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针头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1910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针头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针头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时,医护人员通常是用医用胶布来固定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针 的。由于小儿头发和汗液的影响,胶布粘贴不良,容易使输液针固定不牢;加之小儿缺乏 自制力,头部易来回摇动,容易造成输液针头滑出血管,给静脉输液的维持造成了极大的困 难,轻者易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重者会延误病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针头固定装置,该装 置能将输液针头有效地固定在小儿患者的头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如下结构的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针头固定装置该装 置包括带体,带体的两端各连接有能对接在一起的系带。采用上述结构后,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时,先通过胶布对输液针初步固定,再将带 体绕在小儿头部,带体的大致中间部位位于输液针处,通过带体两端的系带对接从而完成 输液针的固定。由于通过带体将输液针压住且通过系带将带体捆缚在小儿头部,因此输液 针头固定牢靠,输液针头不易滑出血管,有效的保证了对小儿进行持续静脉输液。本实用新 型具有能将输液针有效地固定在小儿患者头上的优点。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带体由对接在一起的内层布条和外层布条组成。双 层布条的设置可防止因布条发皱而造成压制不牢靠、输液针头滑出等现象。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结构所述带体的两端各连接有两根系带,系带为细 长布条。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结构两系带上分别缝制有子母搭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中A-A向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示的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针头固定装置,其包括由内层布条11和外 层布条12缝制在一起的带体1,内层布条11和外层布条12可皆由吸汗效果好且柔软的纯 棉布制成,带体1的两端各连接有两根系带2,系带2为细长的棉质布条。在给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时,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用医用胶布对输液针初步固定,再将带体1缠绕在小儿头部,带体1的大致中问部位位于医用胶布处,通过带体1两端的系 带2对系从而完成输液针的固定,系带2的对系处位于小儿头部两侧或者后部,以防止系带 2垂于小儿面部而导致小儿头部摆动或小儿用手撕抓。两系带2的对系要松紧适宜,防止过 紧而影响液体滴入。 如图3所示的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针头固定装置,其结构与
图1和图2中示出的小 儿头皮静脉输液针头固定装置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带体1的两端各连接有一根 系带2,其中一根系带2上缝制有带粘毛的子母搭扣3,另一根系带2上缝制有带粘钩的子 母搭扣3,这种子母搭扣3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通过两子母搭扣3在不同位置的对 粘,从而调整带体1对输液针的紧压固定程度。
权利要求一种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针头固定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带体(1),带体(1)的两端各连接有能对接在一起的系带(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针头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带体(1) 由对接在一起的内层布条(11)和外层布条(12)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针头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带体 (1)的两端各连接有两根系带(2),系带(2)为细长布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针头固定装置,其特征是两系带(2) 上分别缝制有子母搭扣(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针头固定装置,其包括带体,带体的两端各连接有能对接在一起的系带;带体由对接在一起的内层布条和外层布条组成;带体的两端各连接有两根系带,系带为细长布条;两系带上分别缝制有子母搭扣。由于通过带体将输液针压住且通过系带将带体捆缚在小儿头部,因此输液针头固定牢靠,输液针头不易滑出血管,有效的保证了对小儿进行持续静脉输液。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将输液针有效地固定在小儿患者头上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M5/14GK201643140SQ20102011938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24日
发明者李伟, 杨连霞, 袁怀同 申请人:杨连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