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急救背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5849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医用急救背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急救背囊,特别涉及一种可携带重症急救设备的便携式 前出急救背囊。
背景技术
随着急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对各种用于紧急医疗救援的设备的集成度要求 越来越高。院前急救、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医疗救援、野战一线救护等现场急救任务 中,由于交通、道路、通信、电力等破坏严重,车辆及各种大型医疗设备无法及时到达现场展 开救治。即便少量的急救人员能徒步、翻山、空运等途径到达现场,但因为传统的急救背囊 通常情况下只能满足小单位野外机动一般医疗急救,无法携带对重症伤员急救必须使用的 设备和器械,因而无法对现场急危重症伤员实施救命性的医疗救治,导致现场伤员不能在 第一时间得到必须的紧急救治,因此降低了现场救治率和救治质量。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背囊形式,在遇到特殊情况下由数个医护 人员组成的前出急救单元,将急救设备和药品运送到急救现场,保证现场危重病人呼吸道 管理、心电监护、除颤等急救措施的施行,有效提高伤员的救治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急救背囊,包括囊体、提手、背带系统、拉链系统。囊体形状呈长方体, 沿用了已有军医背囊和卫生员背囊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氧气系统囊袋(包含湿化 器、连接管道等)、呼吸机系统囊袋(包含管道等)和除颤监护系统囊袋(包含连线和电极 片等),根据各囊袋的位置和连接方式设计了能使背囊充分展开的分层拉链装置,充分展开 后各急救设备和药品处于同一平面。背囊内部结构呈网格状排列着可容纳其他急救物品的容物袋,容物袋由透明材料 制成。容物袋背囊内部的物品主要是一些小型急救用器械、常用的急救药品等。采用容物 袋结构便于这些物品的分类、有序,防止散乱。囊体背部设置有背带系统,背带系统包括背带、腰带和衬带;囊体的背带和腰带通 过塑料插扣连接,背带和腰带均为弧形,背带、腰带和衬带内均填充有泡沫塑料或其它柔软 弹性材料。背囊的面料是防水面料,拉链也使用防水材料。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功能强大。现代急救医学、灾难医学将紧急救援重点放在现场的首次急救上。 资料显示现场伤员中有呼吸道阻塞、10%有张力性气胸,失血、昏迷、吸入性烧伤、化 学伤、严重冲击伤以及直接气道损伤所引起的呼吸障碍都需要紧急通气,约占整个伤员的 5-10%。研究发现心脏电击除颤带来的复苏成功率更胜于徒手心肺复苏、药物等,除颤技术 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急救手段,在心肺复苏中执行的是“尽早除颤”的理念。这些都证明了 呼吸机、除颤监护仪、氧气等设备在现场首次救治中的重要性。而现有技术中的背囊是不具 备这些功能的。[0013]本实用新型产品急救背囊将这些必须的急救设备集成于单个背囊,使其具备了 “移动式ICU”的功能。为伤员的一线救治提供了可靠的方法。2、用途广泛。本实用新型产品不仅适用于重症救护,根据不同的急救任务,还可以 通过背囊携带其他医疗设备和药品,提高了现场急救的效率。此外,防水面料设计可以使背 囊应对雨雪和水面等复杂条件。3、使用方便。背囊收拢时结构紧凑,便于携带;充分展开时,可平铺或悬挂在墙上, 各个囊袋和背囊的内容物均处在同一平面上,使得设备、器材和药品完全暴露出来,取用非 常快捷,提高急救效率。4、结构合理。本实用新型将重症急救设备囊袋设计为前出式,便于操作,在背囊内 部设有网格式容物袋,便于小件物品的分类、组装和排列。5、设计精巧。本实用新型在细微之处的设计很精巧,例如外部囊袋上设计了翻盖 和拉链,便于查看设备。在囊袋口、容物袋口、囊体内部均设有粘合固定带,便于固定物品。 容物袋使用透明材料,便于观察袋内物品。6、携带方便。背囊设置提手和背带系统,可以手提或双肩背负。背带系统包括背 带、腰带和衬带,囊体的背带和腰带通过塑料插扣连接,背带和腰带均为弧形,背带、腰带和 衬带内均填充有泡沫塑料或其它柔软弹性材料,这些结构可以舒缓背负时的疲劳感。

图1是背囊左斜视图;图2是背囊右斜视图;图3是背囊展开图;图4是背囊正面视图;图5是背囊背面视图;图6是背囊左视图;图7是背囊右视图;图8是背囊顶视图;图9是背囊底视图;附图标记1、呼吸机囊袋;2、除颤监护仪囊袋;3、辅助设备囊袋1 ;4、辅助设备囊袋2 ;5、氧气系统囊袋;6、呼吸机囊袋底部管线出入口;7、除颤监护仪囊袋底部管线出入口 ;8、氧气系统囊袋管道出入口 1 ;9、氧气系统囊袋管道出入口 2 ;10、氧气系统湿化瓶出入口 ;11、呼吸机囊袋翻盖; 12、呼吸机囊袋拉链;13、除颤监护仪囊袋翻盖;14、除颤监护仪囊袋拉链;15、前侧环形拉链;16、氧气系统囊袋拉链;17、背囊囊体拉链;18、辅助设备囊袋拉链;19、背囊内物品粘合固定带;20、背囊内物品;21、呼吸机囊袋左侧连接口 ;22、除颤监护仪囊袋左侧连接口 ;23、氧气系统囊袋翻盖;[0040] 24、呼吸机囊袋右侧连接管道出入口 ; 25、除颤监护仪囊袋右侧连接管线出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前出式急救背囊,包括囊体、提手、背带系统、拉链系统。囊体形状呈长 方体,在背囊的外部,设置了氧气系统囊袋、呼吸机系统囊袋和除颤监护系统囊袋。背囊的正面外部设置呼吸机系统囊袋和除颤监护系统囊袋,呈上下排列,囊体侧 面的前部设置有上、左、下的环形拉链15,拉链拉开后能将背囊正面向右侧展开。呼吸机系 统囊袋和除颤监护系统囊袋的设置偏向辅助设备囊袋一侧,使得背囊正面向右侧展开时能 和背囊侧立面上的氧气系统囊袋处在一个平面上,防止挤压。囊体侧面后部设置有上、右、下的环形拉链17,拉开可以使得背囊的背面向右侧展 开,囊体内部的物品可以充分暴露出来,并与充分展开的呼吸机系统囊袋、除颤监护系统囊 袋、氧气系统囊袋处于一个平面。囊体的左侧立面设有两个辅助设备囊袋3和4,可以放置剪刀、手电筒、口咽通气 管等设备,两个囊袋通过拉开环形拉链18充分向上伸展。背囊整体展开后能使得携带的各种设备、器械、药品、呼吸机、氧气系统、监护除颤 监护仪处于一个平面,便于操作和取用。呼吸机系统囊袋、除颤监护仪囊袋的正面底部、左侧面和右侧面底部各设置一个 管道出入口,使内部设备可以与外界连接。氧气系统囊袋左侧设置一个出入口 9,右侧设置 两个出入口 8和10,用于氧气管道、湿化器的连接。上述的各个外置囊袋均设有翻盖,呼吸机系统囊袋、除颤监护仪囊袋和氧气系统 囊袋上还设有拉链,便于观察和操作设备。囊袋口袋内侧设置固定粘合带,便于固定设备。背囊内部结构呈网格状排列着可容纳其他急救物品的容物袋,便于急救物品的分 类、有序,防止散乱。容物袋的制作使用透明材料,以便使容物袋内盛装的物品一目了然。 容物袋可根据需要设置大小和形状。在背囊的内部表面和容物袋口袋内侧都设置粘合固定 带,可以有效固定内容物,防止碰撞和移位。背囊内部的物品主要是一些小型急救用器械、常用的急救药品等。囊体背部设置有背带系统,背带系统包括背带、腰带和衬带。囊体的背带和腰带通 过塑料插扣连接,背带和腰带均为弧形,背带、腰带和衬带内均填充有泡沫塑料或其它柔软 弹性材料,以减缓背负时的疲劳感。背囊的面料是防水面料,拉链也使用防水材料,使背囊在雨雪天气亦可携带。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 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医用急救背囊,背囊呈长方体,包括囊体、提手、拉链系统、背带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囊体外部设有携带重症急救设备的专用组合式囊袋,各囊袋内放置的设备可通过管线出入口与外部有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医用急救背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囊袋包括氧气系统囊袋、 呼吸机系统囊袋和除颤监护仪系统囊袋;所述氧气系统囊袋上设有湿化瓶出入口和管道出入口,所述呼吸机系统囊袋和除颤监 护仪系统囊袋上设有底部管线出入口、左侧管线出入口、右侧管线出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医用急救背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机系统囊袋和除颤监护仪 系统囊袋排列在背囊正面的立面上,呈上下排列,所述氧气系统囊袋设置在背囊一个侧面 的立面上;氧气系统囊袋对侧的侧立面上设有辅助设备囊袋;所述呼吸机系统囊袋和除颤监护仪系统囊袋布置在囊体正面的靠近辅助囊袋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医用急救背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系统的拉链拉开时,背囊整 体充分展开,背囊外部各个囊袋和背囊内部物品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5.根据2 3任一权利要求中的医用急救背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囊袋上设有翻盖, 各囊袋的口袋内侧设置粘合固定带。
6.根据权利要求2的医用急救背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系统囊袋、呼吸机系统囊袋 和除颤监护仪系统囊袋的侧面设有拉链。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医用急救背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囊的内部设有容纳内容物的 网格状的容物袋,容物袋口袋内侧设置粘合固定带。
8.根据权利要求1的医用急救背囊,其特征在于,背囊内部表面设置粘合固定带。
9.根据权利要求1的医用急救背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系统包括背带、腰带和衬 带,囊体的背带和腰带通过塑料插扣连接,背带和腰带均为弧形,背带、腰带和衬带内均填 充有泡沫塑料或其它柔软弹性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医用急救背囊,其特征在于,背囊的面料和拉链系统的材料是防 水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便携式前出急救背囊。背囊呈长方体,包括囊体、提手、拉链系统、背带系统,在囊体外部设有携带重症急救设备的专用组合式囊袋,包括氧气系统囊袋、呼吸机系统囊袋和除颤监护仪系统囊袋,各囊袋内放置的设备可通过管线出入口与外部有效连接。根据各囊袋的位置和连接方式设计了能使背囊充分展开的分层拉链装置,充分展开后各急救设备和药品处于同一平面,便于急救人员的操作和使用。新型急救背囊将重症急救设备集成于单个背囊,使其具备了“移动式ICU”的功能。为重症伤员的一线救治提供了可靠的途径。
文档编号A61F17/00GK201701391SQ20102013470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5日
发明者付彦强, 王佃亮, 王烈明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