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配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2710阅读:6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配臼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植入假体,特别涉及一种压配臼。
背景技术
压配白假体是用来代替髋关节髋白部分关节面的外科植入物。现有的压配白假体 由臼杯和白衬组成。白杯的外表面为半圆弧形状,并设有利于骨长入的微孔。白衬为平面 结构,与臼杯的底面平行,并略高出臼杯。上述的压配白,虽可替代髋关节髋白部分关节面,确实具有进步性,但是在实际使 用时却发现其结构中还存在有若干缺点,造成该压配臼在实际应用上,未能达到最佳的使 用效果,而其缺点可归纳如下1、不易安装,不能实现和人体髋臼窝真正意义上压配合,只靠螺钉固定,不够牢 固、稳定,且不能充分做到骨整合。2、白衬设计限制了髋关节的活动范围,易使髋关节脱位。3、未充分考虑人体髋白解剖结构,不利于手术安装和术后功能恢复。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压配臼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 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研制一种安装方便、固定稳定、利于骨整合,可有效防治髋关节脱位, 且不影响髋关节正常活动的新型结构的压配臼,是本领域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压配臼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 压配臼,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安装方便、固定稳定、利于骨整合,可有效防治髋关节 脱位,且不影响髋关节正常活动,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 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压配白,包括白杯和白衬,所述的白杯的外表面是由球冠、中部空心球台 和底部空心球台依次连接而成,白杯外表面的总高度小于底部空心球台的底面半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压配臼,所述的球冠与中部空心球台、中部空心球台与底部空心球台的侧 面弧形各自相切于连接处。前述的压配臼,所述的球冠的球体半径Rl为20-40mm,高度为3_6mm ;中部空心球 台的球体半径R2小于R13-8mm,高度为7_15mm ;底部空心球台的球体半径R3小于R12_6mm, 高度为8-15mm。前述的压配臼,所述的臼衬的后侧厚度大于前侧。前述的压配臼,所述的臼衬底面与臼杯底面的夹角为6-15度。前述的压配臼,所述的臼衬底面与臼杯底面的夹角为10度。前述的压配白,所述的白杯的外表面上设有环形槽。前述的压配白,所述的白杯外表面靠近底边处设有竖槽。前述的压配白,所述的白杯与白衬为锥度过盈配合连接。[00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压配白,其白杯采用三部分不同的侧弧度设计,可实现假体和人体 髋臼窝真正意义上的压配合,避免了假体安装时白杯发生倾斜,加上螺钉固定,大大提高了 假体安装的稳定性,最大程度上防止假体的术后松动和移位,并且安装方便,位置准确牢固 可靠,明显缩短手术时间。2、本实用新型压配白,在白杯的外弧面上设计出了环形槽,增加了与骨的接触面 积,促进了骨整合,且竖槽设计可有效防止假体转动。3、本实用新型压配白,白衬设计有防脱斜面,不仅可有效防止髋关节脱位,且不影 响髋关节的正常活动,使假体与人体结合更牢固,统一协调,提高了手术成功率。4、本实用新型压配臼,仅是对现有技术做些微的结构改进,即可起到好用、实用的 效果,并可根据需要制成多种规格以满足不同的患者需求,适于广泛推广使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压配臼,安装方便、固定稳定、利于骨整合,可有效防治髋关 节脱位,且不影响髋关节正常活动。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结 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 有的压配臼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 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压配臼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压配白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 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压配臼,由臼杯1和臼衬2组成。其中,臼杯1的外表面是由球冠11、中部空心球台12和底部空心球台13依次连接 而成,臼杯1外表面的总高度小于底部空心球台13的底面半径。较佳的,球冠11与中部空心球台12、中部空心球台12与底部空心球台13的侧面 弧形各自相切于连接处。且球冠11的球体半径Rl为20-40mm,高度为3_6mm ;中部空心球 台12的球体半径R2小于Rl 3-8mm,高度为7_15mm ;底部空心球台13的球体半径R3小于 Rl 2-6mm,高度为 8-15mm。由于中部空心球台12和底部空心球台13的半径较小、侧面弧形曲度较大,植入 时,中部空心球台12、底部空心球台13与髋臼四周接触,而球冠11的中心则不受力,髋臼窝 应力沿臼杯1的外表面圆周传导,从而使得压配臼与髋臼的压配合更为稳固,且易于控制 安装位置的准确性。较佳的,臼杯1的外表面上还设有如图所示的环形槽14,槽宽0.5_2mm,深 0. 5-1. 5mm,与现有技术的微孔设计相比,进一步增大了与髋白的接触面积,更利于骨整合;并在靠近臼杯1底边处增设竖槽15,槽宽0. 5-1. 5mm,深0. 5-1. 5mm,以防止假体转动。臼衬2高出臼杯1,以植入人体后的角度来看,臼衬2具有一后侧厚度大于前侧的 防脱斜面。较佳的,臼衬2的底面与臼杯1的底面呈6-15度夹角。最佳的,臼衬2的底面 与臼杯1的底面呈10度夹角。患者在髋关节活动,尤其是在做下蹲活动时,防脱斜面的设 计可有效避免髋白后侧脱位。白杯1与白衬2可以现有压配白所采用的各种方式连接,优选锥度过盈配合连接 方式。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当可利用 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 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压配臼,包括臼杯和臼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臼杯的外表面是由球冠、中部空心球台和底部空心球台依次连接而成,臼杯外表面的总高度小于底部空心球台的底面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配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冠与中部空心球台、中部空心 球台与底部空心球台的侧面弧形各自相切于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配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球冠的球体半径Rl为20-40mm,高度为3_6mm ;中部空心球台的球体半径R2小于Rl 3-8mm,高度为7_15mm ; 底部空心球台的球体半径R3小于Rl 2-6mm,高度为8_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配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衬的后侧厚度大于前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配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衬底面与白杯底面的夹角为 6-15 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配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衬底面与白杯底面的夹角为1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配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杯的外表面上设有环形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配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杯外表面靠近底边处设有竖槽。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压配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臼杯与臼衬为锥 度过盈配合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压配臼,包括臼杯和臼衬,所述的臼杯的外表面是由球冠、中部空心球台和底部空心球台依次连接而成,臼杯外表面的总高度小于底部空心球台的底面半径。本实用新型压配臼,安装方便、固定稳定、利于骨整合,可有效防治髋关节脱位,且不影响髋关节正常活动。
文档编号A61F2/34GK201719407SQ201020247789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3日
发明者史春宝, 张金锁 申请人:北京市春立正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