组362及该第三挡块组363。因 此当使用者旋转推杆单元100至与第一挡块组361相对应的位置时,其推动瞬间的穿刺深 度最浅;而当旋转推杆单元100至与第二挡块组362相对应的位置时,其推动瞬间的穿刺深 度次之;当旋转推杆单元100至与第三挡块组363相对应的位置时,其推动瞬间的穿刺深度 则为最深。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采血器中,为方便使用者调节所需的穿刺深度,而有以下 的技术特征如图7所示,当推杆单元100与筒身300结合后,该第一突出111与筒身300 的第一空心圆柱体310内侧将形成干涉作用以利刻度调节。此外,参考图2,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采血器中,该筒身300第二空心圆柱体320 外侧设有的多个凹痕可与该推杆单元100第一卡接部110下端内侧设有的第二突出112 相结合以利刻度调节,故当使用者欲调节穿刺深度而旋转该推杆单元100至与该第一挡块 361组相应的位置时,该第一卡接部110内侧的第二突出112便与该第一凹痕321相嵌合, 依此类推,让使用者知悉其已将推杆单元100调节至与特定挡块组相对应的穿刺深度,避 免使用者在推杆单元100未正确对应至特定挡块组的情况下推动该采血器,造成采血器无 法正确作动的情形。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采血器中,为方便使用者于推动该采血器前确认穿刺的深 度,而另有以下的技术特征如图2所示,当使用者欲调节穿刺深度而旋转该推杆单元100 时,该推杆单元100横轴106上的刻度指标107亦将随之转动,用以与该筒身300第一空心 圆柱体310的凸起刻度配合以便刻度辨识。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当使用者欲调 节穿刺深度而旋转该推杆单元100至与该第一挡块组361相应的位置时,该刻度指针107 便相对应地指示于该第一凸起刻度311处,依此类推。图8A至8C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采血器于不同穿刺深度下被推动瞬 间的剖面图。配合图7及图8A至8C观之,当外力施加于该推杆单元100上端的按压部102 时,力量将通过该弹性元件140传至该针座单元200,该针座卡接部210的卡抵部212离开 该第三空心圆柱体330上缘,使该针座单元200瞬间快速向下端392移动,并使该针座单元 200中的针头240由设于该底座360中心的孔洞380中穿出,达到穿刺采血的目的。图8A为该采血器于最浅穿刺深度下被推动瞬间的剖面图,此时该针座单元底部 220与该第一挡块组361相接触,该针头240露出的长度最短;图8B为该采血器于次深穿 刺深度下被推动瞬间的剖面图,此时该针座单元底部220与该第二挡块组362相接触,该针 头240露出的长度次短;图8C为该采血器于最深穿刺深度下被推动瞬间的剖面图,此时该
9针座单元底部220与该第三挡块组363相接触,该针头240露出的长度最长。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采血器中,该挡块组中任一挡块的宽度不超过该第三空心 圆柱体330半径的七分之一,以利该推杆单元100与该针座单元200于使用者调节穿刺深 度及推动时能顺利作动而不至于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情况。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采血器被推动后的剖面图。该针座单元200 于推动后因该弹性元件140的回复力而向上端391移动,使该针头240不露出于该第三空 心圆柱体330外,避免使用者或其它人员遭针头刺伤。此外,该采血器被推动后,由于该针 座卡接部210的卡抵部212已离开该第三空心圆柱体330上缘,故无法再次进行推动,且此 时该第二卡接部120上的抵撑部122抵撑于该第二空心圆柱体320内侧中段处的第二凸起 327下缘,使该推杆单元100及该针座单元200无法由该筒身300中取出,确保该采血器仅 能使用一次,避免因重复使用而造成感染。虽然前述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事实,但应了解任何可能的修正及改变均 不悖离申请专利范围中主张的精神及范畴。
权利要求一种采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筒身,区分为一上端及一下端,且由上端至下端依次包括共轴且相连通的一第一空心圆柱体、一第二空心圆柱体及一第三空心圆柱体,该第一空心圆柱体与该第二空心圆柱体间设有一弧形槽,该第三空心圆柱体下端设有一底座,该底座中心设有一孔洞且该底座上设有多个成对且相对位于该底座两侧的一挡块组,各该挡块组系具有不同的高度;一推杆单元,部分设于该筒身内且包括一第一卡接部、一第二卡接部、一弹性元件及一针座单元结合部,该第一卡接部以可移动的方式穿设于该筒身的弧形槽中而与该第二卡接部相隔卡接于该第二空心圆柱体上缘,该弹性元件设于该第一卡接部及该第二卡接部的内侧,而该针座单元结合部设于该弹性元件的游离端;以及一针座单元,设于该筒身内且包括一针座卡接部及一针头,该针座单元与该击发单元的针座单元结合部卡设结合并抵顶于该第三空心圆柱体的上缘,而该针头凸出设于该针座单元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器,其特征在于该底座上设有三对挡块组,其分别为一 第一挡块组、一第二挡块组及一第三挡块组,其高度由高而低依次为该第一挡块组、该第二 挡块组及该第三挡块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血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接部下端外侧设有一第一突 出,与该第一空心圆柱体内侧形成干涉作用以利刻度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血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空心圆柱体外侧对应于各该挡块 组处设有多个平行于中心轴的凹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血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接部下端内侧设有一第二突 出,能与该凹痕相结合以利刻度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血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突出呈长条状,且该第二突出呈长 条状且凸设于该第一卡接部内侧下缘并朝向该第二卡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血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空心圆柱体外侧对应于各该挡块 组处设有多个平行于中心轴的一凸起刻度,且该推杆单元设有一横轴,该横轴两侧的上端 设有一刻度指标,用以与该凸起刻度配合以便刻度辨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采血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空心圆柱体内侧上端处设有一第 一凸起,且内侧中段处设有一第二凸起,且该推杆单元的第二卡接部下缘朝第一卡接部设 有一抵撑部,且于该采血器未推动的状态下该抵撑部抵撑于该第一凸起的下缘,而当推动 完成后,该抵撑部抵撑于该第二凸起的下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采血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起为相对的凸环,且该第二凸 起亦为相对的凸环,而该抵撑部呈钩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采血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空心圆柱体外侧相对处设有一 握持部,且该握持部为相对的两平面,而该推杆单元的上端设有一按压部,且该按压部表面 设有多个凸起的防滑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采血器,其特征在于该针座单元结合部设有一凹槽,且于 该凹槽开放端凸设有相对的一扣合部,而该针座单元的上端设有一推杆单元结合部,该推 杆单元结合部设有一顶部及一本体,该本体组合于该凹槽使该顶部抵顶于该凹槽上缘,并 通过该扣合部扣合该本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血器,其包含一筒身、一推杆单元及一针座单元。该筒身包括共轴且相连通的一第一空心圆柱体、一第二空心圆柱体及一第三空心圆柱体,该第三空心圆柱体下端设有一底座,该底座上设有多个成对且相对位于该底座两侧的一挡块组,各该挡块组具有不同的高度,当该采血器被推动时,该针座单元的底部因接触到该挡块组而停止,从而限制该针座单元向下移动的距离,进而达成调节该采血器穿刺深度的目的。
文档编号A61B5/151GK201578251SQ20102000369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8日
发明者吕俊良, 陈朝旺, 黄逸欣 申请人:泰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