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治疗防护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2744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口腔治疗防护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医疗用品,尤其涉及口腔治疗防护罩。
背景技术在口腔门诊中,预防交叉感染以及提供更佳的就医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由于口腔门诊的特殊性,使用的医疗器械要与口腔内的血液、唾液接触,这就需要对医疗器 械充分的清洁消毒,医疗器械清洁消毒工作比较容易,但由于目前在口腔疾病的治疗中,大 都是在在开放的状态下进行,因此对医疗环境的消毒是很难做到的。在牙病的治疗中,使用 牙钻、清牙机时,高速运转的牙钻、超声波的震动容易使口腔内的血液或唾液溅落到口腔外 的空间内,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的口腔治疗防护罩。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口腔治疗防护罩,涉及有吻合圈、透明防护罩体和连接带组成, 所说的吻合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口腔治疗防护罩的主体支撑件,在吻合圈的两侧设置有连 接带,连接带的端部设置有粘扣。在所说的吻合圈上设置有透明防护罩体,在吻合圈和透明 防护罩体连接的周圈上设置有凹槽。在所说的透明防护罩体的上面设置有操作孔,所说的 操作孔设置有3个。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口腔治疗防护罩放置在口腔的上方,然后固定连接带,根据 口腔治疗的需要,牙钻、洁牙器、口镜等器械可以从操作孔内进出进行口腔治疗,在治疗中 溅出的污物被隔离在透明防护罩内,污物沿透明防护罩体可流入到透明防护罩体下面的凹 槽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避免交叉感染,有效地解决了污物溅出污染环境。 由于采用透明材料制作,因此在操作时利于观察,操作视线好。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口腔治疗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1-操作孔2-透明防护 罩体3-凹槽4-连接带5-粘扣6-吻合圈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1,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口腔治疗防护罩,涉及有 操作孔1、透明防护罩体2、凹槽3、连接带4、粘扣5和吻合圈6组成,所说的吻合圈6是本 实用新型所述口腔治疗防护罩的主体支撑件,在吻合圈6的两侧设置有连接带4,连接带4 的端部设置有粘扣5。在所说的吻合圈6上设置有透明防护罩体2,在吻合圈6和透明防护 罩体2连接的周圈上设置有凹槽3。在所说的透明防护罩体2的上面设置有3个操作孔1。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口腔治疗防护罩放置在口腔的上方,然后固定连接带4,根据口腔治疗的需要,牙钻、洁牙器、口镜等器械可以从操作孔1内进出进行口腔治疗,在治疗中溅出 的污物被隔离在透明防护罩2内,污物沿透明防护罩体2可流入到透明防护罩体2下面的 凹槽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避免交叉感染,有效地解决了污物溅出污染环 境。由于采用透明材料制作,因此在操作时利于观察,操作视线好。
权利要求1. 口腔治疗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在吻合圈(6)的两侧设置有连接带(4),连接带(4)的 端部设置有粘扣(5);在所说的吻合圈(6)上设置有透明防护罩体(2),在吻合圈(6)和透 明防护罩体(2)连接的周圈上设置有凹槽(3);在所说的透明防护罩体(2)的上面设置有3 个操作孔(1)。
专利摘要口腔治疗防护罩,涉及有操作孔、透明防护罩体、凹槽、连接带、粘扣和吻合圈组成,吻合圈是主体支撑件,在吻合圈的两侧设置有连接带,连接带的端部设置有粘扣。在吻合圈上设置有透明防护罩体,在吻合圈和透明防护罩体连接的周圈上设置有凹槽。在透明防护罩体的上面设置有3个操作孔。具体使用时,将口腔治疗防护罩放置在口腔的上方,然后固定连接带,根据口腔治疗的需要,牙钻、洁牙器、口镜等器械可以从操作孔内进出进行口腔治疗,在治疗中溅出的污物被隔离在透明防护罩内,污物沿透明防护罩体可流入到透明防护罩体下面的凹槽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避免交叉感染,有效地解决了污物溅出污染环境。由于采用透明材料制作,因此在操作时利于观察,操作视线好。
文档编号A61C19/00GK201775693SQ201020248570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4日
发明者田华 申请人:田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