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混药功能的注射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0352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混药功能的注射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射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混药功能的注射笔;尤其 涉及一种将一种液体药品从其包装内注入到另一种液体或固体药品包装容器中,混勻后回 吸到原液体药品包装容器中进行一次或多次可调剂量使用的注射笔。
背景技术
在医疗技术领域中,对于有些在液体状态下保存稳定性差,而在粉剂状态下保存 稳定的药品,现有技术采用预先用一次性注射器或单独的混药装置将液体溶酶加入到粉状 保存的药品包装容器中,然后再用一次性注射器或其它药品转移工具将溶解后的药液加入 到适合注射笔使用的药品包装内,最后再将此包装放到注射笔中,通过注射笔实现多次可 调剂量的注射使用。现有技术药品的溶解和回吸过程繁琐,操作过程不方便,操作不当会造 成药品污染。混药采用转移工具或混药装置既增加患者用药成本,也增加患者用药风险。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混药功能的注射笔,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注射笔不具备 混药功能,药品的溶解和回吸过程繁琐,操作过程不方便,操作不当造成药品污染,混药采 用转移工具或混药装置既增加患者用药成本,也增加患者用药风险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包括拉杆、压钮、剂量调节螺套、内套、止退块、 压套、溶酶包装容器移动胶塞、连接定位套、溶酶包装容器、溶酶包装容器顶部密封垫、注射 针头、注射笔帽;溶酶包装容器移动胶塞;滑动配合安装在溶酶包装容器内;溶酶包装容器 安装在连接定位套内,连接定位套对溶酶包装容器径向定位;连接定位套与内套螺纹旋紧 连接;压套上具有槽口,拉杆轴向有斜向的锯齿结构,拉杆轴向锯齿间凹槽的倾斜方向和止 退块的倾斜方向一致,锯齿间的凹槽的宽度大于止退块的厚度;止退块一端连接固定在压 套上,止退块另一端通过压套槽口插入到拉杆的锯齿间凹槽内;压套安装在内套的孔内; 压套通过弹簧和浮动套对溶酶包装容器轴向定位;拉杆穿过压套,拉杆的一端与溶酶包装 容器移动胶塞螺纹连接,拉杆的另一端连接安装压钮;连接定位套头部与注射针头螺纹连 接,其内部注射针头刺穿溶酶包装容器顶部密封垫进入到溶酶或溶解后的药液中;注射笔 帽压紧在连接定位套上;剂量调节套与内套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压紧弹簧、浮动套;浮动套和一个压紧弹簧安装在内套内孔中, 可以沿内套内孔轴向移动;内套内孔具有浮动套限位台肩;压套通过螺纹旋入内套的螺孔 内,并将压紧弹簧压缩,进而将浮动套压紧在内套内部的台肩上;压套通过浮动套对溶酶包 装容器轴向定位。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限位套、止动螺钉;限位套上端面有与轴线同心的两段环形导 槽,止动螺钉穿过限位套的环形导槽将限位套拧紧在压套的端面上;止动螺钉上面有台肩, 使限位套在止动螺钉的台肩的限位下在轴线方向只能做微小的移动。限位套在圆周方向可 以在限位套上环形槽限定的空间内转动。[0007]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扭簧;扭簧安装在限位套的轴套上,扭簧的一端固定在止动螺钉上,另一端固定在限位套上;扭簧安装时,靠预紧力将限位套转到两个限位螺钉限定的位 置上。限位套内孔有向内突出的定位凸起,拉杆轴向具有键槽;凸起部分宽度与拉杆的键槽 宽度相匹配,使得拉杆与限位套在径向上处于同步状态,在轴向上,拉杆由限位套内的凸起 限定随限位套进行轴向移动。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固定螺母、螺钉;固定螺母将压钮固定在拉杆的一端。止动块一 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压套的轴向面上。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上部封闭帽、溶酶包装容器盖;压钮上部具有凹形腔;上部密 封帽通过过盈配合盖在压钮上部的凹形腔内。溶酶包装容器盖将溶酶包装容器顶部密封垫 压紧在溶酶包装容器端口,封密包装在溶酶包装容器端口上;溶酶包装容器盖与连接定位 套的内孔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拉杆具有压钮限位台肩,压钮安装压紧在拉杆的限位台肩上。拉杆与 溶酶包装容器移动胶塞的连接端螺纹后部具有尺寸大于浮动套内径的轴台,对拉杆轴向行 程限位,使拉杆不会拉出内套。连接定位套沿轴线方向上开有槽形长孔,用来观察溶酶容器 中药品的使用情况,连接定位套的外表面预先标出了剂量刻度,用来调节指示每次使用的 剂量和剩余药液的量。使用操作过程如下拔下注射笔帽,将连接定位套与内套旋开,旋转溶酶包装容器使其内部溶酶包装 容器移动胶塞与拉杆连接牢固,套上连接定位套,并将连接定位套和内套旋紧连接好。将剂 量调节套调整到最大剂量位置,将注射针头与连接定位套连接拧紧,持本实用新型将注射 针头刺入药品包装容器,按动压钮到底将溶酶注入到药品中,振荡药品容器使药品充分溶 解后,顺时针旋转压钮到限定位置并缓慢拉动拉杆将溶解后药品溶液全部吸回到溶酶包装 容器中。将注射针头向上方向握好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定位套的长孔观察容器内气泡,气 泡全部上到顶部后,保持注射笔直立状态,缓慢推动压钮将溶酶容器中气体排净。将剂量调 节旋钮调整到零点,按动压钮排出多余药液。调节剂量调节套到需要的剂量位置,将针头刺 入患者体内,按动压钮至极限位置,拔出注射笔完成一次注射。使用后将注射笔帽盖好,将注射笔放入药品要求的环境中保存。下一次使用时更 换注射针头,调节剂量调节套到需要的剂量的位置,按动压钮继续为患者注射,直到用完容 器内的药品为止。注射笔内的药品用完后,将针头旋下,将连接定位套和内套旋开分离,扭 动溶酶包装容器将溶酶包装容器移动胶塞从拉杆上卸下来。此时如果继续注射则按照开始 使用时的方法安装新的溶酶产品,否则则将连接定位套与内套连接后,盖上注射笔帽,将注 射笔放好即可。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将溶酶注入到粉剂药品包装中不需要中间工具,药品的 溶解和回吸过程简化,计量方便,无污染,安全性好,极大程度方便患者,降低患者用药成本,同 时由于没有混药工具,生产厂也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生产设备来生产混药器或为患者单独配备 混药工具,能够很大程度地降低药品的生产和使用成本,便于药品推广,操作简单易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I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II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A-A剖面放大示意图;图中1封闭帽、2拉杆、3固定螺母、4压钮、5剂量调节螺套、6内套、7螺钉、8止退 块、9压套、10压紧弹簧、11浮动套、12溶酶包装容器移动胶塞、13连接定位套、14溶酶包装 容器、15溶酶包装容器盖、16溶酶包装容器顶部密封垫、17注射针头、18注射笔帽、19限位 套、20扭簧、21止动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封闭帽1、拉杆2、固定螺母 3、压钮4、剂量调节螺套5、内套6、螺钉7、止退块8、压套9、压紧弹簧10、浮动套11、溶酶包 装容器移动胶塞12、连接定位套13、溶酶包装容器14、溶酶包装容器盖15、溶酶包装容器顶 部密封垫16、注射针头17、注射笔帽18、限位套19、扭簧20、止动螺钉21。如图1、图2所示溶酶包装容器移动胶塞12滑动配合安装在溶酶包装容器14内; 溶酶包装容器14安装在连接定位套13内,连接定位套13对溶酶包装容器径向定位。溶酶 包装容器盖15将溶酶包装容器顶部密封垫16压紧在溶酶包装容器14端口,封密包装在溶 酶包装容器14端口上;溶酶包装容器盖15与连接定位套13的内孔间隙配合。连接定位套 13沿轴线方向上开有槽形长孔,用来观察溶酶容器中药品的使用情况,连接定位套13的外 表面预先标出了剂量刻度,用来调节指示每次使用的剂量和剩余药液的量。如图1、图3所示连接定位套13与内套6螺纹旋紧连接;压套9上具有槽口,拉 杆2轴向有斜向的锯齿,拉杆2锯齿间凹槽的倾斜方向和止退块8的倾斜方向一致,拉杆2 锯齿间的凹槽宽度大于止退块8厚度;止退块8 一端通过螺钉7固定在压套9上。止退块 8另一端通过压套9槽口插入到拉杆2的锯齿间凹槽内;压紧弹簧10和浮动套11安装在 内套6的孔内,内套6内孔具有浮动套限位台肩;压套9通过螺纹旋入内套6的螺孔内,压 套9将压紧弹簧10压缩,进而将浮动套11压紧在内套6内部的台肩上;压紧弹簧10和浮 动套11可以沿内套6内孔轴向移动;压套9通过浮动套11对溶酶包装容器轴向定位。如图1、图3、图4所示限位套19上端面有与轴线同心的两段环形导槽,止动螺钉 21穿过限位套19环形导槽将限位套19拧紧在压套9的端面上;止动螺钉21上面有台肩, 使限位套19在止动螺钉的台肩的限位下在轴线方向只能做微小的移动。限位套19在圆周 方向可以在限位套上环形槽限定的空间内转动。如图1所示拉杆2穿过压套9,拉杆2的一端与溶酶包装容器移动胶塞12螺纹 连接,拉杆2可直线运动拉动或推动溶酶包装容器移动胶塞12 ;拉杆具有压钮4限位台肩, 压钮4压紧限位台肩,由固定螺母3将压钮4固定在拉杆2的另一端。压钮上部具有凹形 腔;上部密封帽1通过过盈配合盖在压钮上部的凹形腔内。拉杆2沿着锯齿间的凹槽倾斜 方向同向轴向移动,止退块8对拉杆2没有止动限制;在拉杆2不顺时针旋转时,拉杆2受 止退块8的止动限制作用无法沿着锯齿间的凹槽倾斜方向反向轴向移动。但拉杆2顺时针 旋转到限位套19环行导槽限定的位置后,拉杆2上锯齿面的位置与止退块8的位置错开, 止动块8对拉杆2不再具有限制作用,因此在拉杆2顺时针旋转到限定位置并保持时,拉杆 2可以拉动溶酶包装容器移动胶塞12做前后的轴向移动,实现推出溶酶到药品容器中实现混药和吸出混合后药液到溶酶包装容器14中的作用;拉杆2与溶酶包装容器移动胶塞12 的连接端螺纹后部具有尺寸大于浮动套11内径的轴台,对拉杆2轴向行程限位,使拉杆2 不会拉出内套6。如图1、图2所示连接定 位套13头部与注射针头17螺纹连接,注射针头17与连 接定位套13连接好后,其内部针头刺穿溶酶包装容器顶部密封垫16进入到溶酶或溶解后 的药液中;注射笔帽18过盈压紧在连接定位套13上;剂量调节套5与内套6螺纹连接,旋 转剂量调节套5改变相对内套6的轴向位置,进而改变剂量调节套5顶面相对压钮4底面 间的距离,压钮4下按行程距离得以改变,压钮4下按行程距离与注射剂量成正比。如图1、图3、图4所示;扭簧20安装在限位套19的轴套上,扭簧20的一端固定在 止动螺钉21上,另一端固定在限位套19上;扭簧安装时,靠预紧力将限位套19转到两个限 位螺钉限定的位置上。限位套19内孔有向内突出的定位凸起,拉杆2轴向具有键槽;凸起 部分宽度与拉杆2的键槽宽度相匹配,使得拉杆2与限位套19在径向上处于同步状态,在 轴向上,拉杆2由限位套内的凸起限定随限位套19进行轴向移动。使用操作过程如下拔下注射笔帽18,将连接定位套13与内套6旋开,旋转溶酶包装容器14使其内 部的溶酶包装容器移动胶塞12与拉杆2连接牢固,套上连接定位套13,并将连接定位套13 和内套6旋紧连接好。将剂量调节套5调整到最大剂量位置,将注射针头17与连接定位套 13连接拧紧,持本实用新型将注射针头17刺入并穿过药品包装容器,按动压钮4到底将溶 酶注入到药品中,振荡药品容器使药品充分溶解后,顺时针旋转压钮4并缓慢拉动拉杆2将 溶解后的药品溶液全部吸回到溶酶包装容器14中。
权利要求一种带混药功能的注射笔,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压钮、剂量调节螺套、内套、止退块、压套、溶酶包装容器移动胶塞、连接定位套、溶酶包装容器、溶酶包装容器顶部密封垫、注射针头、注射笔帽;溶酶包装容器移动胶塞;滑动配合安装在溶酶包装容器内;溶酶包装容器安装在连接定位套内,连接定位套对溶酶包装容器径向定位;连接定位套与内套螺纹旋紧连接;连接定位套与内套螺纹旋紧连接;压套上具有槽口,拉杆轴向有斜向的锯齿结构,拉杆轴向锯齿间凹槽的倾斜方向和止退块的倾斜方向一致,锯齿间的凹槽的宽度大于止退块的厚度;止退块一端连接固定在压套上,止退块另一端通过压套槽口插入到拉杆的锯齿间凹槽内;压套安装在内套的孔内;压套通过弹簧和浮动套对溶酶包装容器轴向定位;拉杆穿过压套,拉杆的一端与溶酶包装容器移动胶塞螺纹连接,拉杆的另一端连接安装压钮;连接定位套头部与注射针头螺纹连接,其内部注射针头刺穿溶酶包装容器顶部密封垫进入到溶酶或溶解后的药液中;注射笔帽压紧在连接定位套上;剂量调节套与内套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紧弹簧、浮动套安装在内套内 孔中;内套内孔具有浮动套限位台肩;压套通过螺纹旋入内套的螺孔内,并将压紧弹簧压 缩压紧在台肩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套、止动螺钉;限位套上端 面有与轴线同心的两段环形导槽,止动螺钉穿过限位套的环形导槽将限位套拧紧在压套的 端面上;止动螺钉上面有台肩,使限位套在止动螺钉的台肩的限位下在轴线方向只能做微 小的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扭簧安装在限位套的轴套上,扭 簧的一端固定在止动螺钉上,另一端固定在限位套上;限位套内孔有向内突出的定位凸起, 拉杆轴向具有键槽;凸起部分宽度与拉杆的键槽宽度相匹配,使得拉杆与限位套在径向上 处于同步状态,在轴向上,拉杆由限位套内的凸起限定随限位套进行轴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螺母、螺钉;固定螺母将压 钮固定在拉杆的一端,止动块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压套的轴向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凹形腔的上部封闭帽,上部 密封帽通过过盈配合盖在压钮上部的凹形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笔,其特征在于溶酶包装容器盖将溶酶包装容器顶部 密封垫压紧在溶酶包装容器端口,封密包装在溶酶包装容器端口上;溶酶包装容器盖与连 接定位套的内孔间隙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笔,其特征在于拉杆具有压钮限位台肩,压钮安装压紧 在拉杆的限位台肩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笔,其特征在于拉杆与溶酶包装容器移动胶塞的连接 端螺纹后部具有尺寸大于浮动套内径的轴台,对拉杆轴向行程限位,使拉杆不会拉出内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笔,其特征在于连接定位套沿轴线方向上开有槽形长 孔,连接定位套的外表面标有剂量刻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混药功能的注射笔,可将溶酶注入到粉剂药品包装中,然后通过拉回注射笔的推杆将溶解后药品溶液吸回到注射笔中的原溶酶包装容器内,通过轻轻推动注射笔的推杆将药液中的气泡排掉,然后调节注射笔的剂量调节旋钮到需要剂量后给患者注射。优点是将溶酶注入到粉剂药品包装中不需要中间工具,药品的溶解和回吸过程简化,计量方便,无污染,安全性好,极大程度方便患者,降低患者用药成本,同时由于没有混药工具,生产厂也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生产设备来生产混药器或为患者单独配备混药工具,能够很大程度地降低药品的生产和使用成本,便于药品推广,操作简单易学。
文档编号A61M5/178GK201744020SQ20102020266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6日
发明者王艳华 申请人:王艳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