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腹部手术中放置引流管的引导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0774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腹部手术中放置引流管的引导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转移人体介质或为从人体内取出介质的医用管状器械领域, 具体为一种用于腹部手术中放置引流管的引导穿刺针。
背景技术
腹部外科手术后需要常规放置各种引流管,如单腔管、双套管、T型管,等等。当引 流物经过腹部切口中引出时,常容易导致引流口处切口愈合不良,甚至切口感染,因此需要 在切口旁腹壁另戳孔引出引流物。由于没有专用器械,传统的腹壁戳孔方式是用尖刀切开 腹壁皮肤后,用中号止血钳自外戳入腹腔,同时以组织钳牵拉切口游离缘以形成相互作用 力,使得中号止血钳可以穿过皮下组织、肌肉组织和腹膜进入腹腔,然后以止血钳反复撑开 以扩大穿刺孔,最后以止血钳钳夹住引流管拉出戳孔。传统的腹壁戳孔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1.中号止血钳头部圆钝,且穿过腹壁的力量主要来自相对牵拉,所以传统腹壁戳孔方式是 钝性暴力穿刺,可能对局部腹壁组织造成损伤,比如出现引流孔周围较严重的瘀斑等情况;
2.预先以尖刀切开腹壁,切开位置选择可能存在偏差,选择存在偏差的戳孔穿出引流管,可 能造成引流管在腹腔内过度弯曲等情形,影响引流通畅;3.引流物种类多样,口径不一,以 尖刀在腹壁切开的切口可能过大或者过小,中号止血钳在腹壁内扩撑所形成的假道口径也 不容易控制,从而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伤。因此,传统腹壁戳孔方式存在较大的局限 性,需要一种专门的手术器械来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在腹壁戳孔过程中肌肤损伤轻、切割精度高 的引流器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腹部手术中放置引流管的引导穿刺针。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发明目的一种用于腹部手术中放置引流管的引导穿刺针,包括穿刺针针体,其特征是穿刺 针针体的头部为弧形,且穿刺针针体头部的两侧分别开有引流凹槽,穿刺针针体的中部刻 有防滑凹槽。所述的用于腹部手术中放置引流管的引导穿刺针,其特征是穿刺针针体头部的 弧形其圆心角为60°,防滑凹槽的形状为螺旋线或由斜线以首尾相接构成的锯齿形,穿刺 针针体头部引流凹槽和中部防滑凹槽的深度都为穿刺针针体厚度的1/10 1/4。所述的用于腹部手术中放置引流管的引导穿刺针,其特征是穿刺针针体的尾部 为防脱连接端,防脱连接端是由3 8个圆台叠加而形成的宝塔形端头。所述的用于腹部手术中放置引流管的引导穿刺针,其特征是穿刺针针体的直径 为5mm、7mm和IOmm中的任意一种,穿刺针针体的长度为170mm。本实用新型用不锈钢制成,使用本实用新型穿刺时,先根据引流管直径选择对应 的穿刺针针体,将穿刺针针体的尾部插入引流管腹腔外端,穿刺针针体尾部的防脱连接端 可起防脱落的固定作用,穿刺针针体中部的防滑凹槽为握持部位,安放好引流管腹腔端位置后,选择恰当位置,握持穿刺针针体自腹腔内穿过腹壁后取下穿刺针,引流管安放到位, 另接引流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穿刺针针体的尖端为鸭嘴形锐刃,可确保穿刺过程中均为锐性分离,若选择与 腹壁肌肉纤维走行平行角度穿刺,则可最大程度减少穿刺对腹壁的损伤;鸭嘴形锐利刃切 开腹壁皮肤的切口大小正好是针体直径的大小。2.先选择引流管在腹腔内的位置,然后根据引流管的走行选择最佳戳孔位置,从 而确保了引流通畅有效。3.有多种型号可供选择,真正实现了按需戳孔。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滑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防脱连接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和引流管的连接示意图;图6是图5中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用于腹部手术中放置引流管的引导穿刺针,包括穿刺针针体1,如图1和图2所 示,具体结构是穿刺针针体1的头部为弧形,所述弧形的圆心角为60°,穿刺针针体1头部 的两侧分别开有引流凹槽,穿刺针针体1的中部刻有防滑凹槽11,防滑凹槽U的形状可以是 螺旋线或由斜线以首尾相接构成的锯齿形,本实施例采用由斜线以首尾相接构成的锯齿形, 防滑凹槽11的形状如图3所示。穿刺针针体1头部引流凹槽和中部防滑凹槽11的深度都为 穿刺针针体1厚度的1/10 1/4,本实施例取1/10。为了便于固定引流管,如图4所示,穿刺 针针体1的尾部为防脱连接端12,防脱连接端12是由5个圆台叠加而形成的宝塔形端头,根 据实际需要,所述的圆台数可以在3 8个之间,圆台数越多则防脱效果越好。穿刺针针体1分A、B和C三种型号,其规格和用途如表一所示,穿刺针针体1的长 度为170mm。表一
型号穿刺针针体直径(mm)用途A518号T管,导尿管B720 24号T管,细单腔管C10粗单腔管和双套管[0026] 本实施例用不锈钢制成,使用本实施例穿刺时,先根据引流管直径选择对应的穿 刺针针体1,如图5和图6所示,将穿刺针针体1尾部的防脱连接端12插入引流管2的腹 腔外端,防脱连接端12可起防脱落的固定作用,穿刺针针体1中部的防滑凹槽11为握持部 位,安放好引流管2的腹腔端位置后,选择恰当位置,握持穿刺针针体1自腹腔内穿过腹壁 后取下穿刺针,引流管2安放到位,另接引流袋。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腹部手术中放置引流管的引导穿刺针,包括穿刺针针体(1),其特征是穿刺针针体(1)的头部为弧形,且穿刺针针体(1)头部的两侧分别开有引流凹槽,穿刺针针体(1)的中部刻有防滑凹槽(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腹部手术中放置引流管的引导穿刺针,其特征是穿刺针 针体(1)头部的弧形其圆心角为60°,防滑凹槽(11)的形状为螺旋线或由斜线以首尾相接 构成的锯齿形,穿刺针针体(1)头部引流凹槽和中部防滑凹槽(11)的深度都为穿刺针针体 (1)厚度的1/10 1/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腹部手术中放置引流管的引导穿刺针,其特征是穿刺针 针体(1)的尾部为防脱连接端(12),防脱连接端(12)是由3 8个圆台叠加而形成的宝塔 形端头。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腹部手术中放置引流管的引导穿刺针,其 特征是穿刺针针体(1)的直径为5mm、7mm和IOmm中的任意一种,穿刺针针体(1)的长度 为 17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转移人体介质或为从人体内取出介质的医用管状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腹部手术中放置引流管的引导穿刺针。一种用于腹部手术中放置引流管的引导穿刺针,包括穿刺针针体(1),其特征是穿刺针针体(1)的头部为弧形,且穿刺针针体(1)头部的两侧分别开有引流凹槽,穿刺针针体(1)的中部刻有防滑凹槽(11)。本实用新型可减少穿刺对腹壁的损伤,确保了引流通畅有效,实现按需戳孔。
文档编号A61M27/00GK201675994SQ20102021013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7日
发明者王斐, 胡明华 申请人:胡明华;王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