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刮痧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8287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刮痧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刮痧板。
技术背景中国刮痧健康法是在古代传统刮痧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衍变而来。传统的刮痧疗法主要适应证为痧病,所用刮痧工具有瓷器类(碗盘勺杯之边缘)、金属类(铜银铝币及金属 板)、生物类(麻毛棉线团、蛘壳)等,刮痧部位为脊背、颈部、胸腹、肘窝、胭窝。所用润滑剂 为植物油类、酒类和水,刮拭皮肤至出现紫黑色瘀点为度的一种民间疗法。但是现有的刮痧 工具只能应对一个刮痧部位,适应性较差,所以就需要一种能够适合多个刮痧部位的刮痧 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刮痧板,能够克服现有技 术的不足之处,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方便的优点,能够以一个刮痧板满足多 个刮痧部位的需求。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一种刮痧板,包括板本体,所述板本体的上表面成型有第一弧形凹面、第二弧形凹 面;所述板本体的一端面成型有左弧形凸面,另一端面成型有右弧形凸面;下表面成型有 第三弧形凹面、第四弧形凹面、第二弧形凸面。所述的一种刮痧板,所述第一弧形凹面的弧形半径为65. 3_,所述第二弧形凹面 的弧形半径为1289mm,所述左弧形凸面的弧形半径为54mm,所述右弧形凸面的弧形半径为 2. 5mm,所述第三弧形凹面的弧形半径为17mm,所述第四弧形凹面的弧形半径为35. 6mm,所 述第二弧形凸面的弧形半径为16mm。所述的一种刮痧板,所述第二弧形凹面和所述右弧形凸面之间的板本体的上表面 成型有第三弧形凸面。所述的一种刮痧板,所述第三弧形凸面的弧形半径为40mm。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板本体上成型有八个弧形凹凸面,适合人体多个部位的需要,可以 根据不同的人体部位旋转凹、凸面进行刮痧,能够做到一个刮痧板满足多个刮痧部位的需 求,其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实施例,见附图1所示一种刮痧板,包括板本体1,所述板本体1的上表面成型有 第一弧形凹面2、第二弧形凹面4 ;所述板本体1的一端面成型有左弧形凸面3,另一端面成 型有右弧形凸面7 ;下表面成型有第三弧形凹面5、第四弧形凹面8、第二弧形凸面6。所述第一弧形凹面2的弧形半径为65. 3mm,所述第二弧形凹面4的弧形半径为 1289mm,所述左弧形凸面3的弧形半径为54mm,所述右弧形凸面7的弧形半径为2. 5mm,所 述第三弧形凹面5的弧形半径为17_,所述第四弧形凹面8的弧形半径为35. 6mm,所述第 二弧形凸面6的弧形半径为16mm。所述第二弧形凹面4和所述右弧形凸面7之间的板本体1的上表面成型有第三弧 形凸面9。所述第三弧形凸面9的弧形半径为40mm。
权利要求一种刮痧板,包括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本体(1)的上表面成型有第一弧形凹面(2)、第二弧形凹面(4);所述板本体(1)的一端面成型有左弧形凸面(3),另一端面成型有右弧形凸面(7);下表面成型有第三弧形凹面(5)、第四弧形凹面(8)、第二弧形凸面(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刮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凹面(2)的弧形半 径为65. 3mm,所述第二弧形凹面(4)的弧形半径为1289mm,所述左弧形凸面(3)的弧形半 径为54_,所述右弧形凸面(7)的弧形半径为2. 5_,所述第三弧形凹面(5)的弧形半径为 17_,所述第四弧形凹面(8)的弧形半径为35. 6_,所述第二弧形凸面(6)的弧形半径为 16mm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刮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凹面(4)和所 述右弧形凸面(7)之间的板本体(1)的上表面成型有第三弧形凸面(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刮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弧形凸面(9)的弧形半 径为4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刮痧板,包括板本体,所述板本体的上表面成型有第一弧形凹面、第二弧形凹面;所述板本体的一端成型有左弧形凸面,另一端成型有右弧形凸面;下表面成型有第三弧形凹面、第四弧形凹面、第二弧形凸面。本实用新型适合人体多个部位的需要,可以根据不同的人体部位旋转凹、凸面进行刮痧,能够做到一个刮痧板满足多个刮痧部位的需求,其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61H11/00GK201618098SQ20102016876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3日
发明者廖年斌 申请人:廖年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