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拔牙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6492阅读:8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拔牙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拔牙刀,特别是一种叉形拔牙刀。
背景技术
现在临床使用的拔牙刀虽然有多种式样,但是它的刀口部分设计都是只有一个接 触牙齿的点,咬不紧牙齿,容易左右打滑,在拔牙过程中只能起到撬动牙齿的作用,很难一 次性把牙齿拔下来,如遇到特殊难拔的牙齿就需要用别的增隙方法来拔除,因此造成拔牙 时间过长,牙医费力,使患者不适,甚至产生恐惧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省力、快速的叉形拔牙刀。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拔牙刀,包括刀口、刀背、手柄,刀口 设置在刀背的前端,刀背的另一端连接手柄,刀口与刀背的夹角为25° 45°,刀口的前 端为“V”形。刀口与刀背连接的部位为弧形。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刀口部位有两个和牙齿的接触 点,能紧紧地咬住牙颈位置,刀口不左右打滑,可以缩短拔牙的时间,提高拔牙的效率;2) 在拔牙的过程中,对牙周膜和牙槽骨无损伤,创口小,愈合快,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叉形拔牙刀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叉形拔牙刀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拔牙刀,包括刀口 1、刀背2、手柄3,刀口 1设置 在刀背2的前端,刀背2的另一端连接手柄3,刀口 1与刀背2的夹角为25° 45°,刀口 的前端为“V”形。刀口 1与刀背2连接的部位为弧形。本实用新型拔牙刀的刀口 1与刀背2的夹角优选30°。刀口 1前端的“V”形口宽 度为3 5mmο在拔牙的时候,刀口部位有两个和牙齿的接触点,能紧紧地咬住牙颈位置,使刀口 不左右打滑,再利用牙根的上大下小的锥形状,只要轻轻拨动,牙齿就会很快地脱离牙槽 窝。快递、方便、省力,真正体现了微创拔牙,在拔牙过程中,对牙周膜和牙槽骨无损伤,创口 小,愈合快,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本实用新型的拔牙刀对牙齿的残根有独特的拔除效果, 可替代根钳拔刀。本实用新型的拔牙刀在使用的时候,先握住刀柄,刀头1的前弯头朝上,食指伸至 刀背2前端,刀头1伸至需要拔除牙齿的牙间缝隙,刀头前端的“V”对准牙颈位置,咬住牙颈,然后利用杠杆原理即可使牙齿脱离牙槽窝。
权利要求一种拔牙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口(1)、刀背(2)、手柄(3),刀口(1)设置在刀背(2)的前端,刀背(2)的另一端连接手柄(3),刀口(1)与刀背(2)的夹角为25°~45°,刀口的前端为“V”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牙刀,其特征在于,刀口(1)与刀背(2)连接的部位为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拔牙刀,其特征在于,刀口(1)与刀背(2)的夹角为 3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拔牙刀,其特征在于,刀口⑴前端的“V”形口宽度为 3 5mm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叉形拔牙刀,它包括刀口、刀背和手柄;刀口与刀背成30°左右的夹角;刀口为叉形;刀口设置在刀背的前端,刀背的另一端连接手柄,刀口与刀背的夹角为25°~45°,刀口的前端为“V”形。本实用新型刀口部位有两个和牙齿的接触点,对需要拔除的牙齿能完成掌握在牙医的控制之中,刀口的叉紧紧地咬住牙颈位置,使刀口不左右打滑,再利用牙根的上大下小的锥形状,只要轻轻拨动,牙齿就会很快地脱离牙槽窝,快捷、方便、省力,真正体现了微创拔牙,在拔牙过程中,对牙周膜和牙槽骨无损伤,创口小,愈合快,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文档编号A61C3/14GK201642377SQ20102014367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6日
发明者徐永进 申请人:徐永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