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妇产科用助产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妇产科用助产钳。
背景技术:
目前,妇产科医生在为产妇实行自然分娩时,需要医生辅助娩出婴儿,当婴儿的头 部露出时,为了防止婴儿出现窒息的状况,医生通常用双手托住婴儿的头部,配合产妇将婴 儿拖出子宫,以达到母子平安的目的,现在医院妇产科内最常用的助产器具是助产钳和胎 头吸引器,通过这些用具来帮助产妇进行分娩,从而辅助将婴儿产出。采用胎头吸引器进行 助产时,由于将吸盘设置在婴儿的头部,而且具有一定的负压,所以在助产时,容易造成胎 儿颅内出血,或头部变形等状况,严重影响胎儿的安全;在通过助产钳进行助产时,由于现 有的助产钳在使用时一般将钳体放置在婴儿头部两侧的耳廓下缘,通过钳柄扣住婴儿头部 将婴儿娩出,这样不仅使用不便,而且在遇到产妇盆底阻力而婴儿仰伸困难时,无法通过助 产钳将婴儿顺利娩出,这不仅给医生带来了困难,同时也加重了产妇的痛苦;另外,由于产 妇经常会骨盆底肌肉紧张,盆底阻力大,所以阴道口紧缩,钳体不易伸入,而且现有的助产 钳一般为金属材质,强行扩张容易伤及产妇阴部,这样影响婴儿分娩,给产妇造成不必要的 痛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扩张阴道,方便帮助婴 儿仰伸,不会伤及婴儿和母体,从而减轻产妇痛苦的妇产科用助产钳。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妇产科用助产钳,包括钳 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钳柄呈“U”形,所述钳柄的前端设有弧形内凹的钳体,所述钳体的外 侧设有收缩囊体,所述钳体和钳柄内设有与所述收缩囊体相通的气体通道。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钳体的端部还设有钳掌,所述钳掌前端呈 椭圆形,所述钳掌上也设有收缩囊体。所述钳柄的两侧设有指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钳柄设置为“U”形结构,这样可以在协助产 妇分娩时便于扩张阴部,方便医生操作;通过弧形内凹的钳体符合胎儿头部的生理曲线,从 而便于夹持婴儿头部,通过钳体外侧设置的收缩囊体,方便进一步对阴道进行扩张或微调, 从而方便帮助婴儿仰伸,而且可以防止为产妇进行阴部扩张时伤及阴道内壁,不会伤及婴 儿和母体,减轻了产妇的痛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仅便于扩张阴道,从而方 便帮助婴儿仰伸,而且不会伤及婴儿和母体,减轻了产妇的痛苦。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局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制作本实用新型。该妇产科用助产钳,包括钳柄1,钳柄1呈“U”形,这 样助产钳在初始时,处于张开状态,可以在协助产妇分娩时便于扩张阴部,这样方便医生在 助产时使用。在钳柄1的前端设有弧形内凹的钳体2,这样弧形内凹的结构符合胎儿头部的生 理曲线,从而便于夹持婴儿头部,使用简单方便。在钳体2的外侧设有收缩囊体3,在钳体2和钳柄1内设有与收缩囊体3相通的气 体通道4,通过这种结构可以挤压外部与气体通道4连接的气囊7向收缩囊体3内进行充 气,通过收缩囊体3可以进一步扩张阴部,从而方便帮助婴儿仰伸,由于收缩囊体3为弹性 体,这样可以防止为产妇进行阴部扩张时伤及阴道内壁,不会伤及婴儿和母体,减轻了产妇
的痛苦。在钳体2的端部还设有钳掌5,钳掌5的前端呈椭圆形,这样不易伤及胎儿和产妇, 而且通过钳掌5可以在产妇因盆底阻力而使婴儿仰伸困难时,伸入到产妇阴道口内的婴儿 左右颞处,辅助婴儿仰伸,从而减轻了产妇的痛苦,在钳掌5上也设有收缩囊体3,通过收缩 囊体3防止伤及产妇阴道内壁,而且便于扩张,方便医生协助产妇娩出婴儿。在钳柄1的两侧设有指环6,通过指环6便于医生用力,从而快速牵引婴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仅便于扩张阴道,从而方便帮助婴儿仰伸,而 且不会伤及婴儿和母体,减轻了产妇的痛苦。
权利要求一种妇产科用助产钳,包括钳柄(1),其特征在于所述钳柄(1)呈“U”形,所述钳柄(1)的前端设有弧形内凹的钳体(2),所述钳体(2)的外侧设有收缩囊体(3),所述钳体(2)和钳柄(1)内设有与所述收缩囊体(3)相通的气体通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妇产科用助产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体(2)的端部还设有 钳掌(5),所述钳掌(5)前端呈椭圆形,所述钳掌(5)上也设有收缩囊体(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妇产科用助产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钳柄(1)的两侧设有指 环(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妇产科用助产钳,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包括钳柄(1),所述钳柄(1)呈“U”形,所述钳柄(1)的前端设有弧形内凹的钳体(2),所述钳体(2)的外侧设有收缩囊体(3),所述钳体(2)和钳柄(1)内设有与所述收缩囊体(3)相通的气体通道(4)。该妇产科用助产钳,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仅便于扩张阴道,从而方便帮助婴儿仰伸,而且不会伤及婴儿和母体,减轻了产妇的痛苦。
文档编号A61B17/44GK201664333SQ20102016034
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6日
发明者尹晓, 张继伟 申请人: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