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抓钩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9397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子宫抓钩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子宫抓钩钳。技术领域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常规手术。在子宫切除术时,由于瘤体硬、体积大,向外提拉子宫是非常关键的步骤。这就要求 用力提拉宫体,尤其是经阴切除子宫,向前翻出子宫非常困难,现在临床上尚没有专用医疗 器械,多用巾钳或鼠齿钳代替,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巾钳在牵拉子宫时很容易造成瘤体撕 裂,交替钳夹,出血多,导致瘤体千疮百孔;鼠齿钳夹软组织较有优势,钳夹坚硬的子宫肌瘤 困难,极易滑脱。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专用于术中子宫牵拉的子宫抓钩 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子宫抓钩钳,由抓钩、钳臂、固定轴、手柄环、卡扣组成, 其中,固定轴将两钳臂铰合固定,两钳臂的前端勻设有三个抓钩,抓钩前端带尖,三抓钩呈 向内弯曲状,可以将子宫或子宫肌瘤抱死;钳臂的后端各设一个手柄环,手柄环的内侧设 卡扣。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抻进手柄环,将子宫抓钩钳抻进阴道,用抓钩 抓住子宫或者肌瘤提拉,配合完成手术,用完消毒后将钳臂合拢一起,卡扣便将钳臂固定合 拢。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三个对称的爪,抓力大,着力点多,不易滑脱,避免多次交替钳 夹损伤瘤体,不会造成瘤体撕裂。这种设计可以解决巾钳及鼠齿钳的弊端,用一个器械就可 以解决子宫牵出困难的问题。尤其在经阴切除子宫时,能很容易的将子宫牵出,有利于手术 操作,是经阴切除子宫的好帮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1、抓钩2、钳臂3、固定轴4、手柄环5、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子宫抓钩钳,由抓钩1、钳臂 2、固定轴3、手柄环4、卡扣5组成,其中,固定轴3将两钳臂2铰合固定,两钳臂2的前端勻 设有三个抓钩1,抓钩1前端带尖,抓钩1呈向内弯曲状,可以将肌瘤抱死;钳臂2的后端各 设一个手柄环4,手柄环4的内侧设卡扣刘延英5。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右手的拇指和食指 抻进手柄环4,将子宫抓钩钳抻进阴道,用抓钩1抓住子宫或者肌瘤提拉,配合完成手术,用 完消毒后将钳臂2合拢一起,卡扣5便将钳臂固定。
权利要求子宫抓钩钳,由抓钩(1)、钳臂(2)、固定轴(3)、手柄环(4)、卡扣(5)组成,其特征在于,固定轴(3)将两钳臂(2)铰合固定,钳臂(2)的前端匀设有三个抓钩(1),抓钩(1)前端带尖,呈向里弯曲状;钳臂(2)的后端各设一个手柄环(4),手柄环(4)的内侧设卡扣(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子宫抓钩钳,由抓钩、钳臂、固定轴、手柄环、卡扣组成,其中,固定轴将两钳臂铰合固定,两钳臂的前端匀设有三个抓钩,抓钩前端带尖,三抓钩呈向内弯曲状,可以将肌瘤抱死;钳臂的后端各设一个手柄环,手柄环的内侧设卡扣。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抻进手柄环,将子宫抓钩钳抻进阴道,用抓钩抓住子宫或者肌瘤提拉,配合完成手术,用完消毒后将钳臂合拢一起,卡扣便将钳臂固定合拢。本实用新型抓力大,着力点多,子宫、肌瘤不易滑脱,有利于手术操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61B17/42GK201572161SQ201020013328
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4日
发明者刘爱莲, 王玉珍, 郑延芳 申请人:王玉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