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脐疗养生灸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2313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脐疗养生灸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艾灸炉,尤其是一种应用于以腹部为主要施灸部位的艾 灸炉,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 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 来治疗疾病。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 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 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灸法是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部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 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 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针灸治疗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1、疏通经络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 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 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 灸科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2、调和阴阳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 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 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3、扶正祛邪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 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 的作用。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用于内科、外科、妇科、 儿科、五官科疾病,犹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妇科病(月经不调、痛经、不孕不育)、 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治疗疾病 的主要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艾灸是 中医针灸疗法之一,用艾炷为主熏灸穴位以治病,艾灸分类1、直接灸化脓灸、非化脓灸; 2、间接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饼灸、黄蜡灸、硫磺灸等;3、艾卷灸艾条灸、太乙神 针、雷火针;4、温筒灸铜制灸器。根据古医箱记载,西晋时期大医学家宋葛洪之妻鲍姑发明了熏脐瓷灸,在西晋、唐 朝盛行瓦瓷灸,现已失传一千余年。已知的传统灸盒、灸器是以脐为中心,灸具、灸器的面积 小、受热面窄、散热快、热力不集中。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脐疗养生灸炉,根据灸具体积的大小可以分别称为“灸炉”或 “灸壶”,灸炉体积较大,应用于以脐部为主的施灸部位,包括腹部;而灸壶体积较小,可以应 用于背部、四肢等部位;根据灸具底部是否封闭,又可分为灸具底部敞口的;熔艾隔位于炉 体中部的,可以和针法同时使用的灸具,我们称之为“A”型;和底部为多孔状闭合面的,熔 艾隔紧贴在底面上的,用于隔物灸的灸具,我们称之为“B”型。材质采用上等紫砂淘泥制作 而成,耐热而不散热,热力封闭而集中,艾火直透肌肤,与传统的木质灸盒相比,用艾少而热 力不减,还可垫上“雷火药垫”、火药垫,针药灸并用。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脐疗养生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脐疗养生灸 炉由炉盖1和炉体2两部分构成,炉盖1上开有数个通气孔11,炉体2底部敞口,侧面具有 供握持的把手21,底部围绕一圈隔热圈22,在炉体2内部设有具有小孔的熔艾隔23,熔艾 隔23上设有数个供艾条放置的固定针24,在炉体2的侧面设有数个气孔25。所述的灸炉 材质优选紫砂,具有良好的保温耐热性,所述的隔热圈22材质为橡胶,具有良好的隔热性, 能够防止炉体2温度过高引起的皮肤烫伤。所述的新型脐疗养生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熔艾隔23位于炉体2高的 1/3-1/2处。这样就可以在实施针法的同时,进行灸疗。所述的新型脐疗养生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熔艾隔23位于炉体2高的1/2处。所述的新型脐疗养生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熔艾隔23上的固定针24的数目为 一个以上。所述的新型脐疗养生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于炉盖1上的通气孔11的数目 为一个以上。所述的新型脐疗养生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于炉体2上的气孔25的数目为 一个以上。所述的新型脐疗养生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熔艾隔23位于炉体2的底面。这 种底部为封闭结构的灸炉,用于隔物灸,可以将炉体2放置在隔物灸药垫上进行灸疗。所述的新型脐疗养生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21的数目为一个或两个。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脐疗养生灸炉具有以下优点1.同传统的脐灸具相比,具有炉体面积大、辐射面宽、散热慢、艾火集中渗透深,用 药少而热力不减的优点;2.可进行隔药灸,也可以针刺、灸疗同时进行;3.外观美观大方,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有一定的观赏收藏价值。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脐疗养生灸炉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炉盖、2为炉 体、11为通气孔、21为把手、25为气孔;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脐疗养生灸炉“A”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21为把手、 23为熔艾隔;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脐疗养生灸炉“B”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21为把手、 23为熔艾隔;
4[0026]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脐疗养生灸炉“A”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 炉盖、2为炉体、22为隔热圈、23为熔艾隔、24为固定针;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脐疗养生灸炉“B”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 炉盖、2为炉体、23为熔艾隔、24为固定针;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脐疗养生灸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炉盖、2为炉 体、11为通气孔、21为把手、25为气孔;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脐疗养生灸壶“A”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23为熔艾 隔、25为气孔;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脐疗养生灸壶“B”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23为熔艾 隔、25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脐疗养生灸炉进行具体的描述,目的是为 了公众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 型的发明精神实质内所做的增减、替换和改进,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之 内。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名称为“新型脐疗养生灸炉”,实际上,根据灸具的大 小,可以分别称为“灸炉”或“灸壶”;另外,“脐疗”是一个通用的说法,事实上,本实用新型 所述的新型脐疗养生灸炉的应用部位不仅仅局限于脐部,以脐部为中心的腹部以及背部都 是其应用的范围;而且对于体积较小的灸壶来说,还可以应用于背部或四肢等部位。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脐疗养生灸炉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 知,所述的脐疗养生灸炉由炉盖1和炉体2两部分构成,所述的灸炉材质优选紫砂,具有良 好的保温耐热性;炉盖1上开有数个通气孔11,炉体2为底部敞口的壶状结构,我们称之为 “A”型(如图2和图4所示),两侧具有供握持的把手21,底部围绕一圈隔热圈22,所述的 隔热圈22材质为橡胶,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够防止炉体2温度过高引起的皮肤烫伤;在炉 体2内部设有具有小孔的熔艾隔23,熔艾隔23上设有数个供艾条放置的固定针24,在炉体 2的侧面设有数个气孔25 ;所述的熔艾隔23位于炉体2高的1/3-1/2处,优选的,熔艾隔23 位于炉体2高的1/2处,这样就可以在实施针法的同时,进行灸疗。所述的通气孔11、气孔 25和固定针24根据需要,数目可以是一个以上。使用时,将灸条插在固定针上,点燃后在病 患身体上缓缓移动,进行灸疗;在灸疗的同时,也可以和针法同时进行,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脐疗养生灸炉的另一个实施例,熔艾隔23位于炉体2 底面,不需要隔热圈22,我们称之为“B”型(如图3和图5所示)。这样的灸炉可以应用于 隔物灸,使用时,将灸条插在固定针上,点燃灸条后将灸炉放置在中药药垫或专用的“雷火 药垫”上,对病患进行灸疗。如图6至图8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脐疗养生灸炉的一个实施例,还可 以采取体积较小的灸壶,其结构与上述的灸炉相同,而且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为底部开口 或封闭的结构,我们称之为“A”型和“B”型,该种灸壶可以应用于背部及四肢部位的温灸治 疗,也可以与针法结合使用。在使用灸壶结合针法治疗时,可循肌肉、经络的分布和走向,缓 缓移动灸壶以实施灸疗。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脐疗养生灸炉可以用于虚寒体质、慢性肠胃病、糖尿病、男性病、妇科病(如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等保健养生治疗。使用方法为根据疾病辨证选穴,配药,在腹部,脐部、背部、四肢针刺,在留针的同 时用脐疗灸炉灸之,也可不扎针直接灸之。具体操作为取4-6段2-4cm长艾条,一端点燃 放入炉内盖上炉盖在腹部、脐部、背部或四肢灸之,温度控制在病人能耐受为妥,每次20-30 分钟,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用本灸炉灸之,热力封闭集中,药饼药垫在艾火的作用下透皮快,渗透深,能使毛 细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使细胞活跃,炎症吸收,长期使用能增强免疫力,祖国医学认为温 灸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调元固本,扶正祛邪之功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脐疗养生灸 炉,对病患无不良反应,在治疗疑难杂症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权利要求一种新型脐疗养生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脐疗养生灸炉由炉盖(1)和炉体(2)两部分构成,炉盖(1)上开有数个通气孔(11),炉体(2)底部敞口,侧面具有供握持的把手(21),炉体(2)底部围绕一圈隔热圈(22),在炉体(2)内部设有具有小孔的熔艾隔(23),熔艾隔(23)上设有数个供艾条放置的固定针(24),在炉体(2)的侧面设有数个气孔(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脐疗养生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熔艾隔(23)位于炉 体(2)高的1/3-1/2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脐疗养生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熔艾隔(23)位于炉 体(2)高的1/2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脐疗养生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熔艾隔(23)位于炉 体⑵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脐疗养生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21)的数目为 一个或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新型脐疗养生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熔艾隔(23)上 的固定针(24)的数目为一个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脐疗养生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于炉盖(1)上的 通气孔(11)的数目为一个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脐疗养生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于炉体(2)上的 气孔(25)的数目为一个以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脐疗养生灸炉,由炉盖和炉体两部分构成,炉盖上开有数个通气孔,炉体底部敞口,侧面具有供握持的把手,底部围绕一圈隔热圈,在炉体内部设有具有小孔的熔艾隔,熔艾隔上设有数个供艾条放置的固定针,在炉体的侧面设有数个气孔,也可以将熔艾隔设在炉体的底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脐疗养生灸炉,材质采用上等紫砂淘泥制作而成,耐热而不散热,热力封闭而集中,艾火直透肌肤,与传统的木质灸盒相比,用艾少而热力不减,还可垫上“雷火药垫”针药灸并用。
文档编号A61H39/06GK201701476SQ201020238189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6日
发明者李新民, 王伟瑛, 罗正中, 舒薇薇, 郝奇瑞 申请人:罗正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