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狂躁型精神病患者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520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狂躁型精神病患者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神病患者护理器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狂躁型精神 病患者护理床。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对狂躁型精神病患者的束缚,通常是将其仰卧在床上,然后用绳索捆 绑四肢。这种捆绑方式存在如下弊端一、若对其四肢捆扎过紧,容易损伤患者,而且影响患 者的血液循环等;二、若对其四肢捆扎过松,则约束患者的效果差,有时甚至会造成医疗上 的事故。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088679,
公开日为2008年7月23日的实用新型说明书 公开了一种“狂躁型精神病患者护理床”,该实用新型包括床板,其要点是床板的两侧位于 头端50cm、80 90cm和脚端20cm处分别设有两端带子母粘合扣的固定带。该实用新型使 用时,让狂躁型精神病患者仰卧在床上,然后分别用固定带将患者身体的胸部包括手臂、臀 部,包括手及下肢小腿部位进行固定。但是,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固定患者时却还是很容 易伤害到患者,人性化设计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狂躁型精神病患者护理床易伤害患者、人性化设计 少等不足,提供了一种有效保护患者、人性化设计好的狂躁型精神病患者护理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狂躁型精神病患者护理床, 包括有床头板、床底板、床尾板、床腿;床底板的两侧还各连接设置有1-3个约束带,所述约 束带的垂直方向上还活动连接设置有软垫。所述床底板的两侧还设置有滑道,约束带则通过滑道与床底板活动连接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本狂躁型精神病患者护理床能 在有效约束患者的同时,还能充分的保护好患者,并且根据患者的体型随时调整约束带的 位置,体现了人性化设计。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中,1-床头板,2-床底板,3-约束带,4-软垫,5-床尾板,6-床腿,7_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图2中所示的一种狂躁型精神病患者护理床,包括有床头板1、床底板2、床 尾板5、床腿6 ;床底板2的两侧还各连接设置有1-3个约束带3,所述约束带3的垂直方向上还活动连接设置有软垫4。这样设置,本狂躁型精神病患者护理床能在有效约束患者的同 时,还能通过软垫4充分的保护好患者,软垫4是活动连接到约束带3上的,因此可以调整 位置,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需要随时做出调整。所述床底板2的两侧还设置有滑道7,约束带3则通过滑道7与床底板2活动连接 设置。这样设置,本狂躁型精神病患者护理床能根据患者的体型随时调整约束带3的上下 位置,也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需要随时做出调整,体现了人性化设计。在具体使用时,约束带3的最佳调整位置,可以调整到与床头板1的距离为150cm、 80-90cm、以及与床尾板5的距离为6-20cm处,能够最好的将患者进行固定。总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效保护患者、人性化设计好的狂躁型精神病患者 护理床。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 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 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狂躁型精神病患者护理床,包括有床头板(1)、床底板(2)、床尾板(5)、床腿(6);床底板(2)的两侧还各连接设置有1 3个约束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带(3)的垂直方向上还活动连接设置有软垫(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狂躁型精神病患者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底板(2) 的两侧还设置有滑道(7),约束带(3)则通过滑道(7)与床底板(2)活动连接设置。
专利摘要一种狂躁型精神病患者护理床,包括有床头板(1)、床底板(2)、床尾板(5)、床腿(6);床底板(2)的两侧还各连接设置有1-3个约束带(3),所述约束带(3)的垂直方向上还活动连接设置有软垫(4)。所述床底板(2)的两侧还设置有滑道(7),约束带(3)则通过滑道(7)与床底板(2)活动连接设置。本狂躁型精神病患者护理床能在有效约束患者的同时,还能充分的保护好患者,并且根据患者的体型随时调整约束带的位置,体现了人性化设计。
文档编号A61G7/05GK201734861SQ201020296498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1日
发明者郑素娟 申请人:郑素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