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封闭空气的输液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3724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封闭空气的输液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上常用的输液管,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在药液输完时自动 封闭、防止空气进入的输液管。
背景技术
目前,输液已经成为医疗救助所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输液能够将药液持续地注 入人体,达到治疗等目的。但是在输液的过程中需要保持输液管的一个整体竖直的状态,并 且为了平衡气压、输液瓶内不断有空气涌入,当输液瓶内的药液输完后,输液管内就会进入 空气,一旦没有及时关闭输液开关就容易发生空气进入病人体内的事故,因此需要防止此 类事故的发生。中国专利公开号CN2592184公开了一种新型自动封闭空气的输液管,其基本思路 是在输液管中设置一段粗管的部分,在其中设置一个封闭球,当粗管内有存在药液时,在药 液的浮力的作用下封闭球漂浮在液面上,药液就可通过粗管;当药液输尽时,粗管内的药液 减少,不能给封闭球提供足够的浮力,封闭球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封闭粗管下端的出液 口,达到自动封闭空气的目的。但是,该方案其存在着如下的问题,粗管内的橡胶小球很容易因为管内的液面升 高而堵住粗管上端的进液口,出现一段时间内没有药液流入粗管,即影响了整体的输液速 度,也不能给病人提供一个相对勻速的输液流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封闭空气的输液管,该输液管即能够在防 止空气通过输液管进入人体,同时能够防止因为该封闭空气装置的设置而造成的输液时出 现的短暂的断流现象,同时也能让药液的流速基本处于勻速状态。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封闭空气的输液管, 它是由封闭球、封闭管、上输液管、下输液管构成,上输液管连接封闭管的上端,封闭管的下 端位置连接下输液管,封闭球设置于封闭管内,封闭球的下部位置重力压紧在封闭管的下 端,封闭球的直径大于封闭管下端开口的直径,所述的封闭管内在封闭球上方设置有防止 封闭球过度上浮的固定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是在现有的输液管内加入一段硬质的封闭 管,在封闭管内加入一封闭球,封闭球在重力作用下压紧在封闭管的下端,起到封闭和阻塞 液体的作用。当封闭管内流入药液后,在药液的浮力的作用下,封闭球漂浮在封闭管中,药 液就可顺利进入封闭管的下端,达到输液的效果。同时,在封闭管内设置有防止封闭球过度 上浮的固定装置,可以防止该封闭管内封闭球的过度上浮而造成的堵塞封闭管上端而出现 的短暂的断流现象,同时也能让药液在输液过程中基本处于勻速状态。本实用新型的自动 封闭空气输液管,解决了正常输液时药液输完后输液管内进入空气易发生危险,以及封闭 球过度上浮而造成的短暂断流和药液流速不均勻的技术问题的。[0008]进一步,所述的固定装置为封闭管内的十字型隔板。十字隔板通过其本身的十字 隔板可阻挡封闭球的过度上浮,同时其存在药液下流的空隙,不会阻塞药液。并且,所述的固定装置为封闭管内壁上的凸块。凸块的作用与十字隔板的作用一 样,当在十字隔板的基础上能节省更多的材料,达到同样的目的。再进一步,所述的凸块的数量为4块。4块凸块可以将封闭球的位置限定住,不会 发生偏移的情况,起到了限制封闭球过度上浮的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封闭空气的输液管实施例1的结构透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封闭空气的输液管实施例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封闭空气的输液管实施例2的结构透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封闭空气的输液管实施例2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自动封闭空气的输液管,它是由封闭球1、硬质封闭管2、上输液管3、下输液 管4构成,上输液管连接封闭管的上端,封闭管的下端位置连接下输液管,封闭球1设置于 封闭管2内,封闭球的下部位置重力压紧在封闭管的下端,封闭球的直径大于封闭管下端 开口的直径,所述的封闭管内在封闭球上方设置有防止封闭球过度上浮的固定装置5。如
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动封闭空气的输液管的静态结构中,输液管主要由 封闭球1、封闭管2、上输液管3、下输液管4构成,上输液管连接封闭管的上端,封闭管的下 端位置连接下输液管,封闭球1设置于封闭管2内,封闭球的下部位置重力压紧在封闭管的 下端,封闭球的直径大于封闭管下端开口的直径,所述的封闭管内在封闭球上方设置有防 止封闭球过度上浮的十字型隔板5。它的主要零件封闭管2、上输液管3、下输液管4由市 场选用。它的封闭球1是球形状,以橡胶为材料,经过模铸加工制造。上输液管3的下端位 置粘连接在封闭管2的上端位置,封闭管2的下端位置粘连接在下输液管4的上端的位置, 结合成筒形状的整体结构,功能是起输液、贮液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 型的新型自动封闭空气输液管封闭球1的下部位置重力压紧在封闭管2的腔下部的位置, 封闭管2的下部位置粘连接在下输液管4的上端的位置,结合成“钉”字形状的组合结构, 功能是起阻塞液体的作用。下面通过使用方法,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型自动封闭空气输液 管的动态结构关系在使用中,当需要输液的时候,根据浮力原理,首先通入药液,然后药液 流入封闭管2内,药液将封闭球1浮起,由于十字型隔板5的阻挡,阻止了封闭球1的过度 上浮,避免了封闭球过度上浮而堵住封闭管2的上端,避免出现短暂的断流现象,同时也能 让药液在输液过程中基本处于勻速状态,从而完成输液的任务。在使用中,当需要输液结束 的时候,根据重力原理,首先药液下流,然后封闭球1与封闭管2的底部接触,再然后将封闭 管2的下输液管封闭,从而完成封闭空气的任务。这样就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封闭空 气输液管的解决正常输液时需入照顾;易发生危险的技术问题的目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 最佳方案是以橡胶为材料,利用化学产品工厂的基本设备,采取规范化成批生产,以供应医
4药界的需求,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自动封闭空气输液管的实用价值和经 济价值。实施例2一种自动封闭空气的输液管,它是由封闭球1、硬质封闭管2、上输液管3、下输液 管4构成,上输液管连接封闭管的上端,封闭管的下端位置连接下输液管,封闭球1设置于 封闭管2内,封闭球的下部位置重力压紧在封闭管的下端,封闭球的直径大于封闭管下端 开口的直径,所述的封闭管内在封闭球上方设置有防止封闭球过度上浮的固定装置5。如图3和4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动封闭空气的输液管的静态结构中,输液管主要由 封闭球1、封闭管2、上输液管3、下输液管4构成,上输液管的连接封闭管的上端,封闭管的 下端位置连接下输液管,封闭球1设置于封闭管2内,封闭球的下部位置重力压紧在封闭管 的下端,封闭球的直径大于封闭管下端开口的直径,所述的封闭管内在封闭球上方设置有 防止封闭球过度上浮的四块凸块6。它的主要零件封闭管2、上输液管3、下输液管4由市 场选用。它的封闭球1是球形状,以橡胶为材料,经过模铸加工制造。上输液管3的下端位 置粘连接在封闭管2的上端位置,封闭管2的下端位置粘连接在下输液管4的上端的位置, 结合成筒形状的整体结构,功能是起输液、贮液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 型的新型自动封闭空气输液管封闭球1的下部位置重力压紧在封闭管2的腔下部的位置, 封闭管2的下部位置粘连接在下输液管4的上端的位置,结合成“钉”字形状的组合结构, 功能是起阻塞液体的作用。下面通过使用方法,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型自动封闭空气输液 管的动态结构关系在使用中,当需要输液的时候,根据浮力原理,首先通入药液,然后药液 流入封闭管2内,药液将封闭球1浮起,由于凸块6的阻挡,阻止了封闭球1的过度上浮,避 免了封闭球过度上浮而堵住封闭管2的上端,避免出现短暂的断流现象,同时也能让药液 在输液过程中基本处于勻速状态,从而完成输液的任务。在使用中,当输液结束的时候,根 据重力原理,首先药液下流,然后封闭球1与封闭管2的底部接触,再然后将封闭管2的下 输液管封闭,从而完成封闭空气的任务。这样就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封闭空气输液管 的解决正常输液时需入照顾;易发生危险的技术问题的目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案 是以橡胶为材料,利用化学产品工厂的基本设备,采取规范化成批生产,以供应医药界的需 求,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自动封闭空气输液管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一种自动封闭空气的输液管,它是由封闭球、封闭管、上输液管、下输液管构成,上输液管连接封闭管的上端,封闭管的下端位置连接下输液管,封闭球设置于封闭管内,封闭球的下部位置重力压紧在封闭管的下端,封闭球的直径大于封闭管下端开口的直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闭管内在封闭球上方设置有防止封闭球过度上浮的固定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封闭空气的输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装置为封闭 管内的十字型隔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封闭空气的输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装置为封闭 管内壁上的凸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封闭空气的输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块的数量为4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封闭空气的输液管,它是由封闭球、封闭管、上输液管、下输液管构成,上输液管连接封闭管的上端,封闭管的下端位置连接下输液管,封闭球设置于封闭管内,封闭球的下部位置重力压紧在封闭管的下端,封闭球的直径大于封闭管下端开口的直径,所述的封闭管内在封闭球上方设置有防止封闭球过度上浮的固定装置。在现有的输液管内加入一段封闭管,在封闭管内加入一封闭球,封闭球在重力作用下压紧在封闭管的下端,起到封闭和阻塞液体的作用。也可在药液的浮力作用下封闭球上浮使得药液流过,起到通流的作用,同时利用防止封闭球过度上浮的固定装置可以保证药液流速的稳定。
文档编号A61M5/40GK201719648SQ20102026576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1日
发明者何昆高, 周代全, 唐代迪, 戴明德, 文亚明, 王庆, 王新, 蔡萍, 陆明, 陈伟, 黎川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