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颧骨骨折术后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6116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颧骨骨折术后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颧骨骨折术后保护器。
背景技术
颧骨、颧弓骨折在头面部外伤骨折中较为常见手术复位后,如无有效的保护措施, 常因不可预知的外力的作用发生轻重不等的骨折段塌陷移位,以致影响面容美观及开口受 限。而且心理上,患者及家属害怕在睡眠中或平时不小心骨折处再次被挤压造成面部塌陷 的担心,使患者有心理负担,睡眠时无法安心休息。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期刊《拱桥式骨折骨固位保护架在治疗颧弓骨折中的临床 应用》公开了一种侧面观形状为拱桥式的保护架,其上、下两端以粘带及绷带固定在颞部及 颊部软组织处。这种保护架于保护架与面部之间没有设置缓冲处理元件,使得保护架与面 部硬性接触,除给病人带来一定的不适与疼痛感外,如若长期佩带,还会在面部留下较深的 印痕,影响面容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与人体面部柔性接触的保护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颧骨骨折术后保护器,包括中部起 拱的保护架体,所述保护架体其表面包括外曲面、内曲面以及两曲面之间的断面,所述颧骨 骨折术后保护器还包括由柔性材料组成的接触层,接触层于所述断面处与保护架体粘接。由于接触层于断面处与所述保护架体粘接,则接触层位于颧骨骨折术后保护器与 人体面部接触的位置上,并且接触层由柔性材料组成,与硬性材料相比,能够贴合各种面部 结构,而且柔性接触不会给病人带来疼痛感,如长期佩带,也不会在面部留下较深的印痕。在手术复位成功后,即可将已消毒处理的保护罩覆盖于颧骨骨折部,上、下两端以 粘带或绷带固定在颞部及颊部软组织处即可。进一步,所述保护架体呈罩盖状,所述断面呈封闭环状,由于颧骨及其复合体是一 个分布范围较大的体系,若保护架体呈拱桥状,且断面为两组平行断面,则只能保护以颧弓 为主的区域,现本实用新型将保护架体设为罩盖状,断面设为封闭环状,可以有较大的覆盖 及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中保护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一种颧骨骨折术后保护器,包括中部起拱的保护架体1,所述保护架体其表面包括外曲面2、内曲面3以及两曲面之间的断面4,所 述颧骨骨折术后保护器还包括由柔性材料组成的接触层5,接触层5于所述断面4处与保护 架体1粘接,其中保护架体1呈罩盖状,所述断面4呈封闭环状。其中柔性材料可选用海绵、棉纱、橡粘,使用粘粘涂料或粘合剂实现接触层5与与 保护架体1的粘接。使用本技术方案的颧骨骨折术后保护器的具体制作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具体方法: 首先取直径为10cm有机玻璃板,厚度约3cm,将有机玻璃板高温烘软,利用石膏模具使板 中部弯成半径约2cm的弧形,板周缘反向弯回压平,使周缘断面为同一平面,侧面观形状为 拱桥形,再用粘合剂将海绵条粘在断面上。当然,这种材料也可以采用薄铝板一块,直接进 行模具成型,为周缘断面为同一平面,侧面观形状为拱桥形状,再用粘合剂将橡粘粘在断面 上。本实用新型还有多种实施方式,在此不一一详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一种颧骨骨折术后保护器,包括中部起拱的保护架体,所述保护架体其表面包括外曲面、内曲面以及两曲面之间的断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颧骨骨折术后保护器还包括由柔性材料组成的接触层,接触层于所述断面处与保护架体粘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颧骨骨折术后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架体呈罩盖状,所 述断面呈封闭环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颧骨骨折术后保护器,包括中部起拱的保护架体,所述保护架体其表面包括外曲面、内曲面以及两曲面之间的断面,所述颧骨骨折术后保护器还包括由柔性材料组成的接触层,接触层于所述断面处与保护架体粘接。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以往技术中保护架体与人面部的接触方式,在接触面上进行了柔性处理,实现了保护架体与面部的紧密贴附。
文档编号A61F5/00GK201642434SQ20102013817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3日
发明者肖利, 陈哲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