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穴位药灸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穴位药炙器,属中医保健治疗仪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药灸治疗是我国中医传统治疗方法,药灸的方法多种多样,药炙部位不同,方法也 就不同,有的直接加热金属板熨药物,然后作用于穴位,有的直接点燃药物作用于穴位,这 些方法都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加热方法落后,温度难以控制,药效容易散失, 操作起来也不方便,现已公开的一些药灸仪器,也不同程度存在操作使用不够方便,温度调 控不灵活,药灸效果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药效明显的穴位药炙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穴位药炙器,包括灸头、手柄、电源插头、灸头 罩几部分,其中,灸头由外壳、电发热体、药仓组成,其中,外壳由绝缘绝热材料制成,呈漏斗 状,内衬一层电发热体,电发热体可用电阻丝或电热盘制做,炙头内腔为药仓;灸头罩通过 丝扣固定在灸头的喇叭口上,灸头罩周边设密封圈,表面呈网状;手柄固定在炙头的后部, 手柄上设有温度调节旋钮;电源插头接外接电源,外接电源、温度调节开关、限流电阻、电发 热体通过导线连接组成闭合电路。温度调节旋钮通过调节限流电阻实现调控药灸温度的目 的。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拧下灸头罩,将药剂放入药仓,拧盖上灸头罩,打开电源,加热 4-5分钟,手握手柄将灸头对准穴位开始治疗,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温度调节旋钮调节药灸温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治疗效果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图。其中;1、灸头2、外壳3、电发热体4、药仓5、手柄6、灸头罩7、温度调节旋钮8、电 源插头9、限流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穴位药炙器,包括灸头1、手 柄5、电源插头8、灸头罩6,其中,灸头1由外壳2、电发热体3、药仓4组成,外壳2由绝缘绝 热材料制成,呈喇叭形,内衬一层电发热体3,电发热体3可用电阻丝或电热盘制做,炙头1 内腔为药仓4;灸头罩6通过丝扣固定在灸头1的喇叭口上,灸头罩6周边设密封圈,表面呈 网状;手柄5固定在炙头1的后部,手柄5上设有温度调节旋钮7 ;电源插头8接外接电源,外接电源、温度调节旋钮7、限流电阻9、电发热体3通过导线连接组成闭合加热电路。温度 调节旋钮7通过调节限流电阻9实现调控药灸温度的目的。
权利要求穴位药炙器,包括灸头(1)、手柄(5)、电源插头(8)、灸头罩(6),其特征在于,灸头罩(6)通过丝扣固定在灸头(1)的喇叭口上;手柄(5)固定在炙头(1)的后部,手柄(5)上设有温度调节旋钮(7);电源插头(8)接外接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药炙器,其特征在于,灸头(1)由外壳(2)、电发热体 (3)、药仓(4)组成,外壳(2)由绝缘绝热材料制成,呈漏斗状,外壳(2)内衬一层电发热体 (3),炙头(1)内腔为药仓(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药炙器,其特征在于,灸头罩(6)周边设密封圈,表面呈 网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穴位药炙器,包括灸头、手柄、电源插头、灸头罩几部分,其中,灸头由外壳、电发热体、药仓组成,其中,外壳由绝缘绝热材料制成,呈漏斗状,内衬一层电发热体,炙头内腔为药仓;灸头罩通过丝扣固定在灸头的喇叭口上,灸头罩周边设密封圈,表面呈网状;手柄固定在炙头的后部,手柄上设有温度调节旋钮;电源插头接外接电源。外接电源、温度调节开关、限流电阻、电发热体通过导线连接组成闭合电路。温度调节旋钮通过调节限流电阻实现调控药灸温度的目的。使用时,拧下灸头罩,将药剂放入药仓,拧盖上灸头罩,打开电源,加热4-5分钟待药物达到适合的温度后,手握手柄将灸头对准穴位开始治疗,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温度调节旋钮调节药灸温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治疗效果好。
文档编号A61H39/06GK201743914SQ201020231310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7日
发明者王殿玲 申请人:王殿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