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式腰背部健身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0344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辊式腰背部健身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腰背部健身按摩器,属保健按摩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按摩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种治疗方法,也是现代医学的一种无损伤自然疗法。按 摩是以中医的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利用人的手、肘、脚或器械在人的身体上或一定穴位 (部位)上用推、按、捏、揉、拿等动作,以外部的适度刺激来达到健身防病治病的目的。按 摩可以改善皮肤、肌肉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各器官的新陈代谢,加强脏腑功能,刺激或抑 制神经从而起到镇静、止痛、消炎、消肿、解痛的作用,调整人体功能,增强免疫力。按摩主要 分为被动按摩(他人按摩)和主动按摩(自我按摩)两大类,自我按摩由于简单易行,操作 方便,经济实用,疗效广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但自我按摩也有不足之处,如对身体的 一些部位,如腰背部,由于自己不能直视,双手也难以到达相应位置,所以取穴和施力都很 困难。但人体腰背部分布有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等经络系统和许多重要穴位,其中脊柱为 人体中线,是大脑的延伸,为督脉循行的部位,为总管全身阳气的总督经脉,分布有大椎、至 阳、命门、长强等重要穴位(如图1所示)。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循行部位最广的经脉,在背 部循行有两条侧线,分别距中线为1. 5寸和3寸。第一侧线上有肺俞、心俞、肝俞、肾俞、膀 胱俞等穴位;第二侧线上有附分、魄户、膏肓、魂门、肓门等穴位(如图2所示)。这些穴位 都与五脏六腑和身体各部位紧密相关联,在中线两旁还有夹脊线,为正中线旁开0. 5寸,左 右各有17个经外奇穴,这样背部按摩主要有7条线,即正中的督脉线,左右夹脊线,左右膀 胱经第一侧线和膀胱经第二侧线(如图3所示)。综上所述,人体腰背部是全身气血运行 的大枢纽,人体阳气聚集处,保证生命力旺盛的源头。腰背部作为气血循行的主干道最忌淤 积,其中按摩能达到刺激相关穴位,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调整全身的机能, 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效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人体腰背部穴位,设计一种既能方便自己进行腰背部 按摩,又能按背部按摩七条线动作以得到较好按摩效果的腰背部按摩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辊式腰背部健身按摩器由固定座(101)、固定手柄螺母(102)、固定手 柄与螺杆(103)、支承座(104)、调整垫片(105)、按摩辊套(106)、按摩辊芯(107)、支承座 连接螺栓(108)、按摩辊轴螺母(109)、按摩辊轴(110)等组成。多个由辊套(106)和辊芯 (107)组成的按摩辊可在按摩辊轴(110)上自由转动,安装有按摩辊和调整垫片的按摩辊 轴(11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承座(104)上,两个支承座(104)则安装在铝合金固定 座(101)上。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101)为“ π ”字型铝合金铸件,依靠固定手柄(103)固定在 门框或木柱上,能很方便地装拆,不会占地方。[0007]本实用新型按摩器的按摩辊套(106)由软聚乙烯材料或橡胶注塑而成,其外圆表 面均勻分布有凸起的半圆球,其内径稍小于辊芯外径,装上后能箍紧其上不会脱出和滑动, 如图5;辊芯用工程塑料制成,辊芯中间圆孔可套在按摩辊轴(110)上并在其上自由旋转, 在按摩辊与按摩辊之间可利用调整垫片(105)调节辊间距。当人的腰背部靠压按摩辊并上 下搓动时,按摩辊的凸起半球对人腰背部的穴位起到按摩作用,因为按摩是以人体解剖学 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定位,各人的穴位定位不尽相同。本实用新型依据“手指同身寸取穴 法”的横指同身寸,以个人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四指宽度作为3寸(如图4所示),正好是膀 胱经第二侧线与中线距离,膀胱经第一侧线与中线距离为1.5寸。根据调查测量,我国16 岁以上不同人群横指同身寸3寸绝大多数在64mm 84mm之间,则1. 5寸取32mm 42mm, 即为辊间距数值范围。为此设计出由工程塑料制成的调整垫片,每片厚度为2毫米,表1所 列为调整垫片数量从0 5辊间距变化值,中央辊用于按摩督脉和夹脊线各穴位,而中央辊 两侧左右第一辊用于按摩膀胱经第一侧线各穴位,左右第二辊用于按摩膀胱经第二侧线各 穴位,各人按自己身材和实际使用情况调整好辊距后,使按摩位置更为准确,能提高按摩效 果。可以垂直上下移动固定座(101)来调整按摩辊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按摩者的需要, 一般按摩辊初始位置可调整到腰阳关(督脉)或大肠俞(膀胱经)位置。表1辊间距调整值单位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按摩辊的位置设计是依据 人体穴位的位置分布来确定的,所以本实用新型辊式腰背部健身按摩器能较好地对人的腰 背部进行针对性的按摩,有较好的按摩效果。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腰背部健身按摩,更适应家庭保健用。

图1为督脉在腰背部分布的俞穴图中图号穴位为(0)大椎;(1)陶道;(2)身柱;(3)神道;(4)灵台;(5)至阳;(6) 筋缩;(7)中枢;(8)脊中;(9)悬枢;(10)命门;(11)腰阳关;(12)腰俞;(13)长强;图2为足太阳膀胱经在腰背部分布的俞穴图中图号穴位为(14)大杼;(15)风门;(16)肺俞;(17)厥阴俞;(18)心俞;(19) 督俞;(20)膈俞;(21)肝俞;(22)胆俞;(23)脾俞;(24)胃俞;(25)三焦俞;(26)肾俞; (27)气海俞;(28)大肠俞;(29)关元俞;(30)上髎;(31)次髎;(32)中髎;(33)下髎;(34) 会阳;(35)附分;(36)魄户;(37)膏肓;(38)神堂;(39)諺譆;(40)膈关;(41)魂门;(42) 阳纲;(43)意舍;(44)胃仓;(45)肓门;(46)志室;(47)小肠俞;(48)胞肓;(49)膀胱俞; (50)中膂俞;(51)秩边;(52)白环俞图3为腰背部按摩循行的七条线图中图号为(55)督脉;(56)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57)足太阳膀胱经第二侧线;(58)夹脊线;图4为辊式腰背部健身按摩器结构示意图图中图号为(101)固定座;(102)固定手柄螺母;(103)固定手柄与螺杆;(104) 支承座;(105)调整垫片;(106)按摩辊套;(107)按摩辊芯;(108)支承座连接螺栓;(109) 按摩辊轴螺母;(110)按摩辊轴;图5按摩辊套、辊芯、调整垫片和按摩辊轴的结构示意图图6按摩辊套、辊芯、调整垫片和按摩辊轴的结构左视图图7按摩取穴使用的指寸定位法中的横指同身寸图中尺寸(A)为三寸;图8辊式腰部健身按摩器使用方法示意图,表示起始姿势(或结束动作)图中图号(100)按摩器;(120)门框或木柱;图9辊式腰部健身按摩器使用方法示意图,表示结束动作(或起始姿势)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辊式腰背部健身按摩器由固定 座(101)、固定手柄螺母(102)、固定手柄与螺杆(103)、支承座(104)、调整垫片(105)、按摩 辊套(106)、按摩辊芯(107)、支承座连接螺栓(108)、按摩辊轴螺母(109)、按摩辊轴(110) 所组成,由辊套(106)和辊芯(107)组成的按摩辊可在按摩辊轴(110)上自由转动。本实用新型由辊套(106)和辊芯(107)组合而成的按摩辊共有七个,中间五个按 摩辊的位置恰好与人体背部按摩循行的七条线相对应,即中央辊对应督脉和夹脊线;左右 第一侧辊对应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左右第二侧辊对应足太阳膀胱经第二侧线。按摩辊 套(106)由软聚乙烯材料注塑而成,其外圆表面均勻分布有凸起的半圆球。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如图8所示,临时安装在门框上(120),利用固定手柄与螺 杆将按摩器(100)固定在门框上,条件许可时可长期固定。按摩辊的高度可预先调整,如图8所示,按摩者背对按摩器,腿部与地面呈一定角 度,可在55° 85°之间选取,使按摩辊正好抵住腰部的腰阳关穴(督脉上)大肠俞穴(膀 胱经上)部位。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掌叉腰或虎口分开置于腿上,然后屈膝使背部靠紧 按摩辊逐渐下滑,按摩辊转动从下到上起按摩作用,直至大腿与小腿弯曲成近似直角,成为 蹲马步状,稍作停留,再伸膝逐渐上移,恢复到原始位置。按摩的长度约相当于大腿的长度, 即相当于从腰阳关穴(督脉上)大肠俞穴(膀胱经上)能按摩到身柱穴(督脉上)肺俞 (膀胱经上),腰背部绝大多数重要的穴位都能得到按摩,效果非常理想。对于一般人的按摩,可取以上往复按摩方法。但对于身体虚弱的人、大病初愈者, 可以采用补法按摩,即顺着经络按摩,按摩力度稍轻,按摩时间稍短,按摩范围稍小。因为足 太阳膀胱经是从上往下,所以按摩时取图8所示起始位置,下移至蹲马步状,稍作停留上移 腰背部不再用力靠住按摩器,实行单程按摩。按摩时有几点说明(1)腿部与地面有一定的夹角,使用者腰背部对按摩辊有一定压力,角度小则压力 大,按摩效果好,按摩力的大小由使用者自己掌握。(2)屈膝下蹲若能按要求达到蹲马步程度,按摩长度能涵盖腰背部重要穴位,但体力消耗大,年老体弱者可以增加腿部与地面夹角和减少屈膝下滑程度来减轻体力消耗,待 体力增强后再作调整。 (3)被动按摩是人与人之间施力行为,被按摩者是被动地接受别人的按摩,本身体 力消耗很少,而采用本实用新型实行自我按摩,在对按摩器施加压力和上下运动过程中,腿 部曲伸还能取得健身的效果,而健身按摩的强度可由改变速度、时间长短和移动距离来调 整,能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同时,蹲马步也是我国传统武术中很重要的一种锻炼方法,能 显著提高腿部力量,是防止“人老先老腿”的有效手段,蹲马步的时间可以自行调整。故本 实用新型定名为健身按摩器。
权利要求一种辊式腰背部健身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器由固定座(101)、固定手柄螺母(102)、固定手柄与螺杆(103)、支承座(104)、调整垫片(105)、按摩辊套(106)、按摩辊芯(107)、支承座连接螺栓(108)、按摩辊轴螺母(109)、按摩辊轴(110)等组成;多个由辊套(106)和辊芯(107)组成的按摩辊可在按摩辊轴(110)上自由转动,安装有按摩辊和调整垫片的按摩辊轴(11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承座(104)上,两个支承座(104)则安装在铝合金固定座(10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式腰背部健身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间距为32mm 42mm,在按摩辊与按摩辊之间可利用调整垫片(105)调节辊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式腰背部健身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01)为 “ ^ ”字型铝合金铸件,可以依靠固定手柄(103)固定在门框或木柱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式腰背部健身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辊套(106)由 软聚乙烯材料或橡胶注塑而成,其外圆表面均勻分布有凸起的半圆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式腰背部健身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器可以垂直 上下移动固定座(101)来调整按摩辊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按摩者的需要,一般按摩辊 初始位置可调整到腰阳关或大肠俞位置。
专利摘要一种辊式腰背部健身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器由固定座(101)、固定手柄螺母(102)、固定手柄与螺杆(103)、支承座(104)、调整垫片(105)、按摩辊套(106)、按摩辊芯(107)、支承座连接螺栓(108)、按摩辊轴螺母(109)、按摩辊轴(110)等组成;多个由辊套(106)和辊芯(107)组成的按摩辊可在按摩辊轴(110)上自由转动,安装有按摩辊和调整垫片的按摩辊轴(11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承座(104)上,支承座(104)则安装在铝合金固定座(101)上。按摩器的按摩辊套外圆表面均匀分布有凸起的半球,当人的腰背部靠压按摩辊并上下搓动时,按摩辊的凸起半球对人腰背部的穴位起到按摩作用。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腰背部健身按摩,更适应家庭保健用。
文档编号A61H39/04GK201668692SQ20102010171
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6日
发明者谷晨 申请人:宁波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